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西安、洛陽哪個城市歷史文化最厚重?

行攝青年


歷史文化,我認為歷史是歷史,文化是文化。有歷史不代表就有文化,有文化也不一定就有歷史。

首先說說歷史,

洛陽是夏朝,商周,西周,東周,西漢(漢高祖),東漢,魏,晉朝,北魏,隋朝,唐朝,後梁,後唐,後晉十三個列入二十四史朝代的首都。以及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朝陪都,中華民國行都。在中國各個城市中作為首都朝代最多(十三朝),時間最長(1500年),跨度最大(上啟夏,下至民國)。

西安是西漢,東漢(漢獻帝),西晉(晉愍帝),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等七個列入二十四史朝代首都,同時也是新,前趙,前秦,後秦四個偽政權首都。以及西周,曹魏,後唐陪都。在中國各個城市中作為首都朝代較多(七朝),時間較常(600年),跨度較大(上起西漢,下至唐)

南京是吳,東晉,宋,齊,梁,陳,明朝七個列入二十四史朝代的首都,同時也是南唐,中華民國首都。在中國各個城市中作為首都朝代較多(八朝),時間較常,跨度較大。

從歷史這方面洛陽〉〉西安〉南京


文化方面,洛陽市華夏文明發源地,是佛教首傳地,道家祖根底,儒家溯源地,誕生了周禮,玄學,理學等深度影響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

而西安作為西戎之地以及歷史上戎人主要生活區域和胡人聚集地,在文化方面只能從促進民族文化融合方面稍有貢獻。

南京是南方吳越文化的代表,對於促進中華民族的發展有不可磨滅的作用,比如隋唐時期的”普通話“就是參照南京那裡的洛下音和洛陽地區的口音而創制。

所以在文化方面洛陽〉南京〉西安

綜上歷史文化上洛陽〉南京〉=西安


雲星午夜


先上最終結論: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

下面具體討論中國古都厚重排名。

割據古都有很多,影響力有限。所以下面只討論曾經成為過大一統王朝都城且單次持續時間大於10年的城市。

候選城市: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

以何時為開始討論合適?既然是中國古都,則應以中國漢民族主體區域(注意是區域不是民族)被納入相同的參考體系為開端,即以秦統一中國(公元前221年)為開端。以何時為結束?新中國以前即為古,所以以新中國成立(公元1949年)為結尾。

何為厚?古即為厚,悠久即為厚,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的時間早即為厚。

古都“厚”排名:西安>洛陽>開封>北京>南京

初次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的時間:

西安——公元前221年(秦)

比1949年早2170年

洛陽——公元25年(東漢)

比1949年早1924年

開封:公元960年(北宋)

比1949年早989年

北京:公元1271年(元)

比1949年早678年

南京:公元1368年(明)

比1949年早581年

何為重?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的時間長即為重。

古都“重(zhòng)”排名:北京>西安>洛陽>開封>南京

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時間長度(數據可能稍有偏差,但不影響相對順序):

北京——合計587年

元:1271-1368 持續97年

明:1421-1644 持續223年

清:1644-1911 持續267年

西安——合計515年

秦:前221-前207 持續14年

西漢:前202-8 持續210年

新:9-23 持續14年

隋:581-605 持續24年

唐:618-690, 705-886 持續72+181年

洛陽——合計243年

東漢:25-196 持續171年

西晉:265-309 持續44年

隋:605-618 持續13年

武周:690-705 持續15年

開封——合計167年

北宋:960-1127 持續167年

南京——合計53年

明:1368-1421 持續53年

為了比出厚重排名,需統計數據,給出各城市得分。古都厚重的最大影響因素是時間。所以這裡,厚重得分以厚(首次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時間距1949年時長)和重(成為大一統王朝都城時長)時間長度之和為總分數

西安:2170+515=2685分

洛陽:1924+243=2167分

北京:678+587=1265分

開封:989+167=1156分

南京:581+53=634分

所以古都厚重最終排名:

西安>洛陽>北京>開封>南京


韓玄老將軍


南京肯定不行,這個城市,缺少骨子裡的血性,為了不該忘記的過去,也不應該變得如此不堪,聽人說過,南京人,學生,早就不知道祭奠烈士,也沒人再去關心,這樣忘本的城市,根本不配。作為古都,扔掉的東西太多了。

洛陽,號稱古都,可是整個城市,沒有正確規劃,弄得亂七八糟,早就沒了古都風範,再這樣下去,跟開封一樣,就剩個現代的殼子,靈魂沒了。

西安,也許是剩下古蹟最多的中國城市了,但是能想起來的也就是兵馬俑,覺得,作為幾朝古都,再不珍惜歷史,對不起祖宗啊。


哈爾濱通


還是最喜歡南京,“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都”。

南京地處江南魚米之鄉,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歷史上先後有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王朝在南京建都,故稱六朝古都,後來又有南唐、大明、太平天國、中華民國在南京建都。

南京有秦淮河、夫子廟、玄武湖、雞鳴寺、靈谷寺、明孝陵、中山陵等名勝古蹟,風景異常秀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但南京又是個悲情城市,據說建都在此難以長久,歷史上遭遇了清朝末年曾國荃版南京大屠殺和1936年底侵華日寇南京大屠殺,給這座美麗的城市留下永遠難以抹去的創傷。





流賊聞之心膽搖


個人覺得,洛陽的地位因為有西安而重要,洛陽做東都的前提是因為有西京。長安政權為了加強對東方的控制,需要洛陽。西安不做首都後,洛陽也沒有做重要朝代首都了。長安,洛陽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荒蕪星球


本人認為,應該是: 西安 ≥ 洛陽 > 南京

首先看西安,西安古稱長安,鎬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地處關中平原中部,北瀕渭河,南依秦嶺,八水潤長安。


長安自古為帝王之都,其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莽、東漢、西晉、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13個王朝在此建都。是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重要發祥地,絲綢之路起點。



長安是十三朝古都,它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隨處可見的歷史文物,以及被人廣為流傳的詩句。“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句詩正是完美的寫出了古都長安當時的繁華!

洛陽,洛陽,古稱斟鄩、西亳、洛邑、雒陽、洛京、京洛、神都、洛城等,中國四大古都之一,世界文化名城。


洛陽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史、4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有十三朝古都之稱。

洛陽自古繁華,有著5000多年的建都史和1500多年的建都史,素來有“一座洛陽城,半部中國史”的美譽。洛陽的優勢在於它優越的交通地位,武則天遷都洛陽之後,更是以“神都”稱之,足見其地位之重要。

最後說南京,古稱金陵,建康,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歷史上曾數次庇佑華夏之正朔,是四大古都中唯一未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古都,長期是中國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有著“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

金陵城在我國古代的地位那是相當重要,一直都是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我國四大古都中唯一沒有做過異族政權首都的城市,每一次到了中華正統文化岌岌可危的時候,都是南京城站出來,護衛住了中國的最後一片正統文化!



因此,金陵城在我國古代的地位那是相當的重要,中國正統文化的最後一道不可摧毀的防線,是中華民族的一塊遮羞布!

繁華盛世都城大多在長安,洛陽;民族危機挺到最後的往往是金陵!

當然,如果按照今天的經濟來排名的話,那就是南京 > 西安 >洛陽。畢竟西安洛陽在現代開始變得落寞起來。


小小小稻米


西安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古都。早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就建都在西安附近的咸陽,積澱的歷史文化也最為厚重。直到公元878年唐末黃巢農民起義,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才開始東移中原地區,開封、洛陽出現了繁榮景象。當然,南京、洛陽也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但建都史都沒有西安久遠,而歷史文化與西安同樣厚重。


文如人境界


人家西安文化方面什麼都沒有,整天就那一句話周秦漢唐。別的人家實在說不出來什麼了,別難為人家。洛陽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河出圖、洛出書”,伏羲八卦,絲綢之路起點,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造紙術、印刷術均誕生於此,道學發源於此、儒學興盛於此、佛學首傳於此、理學光大於此,自古就有“天下之中”、“十省通衢”之譽。洛陽先後有105位帝王在此定鼎九州。我們也就文化輸出了一個日本京都而已。世界文化遺產才四處而已。真的沒什麼。隨便抓個人吧玄奘,被西安人供奉的很受用嘛。請問西安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文化?華夏文明還是要看中原。西安人省點力氣吧。一個省會城市會眼紅一個地級市麼?答案是會,並且不止眼紅,而且無所不用其極,抹黑,歪曲,捏造,斷章取義……:當西安自以為自己天下無敵的吹噓自己的歷史的時候,卻發現還有一座叫做洛陽的城市歷史比自己只強不弱……於是,佔有慾作祟,自卑心作祟,自尊心作祟,就有了一些西安網友罔顧事實真相的攻擊洛陽,並且竊取屬於洛陽的歷史。


江上一蓑翁


西安千年古都,南京古都,省內傳承底蘊好,刁民少,還可以,洛陽千年陪都(很多帝王打死都不願意呆的地方),五胡四海基因混雜,自古都是亂世,不提也罷!!!


五陵塬義



讓河南大學教授告訴河南人洛陽是啥檔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