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極泰來會有時

本週滬指走勢可謂相當驚險,但最終還是險守在2700點關口上方。

上半年投資者的情緒,從謹慎到悲觀、從悲觀再到恐懼。正如格雷厄姆所說,“牛市過度看漲,熊市過度看跌”。當市場陷入單邊情緒後,投資者看到的,往往都是自己想看的;投資者聽到的,也都是自己想聽的。近期引發市場短期快速下行的主因直指市場中的非理性情緒集中宣洩。

自3587點以來,滬指回調幅度已超過20%。受外部事件性因素影響,市場情緒較為悲觀。從換手率、成交量以及破淨率這幾個指標來看,市場表現已相當低迷。中銀國際證券報告曾指出,從長週期角度來看,以上證綜指來衡量,從998點、1664點、1849點到2638點,A股的歷史性底部不斷抬升。立足中長期視野,指數短期快速下行之勢難以持續。

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站在當前位置,股指繼續大幅下行空間已比較有限,但築底乃至醞釀上漲的進程難一蹴而就,短期指數大概率仍會延續震盪磨底運行格局。從這一角度出發,投資者不妨把關注點從市場的短期波動中轉移出來。

一方面,近期持續震盪中,不少個股跌幅超過指數跌幅,逐漸進入到了被低估的價格區域,引來部分產業資本的增持。數據顯示,2018年8月產業資本在二級市場淨增持20.1億元,而2016年以來,月均為淨減持37.1億元。從相對規模看,2018年8月產業資本淨增持額與解禁市值的比為1.47%,2016年以來的均值為-1.80%,淨增持額與成交金額的比為0.03%,而2016年以來均值為-0.04%,淨增持額與自由流通市值的比為0.01%,2016年以來均值為-0.02%。

另一方面,在當前市場波動加大之時,外資買入A股的熱情依然較高。日前國際金融協會稱,今年8月流入新興市場股市的資金量達到71億美元,其中58億美元被中國股市吸引,佔比達81.7%。同時,相關統計顯示,截至9月5日,滬深港通北上資金累計淨流入已超過2300億元。外資持續流入說明國際投資者對A股相關標的看好。

此外,雖然A股行情不佳,但半年報顯示,國內大部分百億私募都選擇了逆勢加倉,除了在其重點持有的個股上繼續加倉,還新進了多隻個股。

二級市場看似簡單的低買高賣背後,真正決定股價高低的核心還是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股價也終會向上修正。因此,相較於短期內拋壓引發的下跌,一些更為看重長期投資價值的投資者會趁機買入“錯殺”個股,低位吸籌。

當前,宏觀經濟總體穩中向好,上市公司業績持續改善的A股良好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變化,經過深度調整後的A股正迎來交易性機會仍是市場中主流觀點。國開證券強調,考慮到市場前期下跌較為充分地反映了負面預期,且部分行業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三季度如果業績下行幅度沒有達到悲觀預期的程度,預期差可能會造就階段性機會。(黎旅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