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終於找著了劉大櫆舊居!

早上五點剛過,在湯溝老街吃了碗餛飩我就騎著電瓶車出發了。

好在昨天下午摸了大致方向,到達劉家周莊並沒有費什麼勁,不過找到具體地點,還是問了幾個人。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從樅陽橫埠老莊小學西行下坡100米在一電信塔處左拐進入一段下山石子路,又翻過一段平緩的山崗,山光突然秀麗起來。只見兩旁青松簇立,遠處山巒波伏。正是酷暑的早晨,天空湛藍,朝霞只把路面鋪了半截,而在青翠的林間點染了幾抹紅韻。我要探訪的地方一定是到了。一位熱心的行路老奶奶告訴我,再下坡不遠左拐(應該是向南了)就是劉大櫆舊居所在的莊子了。

進了莊子,電瓶車就沒法行駛了。我把車停了一戶人家屋前場地上。這裡錯雜著十來戶人家,基本劉姓。我是沿山上公路從後山進村的,一色灰白的水泥農家樓舍就漸漸向南面山腳鋪開。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我按照縣文史專家吳純生事先在微信中給我的吩咐,找到了原劉家周莊村長劉敦桂(後也見著了原書記劉歆忠),他引著我來到了劉大櫆舊居旁。就在山南腳下。這真是一座破敗的院落。不說黑灰斑駁的牆體屋瓦流淌著歲月的印痕,內部散了架的木板樓結滿蛛網,那滿園的雜草荊榛真讓人擔心不時會竄出一條大蛇來。植物在瘋長,時序在推進,你看那古樸的稍稍突起的磚頭門楣兩端也長出了虯曲的梓樹來。我好不容易跨進了一代文壇宗師家的門檻。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這是一座徽派建築,前後兩進。內裡木製的梁枋和板樓舊貌尚在,只是斷榫散架,屋頂坍塌,讓人不寒而慄。從搭建的圍牆和窗門按著鐵製鉸鏈來看,這房子過去應該有人家住著的。老書記告訴我,這原本是公房,什麼人在里居住,人們並不過問,並且房子需要人居住才能維護,也就聽之任之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中旬,曾打算改為供銷社因有人反對而放棄了。後來有一戶人家住了進去。後來,老人去世,孩子去了城裡,這屋就空廢了。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我周圍察看了一遭,覺得這裡原本應該是陽光通透的地方,背山面水,眼域開闊。屋前現在雖然是萬頃良田,但在過去應該是湖蕩交錯的水圩。現在稍稍有點年歲的人都有點印象,據說1954年,長江堤潰,洪水肆虐,大水沒及大櫆舊居門檻。西隔壁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夫婦告訴我,過去後山沒有修公路,他們到湯溝去都是從圩心小埂經琵琶山走去的,也僅僅不到十里路。劉大櫆家正對面就是琵琶山。老奶奶不無感嘆的說,她年輕時從琵琶山那水田挑稻把子回來,不知有多累!舊居門前依稀還能辨識出一道人行土路來。我想,這裡曾經是熱鬧的所在。古人村落面南背北,依山而建,山南定是前村,是瑞氣積聚之地。只是斗轉星移,河東河西,前村生碧蘚,後院浴光輝罷了,正如我們現在必須從後山進村一樣。這也是劉家周莊難尋的原因罷。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如一般山村規制一樣,劉家周莊村後山坡上也有家族墳塋。其中劉大櫆大哥劉大賓(字螺峰)同二位妻子的合葬墓保存完好,墓碑上字跡清晰,顯示是咸豐三年元孫輩立。

談到故居保護問題,老書記不無感嘆的說,我們多次向上級反映過,總說讓村裡暫妥善保護,就是沒下文。村子裡有什麼能力保護呢?只是每年下半年叫人除除雜草而已。我想起剛進村時向一位婦女打聽時她的一句嘟囔:"一天來看的人不少!就是不見響動!"我估計她也把我當成什麼有什麼來頭的人物了,實際上,比起什麼市文化局,省文物局這些嚇人的名頭來,我只不過是誤入叢林的小小過客,連文壇大伽的門檻也不敢邁入。
劉大櫆舊居找著了,只是你敢進去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