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樣暑期」一樣的暑假 不一樣的收穫

「别样暑期」一样的暑假 不一样的收获

自從“放假了!”的歡呼響徹校園的上空,學生們就如小鳥入林般開始了多彩的暑期生活。隨著暑假結束的時間日益臨近,“開學了!”的呼喚又在老師們開設的“班級群”裡散開,那回味過去的兩個月假期,學生們的記憶中,又有怎樣一份滋味呢?

“最後一個暑假”再幫爸爸鋤次禾

在靈山縣太平鎮那馬村,記者見到了黃業星,這位剛剛享受完他學生時代最後一個暑假的青春少年。

“爸爸不容易,年輕時生了病,現在連表達都困難。”在採訪時黃業星說,多虧了在校時國家給予的“雨露計劃”照顧,才讓他如期完成了在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的學業。“我的學業得到了許多好心人的幫助,大家都教我要學會感激,要照顧好爸爸。”

據瞭解,目前黃業星家的0.6畝水田已種下的水稻得到了很好的護理,長勢喜人。“哥哥不怕髒和累,下田幫爸爸做工,我也去了。”弟弟黃業發看到哥哥頭戴草帽下田下地,自己也扛著鋤頭下了地。

一直照顧黃業星哥倆的大伯黃世和說,現在黃業發也到北部灣職業技術學校讀書了,隨著開學日期的臨近,也抽時間為家裡做些農活。看到弟弟以哥哥為榜樣幫助殘疾的父親做農活,覺得這三口之家的未來大有希望。“周叔叔,這是我最後一個學生身份的暑假。”黃業星告訴記者,他已被某公司錄取為員工,目前底薪2000多元,過兩天就要去南寧上班了。

還是那塊田,但在暑期裡,卻因為孩子們的懂事,劃下了不一樣的痕跡。“體驗社會”追求更好的自己“為了早點適應社會生活,從去年暑期開始,我就出來做社會實踐。”甘源凱告訴記者,9月份他就是大二的學生了,但如何安排自己的每一個暑期,他卻是位積極分子。

據英華國際職業學院老師黃鼎英介紹,甘源凱目前就讀於該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了提升自己融入社會的能力,已在商家做過客服,還在某自行車品牌專賣店做過推銷員,還一度當上助理店長。

在過去的這個暑期,他在熟人的介紹下,又到某部門協助為社會上的無房戶開具無房證明文書。“接觸了各類不同群體的人,看到了困難家庭的種種成因,更看到了困難家庭對擁有一處住房的渴求,心情很複雜。”甘源凱說,通過這類實踐,可以讓自己的心態更趨於成熟,讓自己知足於眼下的幸福,不放棄從眼前就開始的追求。“一個月我協助指導老師開了1000多份的無房證明文書,自己能幫助這些無房的人們,感覺很開心。”這位20歲的大學生表示,尤其是到欽工作的外地人更尊重他和指導老師的勞動,這讓他即使累到汗涔涔也覺得滿足。

暑期生活各有各的精彩,或難忘或艱苦,或開心或深刻,每一位同學都在這個夏天裡收穫、保存了屬於自己的暑假記憶。 (周順彬)

「别样暑期」一样的暑假 不一样的收获

脫貧榜樣

「别样暑期」一样的暑假 不一样的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