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潮汕人自己創立的德教,到底是什麼東西,請看

新加坡、馬來西亞華人宗教慈善團體。

1939年創建於廣東潮汕地區。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傳到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自稱崇奉世界五大宗教教義,即儒教的忠恕,道教的崇德,佛教的慈悲,基督教的博愛,伊斯蘭教的慈恕。

德教會主要從事慈善事業,如開設免費診所,救濟窮人,開辦孤兒院等。
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潮汕人自己創立的德教,到底是什麼東西,請看​ 1952年在馬來西亞怡保市成立第一個德教會,稱為濟德閣。

1954年在新加坡成立紫新閣。

其後成立的德教會均分別冠以"紫"字或"濟"字,並據此分為紫系和濟系兩大派。

1956年,紫系8個德教會在怡保市舉行會議,決定在新加坡成立南洋德教總會,同時以馬來西亞聯合邦德教聯合會之名在馬來西亞註冊。

1985年,馬來西亞德教聯合會會長為黃錦添。

當年馬來西亞有61個德教會,新加坡有5個德教會。

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潮汕人自己創立的德教,到底是什麼東西,請看​根據泰國紫真閣出版的《德教起源》一書的介紹:“整個近代德教史,始於關聖帝在甲子年(1924年)受禪登極;

1939年,通過沙盤柳筆的聖諭傳達,首創德教會紫香閣於中國廣東潮陽,奠下今日德教會組織模式及拓展途徑。

”沙盤柳筆又稱扶乩,是用柳棍兒在沙盤上畫出字句來作為神的指示,屬於道教巫術的一種,一般被認為是迷信活動。

可能是由於這一緣故,德教在潮汕本土解放後就不再被提及。

然而從宗教和文化的角度來看,德教實在是一種綜合性和開放性的宗教。

以崇拜對象來說,五教教主(儒、道、釋、耶、回)、道教神譜中的神仙和潮汕民間信仰的諸神都被納為崇拜對象,都能夠被恭請前來降鸞指示一切。

比如詢問疾病有華陀祖師和白雲道長前來指示,風水則有楊乩松和何野雲,超度則有觀音菩薩和大峰祖師,誦經則有濟公活佛,教育又有孔子,總之是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在這些普天神祗中,最高的主神卻不是玉皇上帝而是關聖帝。
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潮汕人自己創立的德教,到底是什麼東西,請看​有關玉帝辭職,關帝在甲子年登極的說法其實來源於上世紀二十年代一本叫《洞冥寶記》的小冊子。

德教接受這種說法,可能與信徒多為商人有關,因為關帝也同時被商界奉為財神。

德教的宗旨是“以德教民,積善累德”,昔年在汕頭設立紫清閣、紫和閣等機構的同時也設立過善堂和學校,這一點與大峰祖師廟是很相似的。

1947年開始傳至泰國,設立紫辰閣;1952年又傳入新馬,不久臺灣、日本、美國、澳洲也都有其蹤跡。

總括來說,當今全球有德教組織200餘個,馬來西亞約佔一半,泰國佔三分之一。
很多潮汕人都不知道潮汕人自己創立的德教,到底是什麼東西,請看​ 這些組織都能夠堅持宗旨,廣做善事,因而得到所在國和華僑華人的歡迎。

德教南傳之後,還在組織和儀式上做了很多改革,其會閣一般都是現代建築,寬敞明亮,儀式簡單,僅設茶果等素食,不祭肉類,不燒金紙;其分支濟系會閣乾脆將三跪九叩的禮拜儀式改為鞠躬禮,紫系和贊系會閣則對德友不分膚色,不分種族,因而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