聯通私改套餐每月多收2.1元,他維權兩年一直找到工信部:「不是錢多少的問題!」

2017年10月至今年8月,撫順市民李先生的中國聯通手機賬戶每月在97.9元“套餐費”之外,還被收了2.1元“增值業務費”。

他幾次找到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未能解決此事,今年7月拒絕了“賠償500元並充入手機賬戶”的解決方案,打電話將此事反映到工信部、中國聯通北京總部和撫順工信委,還投訴到民心網。

“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服務存在欺詐。”他說,“不知道多少人有同樣遭遇,只是因為錢少而不當回事!”

联通私改套餐每月多收2.1元,他维权两年一直找到工信部:“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莫名其妙 套餐外被多收2.1元

9月4日上午,撫順市民李先生向遼瀋晚報記者出示了自己中國聯通手機號的交費詳單,講述了他發現話費異常及維權的過程:

今年6月,李先生偶然發現話費存在異常。“近幾年用97.9元的月套餐,通話時長和流量都夠用,不會出現套餐外費用,但月話費卻被收了100元。”


6月的“4G歷史賬單查詢業務憑據”顯示:李先生的“消費合計”一項為100元整,包括97.9元“月固定費”(基本套餐)和“增值業務費”2.1元。


調取之前月份賬單後,他發現從2017年10月起,自己的中國聯通手機號每月實際收費不再是97.9元,而是100元整。

李先生於是撥打聯通客服電話詢問原因。“客服說這是一項增值服務,套餐外的2.1元為我增加了通話時長和流量。”但李先生表示:“我根本沒有購買過這項服務。”

堅持維權 他打電話到工信部

李先生出示的各月話費賬單金額很規律:2017年10月至今年8月,每月話費只有兩項費用:“月固定費”97.9元,“增值業務費”2.1元。他幾次找到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都未能解決此事。“主要是賠償金額達不成一致,之後投訴到多個相關部門,打電話給工信部、中國聯通北京總部和撫順工信委,還投訴到了民心網。”

“我認為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的這一行為屬於欺詐。”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

李先生維權期間,月話費仍在按100元收取。他計算的賠償金額為(至今年8月):每月價款100元×11個月×3倍=3300元。

聯通撫順分公司質疑“價款”:

計算的賠償金額是69.3元

9月4日中午,遼瀋晚報記者來到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負責客戶投訴的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確有李先生投訴話費多收一事,而且李先生已投訴到上級和相關部門。

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一位張姓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李先生計算的賠償金額有質疑,焦點集中在“價款”二字,“應該是每月的2.1元,而不是每月話費總數。”按照這一理解計算的賠償金額為(至今年8月):2.1元×11個月×3倍=69.3元。

今年7月中旬,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根據《消法》第五十五條中“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的規定,向李先生提出賠償500元並充入其手機賬戶,李先生未接受這一解決方案。

張姓相關負責人表示,李先生投訴的問題從今年6月至今未獲解決並非有意拖延,而是雙方對“價款”存在不同理解,如有權威說法能讓雙方信服,中國聯通撫順分公司願意遵照並對李先生進行賠償。

本文來源遼瀋晚報、聊沈客戶端記者 李毅

你可能還想看這些

联通私改套餐每月多收2.1元,他维权两年一直找到工信部:“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柒·悅讀》往期回顧

联通私改套餐每月多收2.1元,他维权两年一直找到工信部:“不是钱多少的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