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課參考:共產黨人怎樣才能增強「四個自信」

黨課參考:共產黨人怎樣才能增強“四個自信”

本文給大家分享一篇黨課參考材料《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能夠擁有"四個自信" 怎樣才能增強"四個自信"》,全文2800餘字,下面是大綱及主要內容:

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增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理論創新,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神動力。那麼,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能夠擁有"四個自信"?怎樣才能增強"四個自信"?這是所有黨員幹部都必須深入思考並認真回答的問題。

自信是開拓奮進的強大動力,是通往光明的精神支撐。足夠自信,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一個政黨,才能真正安身立命,堅定走向未來。

中國共產黨人要有"四個自信"。其中,道路自信是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堅持道路自信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為近代歷史反覆證明的客觀真理,是黨領導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也是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富強、中國人民幸福生活的根本保證。理論自信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自信。堅持理論自信就是要堅定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自信,就是要堅定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制度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堅持制度自信就是要相信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巨大優越性,相信社會主義制度能夠推動發展、維護穩定,能夠保障人民群眾的自由平等權利和人身財產權利。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在全社會形成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普遍共識和價值認同。

"四個自信"是一個有機統一體,既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具體表現。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信仰、信念,文化自信是支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礎,並且滲透於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如果缺乏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難支撐起來。只有堅持文化自信,才能進一步做到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也只有堅定文化自信,才能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

 二

中國共產黨人為什麼會擁有"四個自信"呢?

首先,先進理論引領"四個自信"。

其次,成功實踐證明"四個自信"

最後,遠大理想激發"四個自信"。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只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我們就有實現遠大理想的無窮力量,就能毫無畏懼地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堅定不移開闢新天地、創造新奇蹟;只要我們堅持實現遠大理想不懈怠、不動搖、不折騰,就會進一步激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與文化的自信。

我們應該怎樣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

首先,加強"四個自信"的教育。"四個自信"是黨領導人民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精神動力。然而,當前有些人不夠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妄自菲薄,崇洋媚外,這是一種非常糟糕的社會心理。要克服這種心理,必須在全社會廣泛開展"四個自信"的教育,推動"四個自信"在全體黨員和全體人民中入心入腦,促使全體黨員和人民群眾達到"四個自信"的思想自覺,使"四個自信"成為全社會的共同思想基礎和普遍價值共識,從而堅定人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必勝的信心。

其次,夯實"四個自信"的物質基礎。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自信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然而這種精神力量必須有物質條件作支撐。因此,要堅持"四個自信",首要的就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落實"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統籌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不斷夯實"四個自信"的物質基礎。

最後,形成"四個自信"的中國話語。"四個自信"涉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方面面,完全可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國話語體系,只有形成中國自己的話語體系、具有了中國自己的話語權,我們才能在世界上更好發出自己的聲音,"四個自信"才會更有底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