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让孩子陪练了,她现在怕是成为上音的一员

偶然间在一个钢琴论坛上看到了这个故事,为这个孩子惋惜,也为这个家庭惋惜

"4岁,我的孩子走进了钢琴的世界:我和孩子爸爸都是音乐盲,对钢琴也不懂,但是学习乐器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也知道很多孩子考完九级十级后就不再碰琴了,所以起初我们根本没想过让孩子学琴。孩子幼儿园里中班后开始有钢琴班,每天都会抽25分钟的时间把孩子拎出去由园里请的老师上课。班里很多小朋友报了,我们没想过让她学乐器也就没报。但是孩子几次说她也想学钢琴,老师也跟我们说可以让她试试,索性就给她报了名。最初的想法是刚满4岁的孩子可能只是对钢琴有些好奇心凑热闹去的,等新鲜感没了自然也就知难而退了。所以报名后我们根本就没管过她学的如何,回家也不问。不过后来听孩子老师说她与另外一个小男生表现得很不错,而且很多当初一起报名的孩子陆陆续续的放弃了学习,我还是很欣慰的,但是更希望孩子能把这份喜欢坚持下去。"

当时让孩子陪练了,她现在怕是成为上音的一员

"10岁,女儿重新学起了钢琴:幼儿园25分钟的学琴并没有给孩子带来多大的提高,那个时候家里没有给孩子准备钢琴,孩子都只是在幼儿园里练练,总觉得孩子过不久就会放弃。果然升小学之后她又有了新的兴趣爱好,我们也没在意这件事情,直到有一天孩子跟我说:"妈妈,我想学钢琴",我们想这次孩子应该是认真的了。后来是了解到孩子的同学邀请她去她家里玩,看到了钢琴,同学还给她弹了一首贝多芬《献给爱丽丝》,重新燃起了她对钢琴的热爱。自此女儿开始了正式的学琴路,每周周末去少年宫上课,每次一小时。剩余的时间在家练习1小时,这一小时里效率时好时坏,好的话能保持30分钟的有效弹琴时间,不好的话大概20分钟。女儿当初没有继续学习钢琴,我是很遗憾的,自己是音乐盲,但总能轻易被钢琴的那股优雅与高贵所吸引,现在她又能重新拾回这份爱好,比她还更高兴"

当时让孩子陪练了,她现在怕是成为上音的一员

"15岁,我让女儿放弃了她的热爱:这几年里因为孩子在练琴的时间上花的多,而耽误了学习,导致成绩跟不上,我跟孩子的爸爸也有过几次吵架,他一直都觉得成绩是唯一论,也因此孩子才想在钢琴考级中、大赛上取得好成绩,证书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证明。然而他爸爸觉得把练琴的时间用在学校的学习上,孩子成绩不知有多好了。我看孩子在家练习钢琴也练习不好,去参加比赛总是得不了很高的名次,考级考到了7级就突破不了,我想孩子可能真的只能止步于此了,她可能真的没有天赋。我们都不懂钢琴也给不了她任何帮助,那个时候我和孩子爸一致认为只有读书才是出路,艺术只有达到最高的水平才能有所成就。在孩子一次考级失败后,我们跟她谈了下,最后孩子弹了一首钢琴曲,告别了她爱的钢琴"

当时让孩子陪练了,她现在怕是成为上音的一员

"后来我从朋友那了解到在线1对1陪练,可那时却自私的没有让孩子再捡起钢琴:那是一种真人老师1对1视频教学,老师们都是知名音线上教学,用不着出门,孩子在家就能接受的标准化的'音乐指导'可是当时却对此抱着怀疑的态度,孩子爸爸也一直说不要想先互联网上的这些东西,哪有他们广告宣传的那样,孩子还是好好学习考上好大学才是正道。我也觉得高中是最关键的时期,想让她安心学习,便把这件事情压在了心底。以至于后来每每看到朋友在朋友圈里发孩子的陪练老师如何指导孩子的视频,孩子考级又进步了,孩子钢琴比赛又获得金奖了.....我就很后悔,朋友的孩子因为陪练,点亮了未来,我曾经有悄悄发过孩子的弹琴视频给朋友,让她帮我咨询下的,朋友说你家孩子是很有天赋的,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练琴方式,如果有个好老师能正确的指导点评,她上上海音乐学院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当你自己对钢琴不了解的时候,当你在面对孩子练琴出现问题的时候,当你在看到有方法可以帮助孩子提高的时候,那就给孩子与自己一个机会,换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让孩子练琴,解放自己、也成全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