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浙江高考選物理考生不到3成,且「棄物理」趨勢一直蔓延,你怎麼看?

心大壓爛肺


如今,被人們稱為“3+3”的新高考方案,必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3門選考科目,考生可以從其他7門中再任選三門。可是,自從新高考改革後,在高考中選擇物理的人就越來越少,少至不到高考人數的3成。且這樣的趨勢一直蔓延,該如何看?



1、物理難。

不難想象,大家棄選物理的原因都是因為物理真的太難了。回憶高中時候,物理真的是班裡很多同學最頭疼的一門科目了,物理不僅難學,還難懂。物理真的像個惡魔一樣,困擾著很多同學,尤其是女生,這點,我深有感觸!



2、高考是優勝劣汰的模式。

眾所周知,高考是從總分成績裡挑出總分更高的學生錄取,這也就代表著,高考考的六門中,不能有一門拖腿科目。喜歡物理的人肯定有很多,但是有信心能把物理考好的人肯定不多。所以,高考的時候很多人肯定還是要選擇更有信心一點的科目。



綜上所述,“棄物理”趨勢確實是不可逃避的現實,但這樣的趨勢多少也有巧合在其中。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更多問題歡迎關注交流,成長路上我們一起前行!


許悠然


我在改革之前就作為理科生結束了高考,所以也只能做一個看客了。新高考的改革真的是很有意思呢,就是可惜英語還在必選裡面。我一直覺得物理的重要性遠高於英語,換個位置就好了。

現在的情況是在7選3之前,還要經過一番心理戰術,使得自己可以贏在起跑線上。喜歡物理的考生絕對不少,但是選擇物理的考生一定不會多。原因很簡單,高考是應試教育,是要用分數說話的。而考生的精力是有限的,想要在同等的精力上獲得更高的分數,就必須要選擇低難度的學科才是最優解。

為了應對這一情況,在7選3的基礎上,加上了賦分制的設定,以此來打消不同學科之間的難度係數差距。打個比方,同精力情況下,你物理考80,單科排名1%,化學考85,單科排名3%。那麼在之前,選考物理就是80分,選考化學就是85分。賦分制實行之後,選考物理,因為排名前1%,而被賦分100,選考化學,因為排名前3%,被賦分97。

這個賦分的等級制度粗一看上去是解決了問題。但又出現了新問題。即物理的難度使得選考的人大多數都是有點水平,期望在這一科目上獲得高分的人,這樣就導致了平均水平過高,打個比方,你考物理能考80,很厲害了,但是由於賦分制,來考物理的都是很厲害的人,結果,你只能排在末尾,最後賦分只能有40-50分。氣不氣?

當然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為了保證報考物理的人數不會過低,又出現了一個最低保障人數的設定。打個比方,設定該地物理最低保障人數為10000人,如果說該地只有100人報考了物理的話,那麼恭喜你,不管你考多少分,只要是過了之間的合格考試,能來參加等級考試的,你就會直接被賦予100分。因為最低保障人數的存在,你已經在前1%了。刺不刺激?你會怎麼選,你猜別人會不會選?


簡族


新高考改革試點出現的問題,再次表明,高考改革的核心,不是科目改革,而必須聚焦錄取制度改革。離開錄取制度改革,推進科目改革、考試改革,意義不大,反而會造成新的折騰。

“棄物理”只是新高考改革選科問題之一。新的應試傾向,才是更嚴重的問題。在新的應試傾向下,學校的教育秩序被打亂,語數外之外的其他學科重要程度都下降,學生選科失衡。而導致新的應試傾向的根本原因,是繼續實行總分錄取模式。不突破這一錄取模式,不管怎麼進行高考改革,都難以扭轉基礎教育的唯分數論,而且會誘發其他問題。

新高考改革本來的目標是擴大學生的考試選擇權(外語科目考兩次)、科目選擇權(文理不分科,6選3或7選3)、課程選擇權(選課走班)、學校選擇權(取消高考錄取批次,實行自主招生和綜合素質評價錄取改革),專業選擇權(大學不再分文理錄取,各專業提出選科目要求,實行專業平行志願或專業組志願)。但是,這些選擇權,在現實中都存在被功利對待的問題。棄考物理是其中之一。具體原因有三。

一是高考錄取,還主要是按3+3總分錄取,因此,考生選考、選科的出發點,均是獲得更高的分數、等級。很難從自身興趣出發選擇(基礎教育也沒有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

二是選考等級賦分設計不合理,沒有考慮不同學科的難度和選考學生的實力差異,也一廂情願認為等級賦分可淡化每分必究(一個等級摺合的高考分數一樣)。由於高分段學生選物理的多,因此,中低分段學生擔心不能得到高等級優勢而不選物理,而由於中低分段學生不選物理,高分學生也擔心選物理的學生少難以獲得高等級而棄考物理(每門科目獲得某一等級的學生比例是一樣的)。另外,每一個等級相差三分,也令考生和家長更焦慮——原始分只低一分,等級就低一等,摺合為高考分數少三分。

三是大學沒有對專業選科要求進行科學論證,有的大學為擴大報考生源,對理工科專業也提出科目不限。雖然選物理科目在新高考中擁有報考大學專業的優勢,但是不選物理科目,也影響不大,因為只提必選一門物理的專業很少。

因此,高考改革要擴大學生的選擇權,就必須推進招考分離的改革,打破總分錄取模式。這是我國教育進入新時代,必須做出的選擇。

而目前,應該對3+3方案,進行優化。具體優化建議如下:

1、選考次數和時間要合理設計,所有選考科目只考一次,考試時間不能安排在高二之前,應安排在高三下學期。防止功利選考衝擊高中教學秩序。

2、3門選考的等級分分值,應該為100分,上海和浙江3門選考的分值,包含合格分(40分),令選考等級考的重要程度降低,更多學校和學生重視語數外三門科目。長此以往,對對我國基礎教育的質量會產生很大負面影響。

3、3門選考的等級賦分,不應再一個等級相差三分,要結合學生原始分所對應百分位連續賦分。山東頒佈的新高考選考科目賦分方案,已經將等級考分值設定為100分,而且按正態分佈,將考生分為8個區間,3%為A,對應分值為91到100分。

4、對經論證認為重要的選考科目,如物理、歷史提高A+,A等級賦分比例。比如其他科A+為5%,物理和歷史科目A+可為7%。在學生選擇前公佈方案,由學生選擇。

5、大學專業選科必須科學論證。最近,針對浙江和上海試點出現的問題,教育部公佈了高校專業選科要求指引,與之前的選科要求相比,增加了必須考一門物理的專業,以及高校可提出兩門必選、三門必選,而非目前的兩門滿足一門即可,或三門滿足一門即可。從具體投檔、錄取看,真正提出兩門必選或三門必選的將很少。按照教育部的指引,還難以徹底解決棄考物理問題,各地在推進新高考改革時,可能會採取浙江和上海“打補丁”方式,設置最低保障人數基數(浙江為6.5萬,上海為1.5萬)。

我的建議是,大學專業選科不必那麼複雜,教育部只需確定基本原則即可,可以要求高校的選科要求只有三類:一門歷史,一門物理,再就是科目不限。這樣,大部分學生會要麼選擇一門物理,要麼選擇一門歷史,再和其他科目搭配。


熊丙奇看教育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1.難

那當然是好多學生覺得自己物理學得不夠好唄。我周邊有太多人,回憶高中,什麼英語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生物化學,都不覺得難,唯獨物理,真是要了命了。

這個公式怎麼背的住?!

這個滑坡上的小車,還用滑輪吊著,小車下面輪子還緩慢下滑了,到底怎麼做受力分析嘛?!

這個光束到底從空氣射到水裡,到底是向下折還是向上折?!

哈哈,物理就像一個夢魘一樣,困擾著很多人,尤其是女孩子。不過呢,講真哦,物理你真的是聽進去了的話,是高中科目裡最簡單,最容易拿到高分,且和別人拉開差距的科目啊。

沒有數學對你的仔細和細心的要求,沒有化學複雜的化合價以及手性對稱?!(excuse me?!)

沒有語文那種同一個黑夜表達了作者自己都不知道什麼含義的內涵,也沒有了英語那麼多的詞彙和範文。

天了嚕,真的是最簡單的。

2.避開大軍

當然,很多人還有這樣的考量,那就是避開大軍。

大家都覺得,如果別人都選物理的話,我選化學或者歷史,是不是佔優一些呢?

只不過,這樣的策略,不是你一個人想得到。

大家都是這麼想的,於是,趕巧兒了,造成了物理考生銳減的現象。

所以,這是個趨勢,但多少也有巧合在其中。

如果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希望您可以給我點個贊!花不了多少流量噠!相信我!嘿嘿嘿!


不哈韓的小韓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這主要是這個政策的問題!

雖然理論上,物理和其他科目一樣只是學生學習的一門課程!但是理工農醫類專業沒有一個不需要深厚的物理基礎!任由學生功利化的選取!其後果是中國在科技上剛開始有較大的起色也會馬上急轉直下!

高考作為一個全中國最重要的考試!其制度改革理應徵求各方面意見,甚至立法由人大來決定!現在由一些不懂大學教育的專家以減負的名義進行隨意改革!是很不負責任的!

可以說只要是開展高等教育的國家,想上好學校就得加倍努力,沒有既不需要努力,又能享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好事兒!


地震博士


我是一名高中物理老師,我所在的區域今年也會進入新高考。下學期正好上高一,所以我也馬上要加入新高考的大軍中。就我個人的觀點,從目前的形式來看,新高考是不完善(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的。

“棄物理”現象的原因:


新高考“3+3”

一、學生和家長們的急功近利

物理難,這是一個公認的結論。物理考察的是思維,對同學們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並且對數學運算也較高定的要求。物理雖然與生活聯繫比較密切,但依然抽象、不好理解。所以,和物理比起來,別的學科更容易拿分。面對如此殘酷的高考競爭,家長和學生都會選擇“避開物理”。

課改導致的物理教育缺失


二、等級制度和賦分制搗鬼

物理總共分為11個等級,最高70分最低40分。也就是說,就算高中從來不學物理,都可以得40分,就算物理考滿分,總共才70分。也就是說,一個物理頂尖高手和一個完全不會物理的菜鳥的差距最多才30分,與語數外三科比起來,相當“不划算”!這樣會導致同學們越來越不重視物理。

等級劃分和賦分制


與物理比起來,其他科目更簡單,花費較少時間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成績。為了追求分數,大家會選擇更容易的其他學科,以及把主要精力放在語數外三科。從而形成惡性循環,選擇物理的學生越來越少。

“物理叛逃”帶來的弊端

一、擾亂高校的招生秩序

高校96%的專業都需要學習物理,但高中選擇物理的學生卻只有30%。以至於,很多高校招到的學生物理基礎知識都偏差,甚至出現大學課堂還在上還在講高中物理知識的情況。更有一些高校還出現招不到生的情況。


二、出現大面積物理老師“無書可教”現象

越來越少的學生選擇物理,導致物理老師過剩。很多物理老師選擇教其他學科,比如政治、歷史;甚至有些物理老師轉業賣保險(我有大學同學已經在賣了)。


三、對中國“科技夢”有不小衝擊

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的技術、科技還遠遠不夠強大,大到軍事、科研、航天,小到我們使用的電子產品等都需要物理技術作為支撐。大面積的“物理叛逃”,會導致物理人才斷層,工業發展後續乏力,這對高速發展的中國是致命的。




所以,截至目前,我認為新高考是不完善的。我們確實需要更合理、更科學的高考制度,但是要切合當下中國的教育狀況,切合家長們的急功近利。不要一口氣把步子邁的太大,高考改革還需細水長流,任重而道遠。


並非權威解答,歡迎批評指正。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立即刪除。格物致理,知行合一。我是劉飛老師,與你一起探索物理的奧秘,體驗學習的樂趣。


劉飛老師


你以為“棄物理”只是物理本身難?那你太天真了。

想要知道為什麼會成為出現這樣的現象,不得不瞭解下當下的“3+3”高考制度。“大三門”語數外,每門150分滿分;“小三門”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生物、化學六門中選三門作為選考科目。其中“小三門”奧妙無窮多,先是需要合格考40分打底,然後是等級考從A+到E,11個等級,滿分30分。這就是個王者榮耀的排位賽啊,而且掉級悔終生!

瞭解了基礎之後,咱們來說說這次的“棄物理”事件。物理真的像謠言說的那麼容易捨棄嗎?你們是真不知道那些捨棄物理的人是鼓足了多大的勇氣。在上海高校的招生中,選物理可報考所有專業佔比達到99.92%,誰不想多些選擇。但是等級考!等級考!

在上海18600考試中5%的人獲得A+——也就是900人,600人華二和上中,剩下還三四所實力不差的學校也來瓜分了一些,剩下2.2%是其他學校。感覺能到30%的報考率已經很不錯了。不選肯定不用想清華北大,選了可能連1本都沒了。

“3+3”比以前的情況更加膠著,真心是七分靠打拼3分考運氣,能不能上個好大學,還得拼人品。

“物理”就不勞各位大人擔憂啦~想上好大學的,物理一定是不放手的。


樂樂課堂


本人為浙江18屆考生,現在是大連理工大學大一新生,下面是我的一些淺陋之見,各位大佬見笑了。首先,我認為物理還是要學的,除非你真的不想學,以後選擇專業也會受限制;其次,我認為浙江省的選考非常不合理,高一在拼命趕進度,高二學考考完還要抓選考,高三第一次選考考完,考不好還要再來一遍,這也間接導致了高中學習的重心偏向選考科目,學習語文數學的時間實在太少,我有幾個270分選考的同學今年沒上一段線,主課才是王道;最後,也要考慮好三門課的搭配,像我選了物化史,還有隔壁班的物生地和物政生,沒有點勇氣和毅力都是學不好的,我們這屆選技術的優勢很大,不知道後屆會怎麼樣。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感悟,純手打,謝謝了。


tbbhh


我是高中教師,我來回答一下我的看法,首先為什麼棄考物理!!第一物理難學是第一原因,畢竟真正能堅持學的不多,能學好的更少,因為一門物理導致其他學科沒時間學,得不償失。有人說學物理可以報的專業多,問題是大部分普通學生說我回避一下總可以吧,其他的組合也是可以報99%的專業!有人說不選物理物理重點大學沒法上,這裡面涉及兩個問題,第一個是能考上重點的有多少,那些能考重點高校重點專業的不用說都是精英,他肯定願意學物理。大部分普通學生都上的普通高校,對於物理沒那麼大要求,所以選擇相對好學的是正確選擇!這個問題是機制和現實導致的,不是學生問題


哈哈大笑我愛你


浙江高考賦分制很不合理。已經打了補丁,但是依然於事無補。

1.選考人數少的科目吃虧。

選考科目人數越多,得高分越容易,反之越難。排名前1%得滿分,如果有20萬人選考,那麼有2000人得滿分。如果只有1萬人選考,那只有前100名得滿分。

選考科目有兩次考試機會,更加劇了這種不公平。比如20萬人選考的科目在兩次考試中將產生接近4000名滿分,而1萬人選考的科目只會有200個滿分。

2.邏輯性強的科目,會吃虧。

因為有兩次考試機會。每次考試的前1%都得滿分。邏輯性強的科目,兩次考試前1%的重合度較大,而邏輯性相對弱的科目,則隨機性較大,也就是最後的結果是邏輯性強的學科,得高分的少,而邏輯性較弱的學科得高分的多。

3.知識點多,難於理解的科目吃虧。

因為有必考科目的存在,選一門容易理解的科目,這樣能節約大量的精力和腦細胞,用於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無形中就佔了便宜。

結論:生物班和地理班人數越來越多。物理被拋棄。

浙江省已經出臺補丁,就是選考人數少於6.5萬,仍按6.5萬人賦分。就是保證至少有650人得滿分。

這個補丁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