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有些人總是被上級領導批評、挨罵,是活該

原創|有些人總是被上級領導批評、捱罵,是活該

單位有個同事,工作很努力,上級領導分配的工作,他從不反駁,隨時隨地執行,只要領導一個電話,他立馬趕到。他每日加班待命。人常說:做的多,錯的多。可能他就是那種人。

公司早上九點鐘上班,有次有個同事來的很早,就看到那個同事在公司。

他說:他不到七點就來了,因為領導說有個本子忘在公司了,沒有帶門禁卡,所以打電話叫他早上來開門。他並不是那個離公司最近的員工。他就是那個任勞任怨的員工,卻總是被老闆批評,甚至是劈頭蓋臉的痛罵。公司裡很多同事都很同情他,說他被老闆罵的那麼兇,如果是自己肯定都做不下去了。

一次跟另外一個同事說起他經常被老闆罵,很同情他。同事說他是活該,因為做不好工作。

他是負責會議的,每週的產品會議在週三下午六點半,那天有一個會議沒有結束,時間重複了,他在沒有與領導溝通,產品會議是否召開的情況下,告知參會者不知情,導致所有人都以為不開了。

當領導追問為什麼沒有人來開會的時候,所有的責任都在他,批評他是自然的,領導當著所有人的面批評他,竟然擅作主張。

這樣員工要檢查下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做法,要知道任勞任怨,逆來順受是沒有用的,職場就是職場,沒有那麼多感情可講,要的是結果。結果做不好,任你過程再怎麼坎坷,依舊是無能。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員工,不妨給出幾點建議:

一、養成溝通的習慣, 不要讓你以為的,害了你。無論大事小事,常與對方溝通,獲取對方的想法,才能更好的工作。而不是等著對方來問自己是否做完,這也是領導常說的主動性的問題。領導安排的工作要落地有聲,不管懂不懂都要回復,告知其結果。而且要確定好時間,以免緊急的事情,按不緊急處理就麻煩了。凡是當事人在的時候,要當面問清楚,當事人不在的時候,要通過微信或者電話等方式及時溝通。這樣既可以避免工作出現“南轅北轍”,也可以提升工作效率,不至於浪費時間。

二、主動出擊。凡是領導都喜歡,能夠想的比自己多的員工,他們不喜歡在崗位上墨守成規,除非是車間裡的工人,不需要創新,不需要改變。否則,所有崗位上的員工都要在崗位上提出相應的創新和改變措施。哪怕流程上節省一個節點,哪怕表格中增加一項合計,哪怕給晚上加班的員工一塊餅乾充飢,只要你想要做,一切都能做的好。

三、增加預判。預判一方面是指計劃,一方面是指防範。對於未來要有一個警惕,工作計劃要提前做好。像上面的同事,領導說要開會的時候,首先根據自己的經驗和未來時間的規劃上要提出,開會的時間,與領導確定是否可行,然後通知參會人員。如果時間有調整要及時通知參會人員,切不可將自己的工作職責內的說成不清楚不知道。另外是要有一定的風險防範措施,任何方案都要有A、B兩種選項,以防萬一。

對於員工來說,因為高度不同,很難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所以工作上很難達到領導想要的結果,所以,員工最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的高度。

原創作者:曹玉秋 ,Hr商學院專欄作者,HR管理者,專注人力資源管理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