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一位云南籍的汉族老师名叫邓明才, 中共党员,88年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去彝族山区去支教。于是当年8月被分配到四川西昌市补尔乡中心学校任教7年时,后来邓老师得知龙潭镇冯泉坪小学急需一名老师,他又主动要求去这更偏僻的穷山村,这样一去就再也没离开过这个小山村了。他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他带的学生在全县同年级中都在名列前茅),老师也是来的来走的走,换了不知有几拨,而他在冯泉坪小学坚守了23年,早已把它当作了自已的故乡了。这样数来,今年正好是

邓明才老师来彝族山区支教30周年

八十年代末师范毕业的教师还是很吃香的,凭着邓老师人品文品完全有条件去城市发展任教, 但是他偏偏去了这个小山村来支教。(图/文:张志友)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来冯泉坪村时再过了一年,村里分来了一位藏族支医姑娘名叫陈学芬,西昌卫校毕业的。也许是上苍的按排,一个来支教,一个来支医,同在一个小村庄,日子久了两颗年轻心撞起了火花。于是他俩从相识到恋爱结婚生子,他们就深深在这片土地扎下了根。他们的青春热心都奉献给了这片黑土地。

当年是什么力量让这位老师在这样小山村坚守了30年,我去拜访邓老师,就是带着敬仰和好奇心去的。那天天没亮就爬起来,也早给孩子们准备了一箱礼物和食品,从布拖县城租辆车出发,翻越几座大山,沿着山腰挂壁土路(单车道修通不久),颠坡了3:30小时(未通车时步行需一天),终于见到山下的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名叫冯泉坪村,金沙江伴随着小村落低唱。这里无网络, 邮件只能一周派送一次。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冯泉坪小学脚下就是滚滚不息的金沙江, 对岸是云南省鹦哥村。这所小学原本有1-6年级,多时也有70-80学生, 邓老师任校长。教改后他一人又坚持留下来,只剩下了1-3年级,合并成一个班, 他既是校长又是老师。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初见邓老师,厚实的中等身材,一副呦黑的脸庞,常常露出憨憨的笑容,言语不多不少。

图为:邓明才老师带领着12个学生升旗仪式,国歌回荡着金沙江两岸。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领着孩子在朗读,三排三个年级(1-3年级)。家庭困难的一些学生,邓老师时常为他们垫资书本费,学生在他家蹭饭吃是家常便饭,学生家长都很感激他,视他为村里的救世主。尽管邓老师是位公办老师,收入是不多的。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村里没有学前班,村里的孩子常是这里的旁听生。

邓老师长期支教的先进事迹,早已在十里八乡传遍。得知曾评为四川优秀乡村教师” 怡和烛光奖”, 市县都有很多奖。邓老师笑着说:“当年来支教,跟这些没关系”。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天生和蔼,几十年如一日,他带过的学生中,从来没有过孩子因家中贫困交不起书本费而失学的事。他为人师表,爱生如子,学生都非常爱戴他。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小白这孩子很玩皮,读书也常不正经,但朗读时的嗓门很大。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下课时十来个同学玩着蓝球,调皮的小白竞爬到蓝球柱子上看球。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这些孩子还有翻跟斗的好身技。邓老师常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地方太偏僻了,条件同城里孩子不能比,山村孩子太需要教育了。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村里的学前旁听生,卖来冰棍等待着邓老师来上课。贫困山区的孩子没有鞋没有裤子穿不足为奇,部分村民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更不知县城是个什么样。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同他的12名学生。当问起他当年为什么来这里和为何坚守了这么多年时,他总是笑而不答。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一家四口居在学校一头,这个简陋的家,既是办公室又是家。一间约30平方, 二张床, 一个办公桌,一张旧沙发。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午休时给自已的女儿讲些古诗词,女儿是他班上三年级学生,也是带头标兵班长。邓老师说:如果是教师,自已的孩子都教育不好那是失败教育工作者,怎么带好别人的孩子。他的儿子考上了西昌市重点高中, 一学期只能回来一趟,交通实在是不方便。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的家,两张床,一张办公桌。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邓老师妻子陈学芬是来支医的村医,来村时办了个小诊所, 为了方圆十几公里三省交界的老百姓看病方便。隔江对岸的云南的百姓通过索溜穿过金沙江常来找她看病,大大方便了当地百姓看病难问题,家庭困难者常常是免医药费,所以这个小诊所几乎是义诊,通过她们的家境也能看得出。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金沙江流将冯家坪村和云南鹦哥村隔断,长期以来,两岸村民来往必须绕路到对岸,翻山越岭需要整整一天时间。后来两地建起了鹦哥溜索,即钢索上悬挂一个方形大铁笼(标的红线上方),通过电力驱动运送村民及牛羊过江。这座溜索也成了亚洲最高的溜索(距江面280多米高)。鹦哥溜索给川滇两岸村民们带来了出行便捷。

大山深处:一位汉族老师在彝族山区支教30年,妻子伴随支医

和邓老师畅谈不知不觉几小时过去了,下午还不到两点出租车司机催急着要回县城,他说天黑挂壁山道很危险,于是要和邓明才老师说再见了。

在回去的山路上,遇见几个小学生,她们在悬崖路边看书。得知她们都曾经是邓老师的学生, 她们对邓老师印象特别好, 都说邓老师既是好老师又象是位慈祥的父亲,在生活上都得到过邓老师的帮助。后来她们4-6年级都转到镇里中心小学去了,每天单程都要步行十几公里山路. 在路上也不忘读书。

在回县城的山道上,当再次向山下回望这个小村庄时,在想邓明才一直回避的问答:是什么力量让他当年来支教而坚守了几十年的。这时已不难找出道案:他视名利与粪土,视山村教育是信仰甚至是生命。(图/文:张志友)


结束语:在当今物欲横流的年代,明星偷税和大款性丑闻霸屏时,然而比起默默地奉献青春的乡村教师来说,这又是怎样的鲜明对比呢?

教师节到了,我们应当向邓老师这群乡村教师们致敬赞起,祝他们工作顺利,节日快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