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子,家庭給女性帶來了什麼?

結婚,生子,家庭給女性帶來了什麼?

“‘孩子磕著了、哭了、鬧了,說我連個娃都管不好!

孩子生病了,被說連個娃都照顧不好!

沒帶孩子,就說我孩子都不帶,要我幹嘛?

只帶孩子,被說除了帶孩子,還能幹嘛? ’這是我在家裡常常被責難的內容,說這些話的人是我的婆婆,和結婚前口口聲聲說要對我好的老公。”已經辭職在家照顧孩子的全職太太,李茹在網上這樣吐槽道,“我每天在家裡,照顧孩子做家務,照顧老公的飲食起居,還要被這樣挑刺。有時候真的覺得這個時代對於女性的限制太多了,明明已經是2018年了,為什麼連在自己的家裡女人還要承受這麼多?

“得到機會和幾年未見的大學同學小聚,席間談論到自己最近的娛樂活動涉及到外地的行程,她語言中表露出羨慕,說:‘我已經好久沒有和朋友一起出去玩了,幾乎都沒有自己的時間,更別說去外地甚至出國,真羨慕你們不被家庭所捆綁。

’此時她已經是個兩歲孩子的媽,比起我們當年一起的時候,多了份拘謹,少了些活潑。”另一個叫芊芊的年輕女孩在網上感嘆道,“這也就是我為什麼一直不想結婚的原因之一,她當年是一個多麼會玩兒、大學生活多麼精彩的姑娘啊。”

寫這些不是告訴大家,結婚多麼不好、婚姻就是悲劇的開始。

為什麼女人還要承受這麼多?

問題的根本核心是不平等,和女性處在這樣大環境薰陶下的麻木。

社會意識在灌輸,女人應該為家庭奉獻自己。為家庭犧牲的女性值得被歌頌,比如姐姐出錢買房給弟弟結婚,單親媽媽堅強撫養孩子最後考上名牌大學,這樣的新聞常常被冠以褒揚的中心思想。在這樣的環境下,女性似乎沒有質疑的理由,沒有反抗的資本,沒有隨心所欲的支撐。

身為婆婆,我們有理由相信她們的出發點是為了自己的兒子,為了家庭的幸福。但是將心比心,媳婦也是親家一手捧著長大的公主,生來就不是為了伺候別人,不是為了給別人拖地、洗衣服、帶孩子、買菜、做飯,放棄工作和社交,等待著老公下班回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身為老公,尊重妻子的意願,關心妻子的情緒以及精神需求難道不比在外拼命掙錢,對家裡不聞不問更加重要嗎?除此之外,對家庭的分擔,對妻子的理解也是關係到家庭幸福的重要環節,推動良性循環的重要步驟。相信很多丈夫並不是沒有意識到這點,而是裝作不存在,抱著“我也很辛苦,老婆應該體諒我”的想法——體諒是相互的。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這些在痛苦邊沿掙扎的已婚女性,之所以一邊掙扎一邊咬牙堅持,是因為對於這段婚姻,這個家庭的確抱著想要奉獻自己的準備——家庭的確給予過她們幸福感與安全感。李茹回憶起與丈夫相戀的過程,還能一件一件如數家珍地列出來;芊芊在刷朋友圈的時候總能看見大學同學給孩子拍的各種搞怪照片,以及配文中流露出的滿足。

我們只希望家庭能對她們更多一些的溫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