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相聲有新人》中蘭葆、潘心強被淘汰?大家覺得可惜嗎?

九月晴天


帶著“公務員”相聲標籤的蘭葆、潘心強可惜了,但既然是PK,就得遵循同一個法則,郭德綱強調了多次的“相聲基本功”不過關,那麼被淘汰也無可厚非。

在《相聲有新人》裡面,要論說的內容質量,蘭葆和潘心強最初亮相的作品確實不錯,可以排在前幾名的,但經驗太少了,尤其是蘭葆,30歲開始說相聲,只是當做業餘時間的一個愛好,那麼在基本功方面幾乎為零了。

最初的表演中,郭德綱已經指出他們的問題就是基本功,但出於惜才的目的,還是多給一次機會嘗試,最初的PK是“磨蔓兒”,這是“基礎中的基礎”,蘭葆和潘心強直接放棄了,我想當時郭德綱一定非常失望。

但這就是比賽,遵循比賽規則才是要事,雖然蘭葆和潘心強被淘汰了,但有過這麼一段經歷,得到名家的當面指點,也是幸事。

基本功訓練就能達到,不過創作的天賦不常有,潘心強有很多的原創作品,假以時日不會被埋沒,起碼通過這個平臺知名度提升很多,而蘭葆單憑一腔熱愛走不遠,應該從基礎多做起,才能趕上搭檔的腳步啊。期待他們有捲土重來的一天。


注視這視界


我剛看完這期《相聲有新人》。蘭葆、潘心強的表演我不否認有新意,可是如果讓我花錢去劇場看這樣表演想都別想。因為兩個字:不值。



說句心裡話,看了四期《相聲有新人了》。越來越明白為什麼德雲社的相聲能讓那麼多人花不菲的票價去看了。因為一個字:值。


既然回答問題,順便總結一下前幾期。

看完公式夫妻的言行,我意識到丘比特之劍如此神奇,才會把如此貳的一對兒賣書的促成在一起。也意識到姜昆唯二代表作《虎口遐想》、《新虎口遐想》在公式“相聲”的襯托下如此美麗。(《新虎口遐想》一句沒聽過,但我用公式一算肯定比公式夫妻強14000倍)

看完第二期我意識到普通相聲演員生存的不易,天知道郭德綱是怎樣的身懷絕技才能殺出一條血路成為中國相聲界的商演之王、德雲社經過多少明槍暗箭才成為相聲界唯一有能力滿世界巡演是掙錢而不是搭錢的相聲團體。



看完第三期第四期我意識到一個新的問題,播放量秒殺《笑禮相迎》的《中國相聲人》如果沒有相聲界萬能wifi郭德綱的加盟不是有沒有收視率的問題,而是節目根本不成立,除非東方衛視根本不在乎收視率。目前的中國相聲界除了郭德綱沒有一個人有能力一己之力帶著素人為主的選手取得不俗的收視率。純相類節目三期全網播放量破億,這就是天文數字。


絮絮叨叨說了一大堆,最後總結一句:蘭潘組合淘汰再正常不過了。還有,說相聲,如果郭德綱老師能帶著在德雲社商演跟著玩兒兩場,那麼帶來的後續流量比上春晚強14000倍。

最後再補充一句。孟鶴堂學老太太真形象,唯妙唯肖。


小學生的左岸江湖


進入待定

蘭葆、潘心強的節目確實耳目一新,正如郭德綱老師所講,兩人確實是愛相聲,但也沒怎麼說學過相聲。其他選手也表示,這對組合舞臺經驗少。他倆的劇本應該是不錯的,這種風格也是可以考慮的,只是有點兒像背臺詞那種感覺。


PK失敗

PK戰考察的是相聲的基本功,而二人欠缺的正是基本功,既然是比賽就要遵守遊戲規則,被淘汰也不冤。尤其是蘭葆,30歲開始說相聲,只是當做業餘愛好,基本功方面幾乎為零。

在磨蔓兒考察中直接放棄。磨蔓兒就是相聲演員在開場白階段,通過彼此之間的姓名做包袱,來完成對觀眾的吸引,使情節不那麼生硬,並且能夠讓觀眾順利記住自己。

之後是表演“貨聲兒”,也就是模擬貨郎叫賣。蘭葆和潘心強還是放棄。

最後兩人表演了一段原創的相聲,我感覺這段的表演就屬於讓觀眾有點審美疲勞的感覺了,而且還出現了失誤。

雖然蘭葆和潘心強被淘汰了,但得到名家的當面指點,也算是不虛此行。願二人在創作的同時強化一下基本功的訓練。


多元視角


這一對沒學習過磨蔓兒沒學習過學吆喝,但是為什麼我笑了呢,真的太禁琢磨了。如果這個作品給岳雲鵬和孫越說會怎麼樣?個人感覺可能不好笑


廣兼


可惜。不過話語權在郭德綱的手中,現在說什麼也是白搭。

蘭葆、潘心強是這次《相聲有新人》帶給理sir最大的驚喜,沒有之一。正如郭德綱說的,兩人是最不像說相聲的。的確,兩人一上臺,從形象到氣質再到颱風和眼神,就像一對兒走錯棚的基層幹部。然而兩人一開口,理sir就明白他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他們能夠get到相聲的精髓——可能是不少學了一輩子相聲的相聲人也無法體會到的——那就是語言和文字的幽默,而不僅僅是搞笑。

雖然咱們常說,逗樂有很多種方式。說個笑話能逗樂,做個鬼臉也能把人逗樂了。無論哪種方式,不應該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潘心強和蘭葆的逗樂方式的確是目前相聲界最缺少的。

第一,兩人很有自己的風格,一個明逗暗捧,一個明捧暗逗,一個是好看的皮囊,一個是有趣的靈魂,自成一派,相得益彰,令人印象深刻,比許多下臺就忘的傳統相聲演員出彩許多。

第二,兩人的包袱很新穎,雖然有不少可以看到網絡段子的影子,但是並非拿來就用,而是經過了合理的改編和挪用。

第三,兩人的幽默很“高級”,不撓人癢癢,也不膈應人,更不噁心人,是實實在在地用語言和文字做皮兒,以幽默和好玩做餡兒,讓人看了笑了之後很舒服,感覺是吃了一頓營養餐,而不是垃圾食品。

說了這麼多,理sir的看法也不能代表郭老師的看法。既然郭老師要考核基本功課,那隻能按照郭老師的標準來唄,誰讓人家是評委啊。

不過理sir也是不明白,相聲是講究四門功課不錯,但是相聲演員學會“說學逗唱”的目的不也是為了說好一段相聲,把觀眾逗樂嗎?所以,對於相聲演員來說,到底“基本功”是目的,還是“好笑”是目的呢?求高人指點!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贊一個、粉一個再走咯】


八卦有理


說實話,蘭葆和潘新強的相聲第一次出場的時候還是挺不錯的,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兩個人的臺詞寫得不錯,內容新穎,留下很多笑點。但是第二次出場的時候基本功不行,幾乎是沒有。當時我還以為郭老師讓他們站在一邊看別人怎樣說的,讓他們記一下,然後就上場即興發揮表演一段磨蔓,放棄了。郭老師也很愛才,給他們一次在電視上展示的機會,讓他們來一段他們覺得自己說的最好的一段相聲。但我覺得現場效果反應不好,蘭葆還忘詞兒了,大致的內容跟上一場表演過的相聲內容有點相似,所以說這一次被PK下去,我覺得是正常的,合理的,沒什麼遺憾。


清風徐來熊貓兔


就基本功而言,他倆確實吃虧。可惜了潘心強,創作能力很強,多給他些舞臺,實戰去鍛鍊自己,相信他會找到自己的風格。


一頭懵懂的驢


老實說,沒有看過所以無話可說。

但,想借此機會談一下對當前相聲的看法,我知道最近在相聲界郭德綱比較火。從網絡上曾經也看見過他說的相聲,也確實能把人逗樂。但!過後腦袋空空如也,不知道都說了些什麼?只留下一種巧言善辯的印象。

娛樂界目前存在的現象,大體上都差不多。感覺就是嘻嘻哈哈,在網上聽過一個詞叫:娛樂至死,不知道是不是對當前的一個真實寫照?也許是我自己人已漸老啦?亦或是兼而有之吧!

我現在大部分業餘時間都在頭條看新聞,有時也自己也接一些對聯,或者按題目寫一兩篇短文。雖然只能算小眾化自誤自樂,但對於我來說也還是樂在其中的。(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回答你的提問。)


雙人魚42891187


郭老師在後面有一句話說出心聲,他們公務員不用怕餓死,我擔心你兩,看似調侃,實則心聲。現在相聲的整體環境不好,這個節目的初衷其實就是讓更多靠相聲吃飯的人被大家所認知、認可,這樣整個相聲界才能活下去。所以,在這種時刻才會做出如此抉擇。


愛說實話的後生


蘭葆、潘心強擅長的互懟式相聲形式,應該是上世紀60年代流行的文藝形式《對口詞》的借鑑和革新,馮鞏、牛群以及賈旭明、張康等人都有應用,而且效果頗佳。蘭潘二位在最後的PK中,舞臺效果還算過的去,但是,一方面是輸在半路出家,缺乏傳統的基礎功力,無法完成郭德綱的考題。同時也在於他們的不成熟,還屬於背詞型演員,只能按照寫好的腳本背詞表演,一旦忘詞突然冷場,沒有臨場應變現掛的能力,所以被臨埸發揮超一流的郭德綱淘汰也就無可爭議了。雖然有點可惜,但郭德綱拿出他們來重新洗牌也證明是有的放矢,不算冤枉。

相聲不能說你熱愛,有熱情,有激情,有好本子就可以說好,紮實的基本功和臨場應變能力更是相聲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