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 191名河长全部“走马上任”

秋日的山丹县马营河,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草如茵。自山丹县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以来,马营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地表水水质始终保持在地表水质二类标准。

马营河水管处副处长马爱德说:“通过河长制工作的推行,马营河流域的水质,由原来的三类,提高到现在的二类,河长制工作初见成效。”

马营河水管处作为马营河流域的主管单位,坚持“分段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以全面推行河长制为契机,切实强化河长的治河职责,做到守河有责、守河尽责、守河担责。着力改善河岸环境及水体质量,维护河湖水环境健康。

马营河是山丹人的命脉,担负着山丹县6个乡镇98个行政村以及山丹军马二场、山丹农场、县十里堡林场等单位用水,受益人口15.6万人。

“通过一年多的教育引导,群众的意识提高了,现在没有人在河床上倾倒垃圾,水也清了!”大马营镇夹河村党支部书记田世昌对河长制实行一年来取得成效感慨颇深。作为马营河的村级河长,田世昌负责山丹河大马营镇夹河段总长为33公里的河道管理工作,在每周一次的巡查中,他都会做好巡河记录,全面掌握辖区河道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协调相关部门加大推进整治力度。

今年,该县全面开展“河长制”工作,把治水作为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维护水生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加强水管理,力促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建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河长的“双总河长”制,6名县级领导干部分别担任全县6条主要河流的河长;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河长管理体系。全县共设立河长191名,主要河流全面实行“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档”管理。为县域内12座水库和14条干支渠道设置库长及渠长,各级河长巡河、治河的情况已被县委、县政府被确定为考核相关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先后启动整治河道非法采砂、消除黑臭水体、清运河道垃圾、拆除非法建筑物等专项行动,关停违法违规采砂场,取缔封堵非法排污口,拆除非法建筑物。至7月,全县191名河长全部“走马上任”,开始常态化巡河治河,各级河长累计巡河1397次,已取缔封堵18处非法排污口,督促清除6250吨河道垃圾,治理河道1039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