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 191名河長全部「走馬上任」

秋日的山丹縣馬營河,河水清澈見底,兩岸綠草如茵。自山丹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以來,馬營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地表水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質二類標準。

馬營河水管處副處長馬愛德說:“通過河長制工作的推行,馬營河流域的水質,由原來的三類,提高到現在的二類,河長制工作初見成效。”

馬營河水管處作為馬營河流域的主管單位,堅持“分段負責、屬地管理”的原則,以全面推行河長製為契機,切實強化河長的治河職責,做到守河有責、守河盡責、守河擔責。著力改善河岸環境及水體質量,維護河湖水環境健康。

馬營河是山丹人的命脈,擔負著山丹縣6個鄉鎮98個行政村以及山丹軍馬二場、山丹農場、縣十里堡林場等單位用水,受益人口15.6萬人。

“通過一年多的教育引導,群眾的意識提高了,現在沒有人在河床上傾倒垃圾,水也清了!”大馬營鎮夾河村黨支部書記田世昌對河長制實行一年來取得成效感慨頗深。作為馬營河的村級河長,田世昌負責山丹河大馬營鎮夾河段總長為33公里的河道管理工作,在每週一次的巡查中,他都會做好巡河記錄,全面掌握轄區河道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問題,協調相關部門加大推進整治力度。

今年,該縣全面開展“河長制”工作,把治水作為推進綠色發展、轉型升級的突破口,維護水生態、保護水資源、防止水汙染、加強水管理,力促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目標。建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總河長的“雙總河長”制,6名縣級領導幹部分別擔任全縣6條主要河流的河長;建立縣、鄉(鎮)、村三級河長管理體系。全縣共設立河長191名,主要河流全面實行“一河一策”和“一河一檔”管理。為縣域內12座水庫和14條幹支渠道設置庫長及渠長,各級河長巡河、治河的情況已被縣委、縣政府被確定為考核相關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工作業績的重要指標。先後啟動整治河道非法採砂、消除黑臭水體、清運河道垃圾、拆除非法建築物等專項行動,關停違法違規採砂場,取締封堵非法排汙口,拆除非法建築物。至7月,全縣191名河長全部“走馬上任”,開始常態化巡河治河,各級河長累計巡河1397次,已取締封堵18處非法排汙口,督促清除6250噸河道垃圾,治理河道1039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