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英国诗人约翰· 济慈说 : “美即是真 , 真即是美。 " 无论如何一件艺术品首先应该是人文价值和物质属性真实体现的物品 , 在此基础上加上做工的精密、 形态的优美、 人文的意韵等, 由 “真" 升华为 “美" , 才是一件优秀的艺术品。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收藏价值

收藏紫砂壶要藏真壶 , 真壶才会升值 , 假壶即使仿再大名家的壶 , 也不会有升值空间 , 即便是日积月累的存放、 岁月更迭的流逝 , 时间和智者终宄会澄清真假是非 , 到头来 “假冒 " 便成了对藏者的嘲弄。 然而 , 怎样才能求真去伪 , 如何鉴别紫砂壶,解决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跟鉴赏者的人生阅历、生活背景、文化层次有关,另一方面还要取决于鉴赏者对事物的认知程度和知识面的宽度。怎样鉴别紫砂壶的真伪,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些有关紫砂壶作伪的形式。

紫砂壶的仿制、造假古有今盛,并非全是现代人的专利,但其特殊的性质使仿制作品有若干方式。

1.老壶老仿。

如明清时期仿制供春、时大彬、惠孟臣等大家的壶,虽然是赝品,但当时的赝品不像现在这样泛滥,制壶时间比较接近,也很难得,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明 时大彬 仿供春款龙带壶

香港茶具文物馆收藏 高:90mm,阔120mm

2.老壶新仿。

明清大家作品现代艺人仿制,有高仿、劣仿之分。高仿,如三四十年代蒋彥亭、蒋蓉、顾景舟等名家大师均有仿制古壶的经历,这些壶虽是仿制也很有收藏价值。劣仿,如:现在市场上充斥泛滥的商品壶,从三五十到数百元,应有尽有,而且囊括了所有古今大家的作品,使初藏壶者大为迷惑,这类壶是不具有收藏价值的。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陈鸣远款 或为蒋彦亭制的蚕桑壶、三友壶 图与文无关

蒋彦亭仿古制品最大的优点,就是他的新制不经作旧就有古壶的老味,这是一种粗犷古朴的韵味。

3.名壶公仿。

如“供春”“掇球”“石瓢”等传统壶型,几乎所有的制壶艺人都有做这些壶的经历,确定这些壶形的价值要看作者是谁、工艺水平。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顾景舟制段泥供春壶 图与文无关

4.名家互仿。

同时代名家各有所长 ,互相追摹,在别人的器物上镌刻自己的名字,当作自己的作品 ,如明代周高起《阳羡茗壶系·名家》记载,时大彬的弟子李仲芳 ,制瓶技艺出类拔萃 ,每有佳作 ,时大彬见而喜之, 就在瓶上镌刻自己的大名,所以当时的知情者戏称“李大瓶,时大名”。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李仲芳款刻诗文井栏壶 图与文无关

另据《阳羡茗壶系·雅流》记载,制壶名家陈信卿逐贵游闲,有时将弟子的作品稍加修改,钤上自己的名字,权充自己的作品,以图高利,像这类名家互仿和修改过的作品也是很有收藏和研宄价值的。

5.名家代工。

名家指定工匠制作自己的作品壶型,然后加盖自己的印章,代工壶监制严格,做工精良,通常与名家本人的壶混淆,出售价格也相当,针对收藏褒贬不一。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道光 邵大亨掇只壶 图与文无关

6.型仿名不仿。

仿名家的壶型钤盖自己的印章 。 有名仿型不仿,即:钤盖名家的印章而非名家的壶型。这两类壶均没有原作者制作的依据,和相应的认可,没有什么收藏价值。

7.名壶高仿。

普通工匠高仿的名家名壶,以及市场上畅销的不同时代的壶,有仿壶做假壶卖的,也有仿壶做真壶卖的。这类壶大多是壶商以假壶价购进,收藏者以真壶价购买,最终是导致藏家上当受骗的引子。

8.冒充名家 。

制壶技艺一般 ,甚至是壶商请别人代工加盖自己的印章 ,自称名师、工艺师 ,并且在媒体、简介、证书上,大吹特写 ,其作品售价弹性很大,可卖几十元 ,也可卖几百、上千元不等 , 这类壶实用还可,无收藏价值。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顾景舟 生莲居大彬僧帽壶 图与文无关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顾景舟 生莲居大彬僧帽壶 图与文无关

紫砂壶的造假形式,假壶的市场存量,可谓繁多。购藏茶壶跟随潮流的同时千万不要盲目,自己静下心来,不要别人告诉你什么壶好,才认为是好壶,或者以为有一张证书才是这把壶的保障,真壶不见得都有证书。比如顾景舟的壶,或是 1995年以前的名家壶,甚至是古壶,哪来的证书?倒是假壶,除了三五十元廉价的,几乎都有证书,因为它只能以证书骗取人们的信任。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蒋蓉仿陈鸣远虚扁壶 壶内亦有暗款 图与文无关

其中还有一些蒙骗大众的“假名人”,资历看似有板有眼、洋洋洒洒,又是师承名师,又是得过什么奖项,是什么职称,网页也做得像模像样。其实,师承只有一丁半点关系,是硬攀附的或名家仅指导过一两句,也敢宣称是某人弟子。所谓的得奖和职称也都是滥竽充数,甚至自己花钱买来的。“作品”看似漂亮,可能用料都不是纯正的紫砂,工艺也简单粗糙,这种壶有时行情不错,还有容易升值的样子,但这种炒作,经不起推敲,就像是泡沫一样,“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塌了” 。

河南收藏家协会专家鉴定系列之紫砂壶仿制、造假方式及其收藏价值

顾景舟 亚洲艺术博物馆方壶 图与文无关

一个合格的紫砂壶收藏者,应该是一个感觉准确的人,一个优秀的紫砂壶收藏家应该是一个目光犀利的人,明白了作佣者的真实伎俩,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心思考,善于调动和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面对现实情况,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不做逐浪之人。

本文内容由河南省收藏协会紫砂茶艺专业委员会提供,河南省收藏协会紫砂茶艺专业委员会旨在共同探讨传统茗壶、饮茶文化;打造河南省内壶艺茶艺专业标准;将传统习俗茶与壶的文化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