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樊老师与她的学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樊老师给学生辅导作业。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樊老师给学生辅导作业。

学校

一间教室,共有三排桌椅。

第一排的两个孩子是二年级的,第二排的两个孩子是五年级的,教室最后面的三个孩子是幼儿班的小朋友。前面两排,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正埋头做题,最后一排也就是第三排的幼儿班小朋友一会儿说饿了,一会儿问什么时候下课……

9月3日,秋高气爽。在平山县九里铺教学点,特岗教师樊香英正在给7名学生上课。

一位教师,7名学生

9月3日,一路沿着太行山脉走来,向西还向西,两边山越来越高,最后沿着刚能通过一辆车的公路翻过一座山再向山里深入,我们来到了九里铺村。村口的半山腰上,一栋两层的楼房有院落,铁门开着,门口几个大字“九里铺教学点”。阳光照耀着整个校园,蓝天白云映衬着郁郁葱葱的山脉向远处绵延,山溪潺潺,整个山谷静静的。

进入校园,一楼一间教室的门开着,一个瘦瘦的身穿深蓝色T恤的女教师正在为孩子们指导作业,她就是九里铺教学点的樊香英老师。教室里一共三排桌椅,第一排坐着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第二排也是一个男孩一个女生,最后一排是三个小朋友围着一张矮桌子坐着。

樊老师说,这所学校目前只有7名学生,第一排的两个孩子是二年级的,第二排的两个孩子是五年级的,教室最后面的三个孩子是幼儿班的小朋友。原本五年级有4名同学,其中两名来自邻村四里铺村,因为每天要往返10里山路,路上都是拉石头的大车,太危险了,她就建议那两个孩子到乡里的住宿学校读书了。

课堂上,樊老师会轮流给不同年级的孩子们讲课,五年级这学期开学学的是小数乘法。今年开学后,该校新增加了幼儿班。樊老师说,她对幼儿班教学还不太熟悉,“我得一边学习一边教他们。”

一位女士正蹲在教室门口。

这学期开学,樊老师要教五年级的小数乘法,要教二年级的线段,开学新增加的幼儿班,就是教室最后一排坐着的三个小朋友。前面两排,二年级和五年级的同学正埋头做题,最后一排也就是第三排的幼儿班小朋友一会儿说饿了,一会儿问什么时候下课……

樊老师说,蹲在那里的女士就是幼儿班那个小男孩的妈妈。这位妈妈不能走,因为她一走,那个小男孩就会哭。

感动 没有人愿留下,她却扎下根

樊香英老师是2013年毕业后参加特岗教师考试的,第一年她就考上了。当年9月1日,樊香英来到距平山县城160多里路的九里铺村,成为一名特岗教师。

九里铺村是太行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共200多口人。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外出务工,留守在村里的是五六十名老人和儿童。只有过年的时候村子才会热闹起来。

樊香英老师说,刚到九里铺教学点时,学校只有两个年级共5名学生。孩子们浓重的乡音增加了上课难度,她要一遍遍地教孩子们说普通话。几天下来,由于过度用嗓,加上着急上火,她喉咙充血,说话时疼痛难忍。但走遍整个村子,连个卫生室也没有,只好强忍着疼痛坚持上课。

入冬之后,山里很冷,水管冻住了,樊老师只能到距学校二里多地的一个水池打水。樊老师和学生们踩着崎岖的山路抬水,冬天雪后路滑,有时会一不小心摔倒,只能再重新回去打水。樊老师自嘲说,自己从刚毕业的小女生变成了一个女汉子。

在樊老师来之前,九里铺教学点的特岗教师每年一换,因为这里的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没人愿意长期留在这里,教学组组长只好安排老师轮流到九里铺教学。樊香英老师到九里铺转眼过了一年,她出人意料地决定继续留在这里。她说,孩子们总换老师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不利于孩子们的学习。就这样,樊老师几次放弃调走的机会,直到2016年,她彻底在九里铺教学点扎下了根。

九里铺村民风淳朴,每年正月有请老师吃饭的习俗。2016年,樊老师去学生家里吃饭,恰遇村里的年轻人回家过年,其中一位与她恋爱并结婚了。樊老师在九里铺村扎根了!每每说起这事,村里的乡亲们都很感动,还说感谢樊老师的丈夫,说他把樊老师彻底地留下了。这是孩子们的福气。

心声 心与心交换,换来职业幸福感

教室旁的一个小屋子,门口挂着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办公室”。屋里,有一张大床,一张桌子。这就是樊香英老师的家。

在九里铺教学点上学的孩子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平日缺少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因此,无论平时还是周末,孩子们就把学校当成了家。樊老师更是以校为家。她说,每天放学后,她会留下孩子们在学校写作业。因为有的孩子的父母在外面打工,有的孩子的父母根本不管孩子的学习。当然,即使她不留孩子们,孩子们也不走。到了周末,只要她有时间,就会炒几个小菜,把孩子们召集到一起,像一家人一样围坐一桌,愉快地用餐。一边吃饭,孩子们还一边叽叽喳喳地说着各自的学习心得与生活中的烦恼。虽然每次只是一顿简单的家常饭,孩子们却都吃得津津有味。在孩子们的心里,樊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温暖。

2017年,樊老师生宝宝了。但是,她只休了三个月产假,就带着孩子匆匆返回教学岗位。樊老师说,因为没有老师愿意到九里铺教学点教书,甚至有的人来一下就辞职了。虽然她才离开了三个月,但学生们见到她就像久别重逢。只是,产后重返工作岗位的樊老师与以往不同了,她需要分出一部分精力来照顾宝宝。因为没有人看孩子,樊老师会把小宝宝留在学校,让高年级的学生帮忙照顾着,自己前往9里山路外的学校给学生们取营养餐。高年级的学生也学会了帮忙照顾小弟弟。一旦樊老师还没回来小弟弟就醒了,他们会忙着冲奶粉;如果小弟弟一直睡着,下课时,高年级学生会提醒小同学不要大声吵闹。

樊老师说,“我知道,这些孩子们虽然不善言辞,但都默默地爱着我。这种爱,是心与心的交换。或许,这就是我的职业幸福感吧!”

延伸 愿做一颗星, 照亮孩子们的心灵

樊香英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就像一颗种子。老师能做到的,就是点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让它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樊老师班里曾经有个小姑娘,成绩不太好,还喜欢恶作剧。樊老师一度为此很头疼,但通过观察,她发现这个小姑娘在美术课上表现很好。她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来颜料、画笔,让孩子们画一幅画,用画表达自己的理想。没想到,这个小姑娘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其特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来,这个小姑娘课上的表现越来越好,生活中也常常照顾其他同学。有一天,小姑娘很认真地对樊老师说:“老师,我文化课学得不好,但我想通过努力,长大后做一个画家!”樊老师明白,那一刻,小姑娘心中的梦想被点亮了。

樊老师说,上大学时,她也曾思考自己要过一个怎样的人生,直到她作为特岗教师站到九里铺教学点的讲台上。她说,做一名平凡又能坚守一线的教师,要像一颗星星那样,虽然不耀眼,却能用那持续的亮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灵。

2015年、2016年,樊香英老师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教师”,2016年还获得“希望工程烛光奖”。2018年,樊香英老师被石家庄市教育局评为“师德先进个人”。提起这些,樊香英老师说,“这很平凡、很普通呀!像我这样的特岗教师还有很多。”

据教育部门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河北省共有教职工1057559人。其中,包括樊香英老师在内,共有4.8万余人是自2009年以来招录的特岗教师。目前,石家庄市共有特岗教师近2000人,主要分布在平山县、赞皇县、行唐县、灵寿县4个县,队伍整体稳定。他们都像樊香英老师一样,扎根于最需要的地方,就像一颗颗星星,用自己的光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和希望。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道德模范」平山教师樊香英:闪亮在太行深处的星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