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辈各种逼婚?这几种原因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

那天回家,到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等公交车无望的我打了个车。也许是一路上太过安静会让人昏昏欲睡,司机开始停不住的跟我说东说西。从哪里来的到一个月工资如何,又问道我家里的情况,我也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着。后来他跟我说,他也有个孩子,在外地工作,

因为家里总是催促她谈恋爱,她嫌烦,就不回家了

这个情况肯定不是一个特例,很多年轻人对此应该都有体会。而且通常集中在春节前后,更是亲戚间的大规模轰炸。

“君谦啊,上大学了有没有看对眼的小姑娘啊?”

“小梅,姑姑有个同事家的儿子比你大一岁,长得那是一表人才,还是医学系的学生,有前途.......”

一旦以这样的句式开头就会意识到不妙。此时你回答,“我觉得我现在对于谈恋爱没什么兴趣,人生想做的事情太多了,恋爱的事情再放一放吧”

“你要想想你爸妈啊,他们肯定急死了,你现在不谈恋爱,准备什么时候结婚?年纪大了可不好生孩子了,哪有时间给你耽误啊?”

“我不想结婚,不想要孩子,自己都养不活,结婚生娃我负担不起。”

这时候经典的台词就来了,“你怎么这么自私,只想着自己。”

啥?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娃就是自私?

那咱们来看看他们经历了什么。

“你要好好念书,将来要考个好大学,不要搞早恋那一套。”

念书的时候朦朦胧胧的对异性有好感,但是学校是个谈恋爱色变的地方。老师抓到情书,上课当着同学的面念出来,下课马上就给家长打电话,回家后父母混合双打,就问你怕不怕?异性同桌关系好,还不能是单纯的友情了,互动稍微频繁些,任课老师就要悄咪咪去跟班主任告状,要求换座位,实在是冤;青春小说就更不能看了,当场能给你撕了,要在源头上制止。

学校和家长沆瀣一气,站在同一个阵营,这样强大的壁垒之下,校园恋爱只能扼杀在摇篮里

被长辈各种逼婚?这几种原因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

在学生时代,每十个人里就有八个人对异性同学产生过好感,有勇气走出第一步在一起的却不到一成,而这位暗恋的同学往往还是成人之后始终印象深刻的。

于是他们失去了学会抱着朦胧的好感面对异性的能力,在喜欢这件事还是最单纯的时候。

念书的时候不让谈恋爱,一毕业就想让我结婚?

进入社会之后,他们被更多的事情占据了时间。为了在这个社会生存立命,站稳脚跟,他们就要更加拼命的努力,阶级固化的局势牢不可破,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房子遥不可及,未来看不见边际——“我的明天该怎么办?”。抱着这样的焦虑,年轻人很难停下来喘口气,谈恋爱从古至今似乎都是奢侈品

被长辈各种逼婚?这几种原因是不是说出了你的心声

一个在写字楼工作的年轻人,从早到晚都在那个格子间的方寸之间,能够接触到人也早就在工作的消磨之下相看两厌,这样的情况下,难道只有相亲才是现在屈指可数的接触异性的机会了吗?

在豆瓣,知乎等论坛上,关于男女朋友的问题其实讨论度并不比想象的低。在一篇名为“大家都是怎么认识自己的现任的?”的帖子,短短一个小时内就有了数百条留言。其中“这题超纲了”和“我就进来看看楼下是怎么秀的”等答案点赞量居高不下。可见,对于这样的问题,年轻人感兴趣的程度实际上还是比较大的,但是有了动机却没有机会,也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众多留言中不乏这样的视角“是游戏不好玩还是电视剧不好看,干嘛想不开去结婚

?”

房子的压力,生活的压力,年轻人本就招架不住,结婚往往会让这种状况雪上加霜。”一个网友这样留言说道。“有这些钱,我一个人勉勉强强还能挣扎过日子,可一旦结婚生孩子,我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连生活质量都无法保证的人,结婚生孩子不是对后代的不负责么?我平常刷刷剧,旅旅游挺好的,精神世界丰富,说句实话也没有那么想恋爱结婚了。”

社会日益丰富的精神文化、从小接受的教育造成的本能冲击,也在延缓人们对于恋爱的精神需求。人人都开始追求更多喜欢的事情,或者开始追求人生更高的价值,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则认为人类的价值不应只体现在结婚生子上

无论是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导致年轻人结婚恋爱的时间往后推移,这都是个人的选择。当结婚生子不再是一种任务、一种压力,而是作为人可以自主的选择,那才会是真正的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