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在虹口区,除了如雷贯耳的四川北路、甜爱路,还有一条路值得我们去品味,那便是山阴路。山阴路可以说是一条小马路,因为它很短,仅600余米300多个门牌。但当你真的走进这条路,你却会发现,小小一条路里藏着几天几夜也讲不完的故事。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炎热的下午走进来,竟能感到一丝凉意,马路两边绿树成荫,来往的行人不多,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便是“静谧”。

这条路上有着建于1905年的恒丰里,迄今为止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恒丰里是比较大的里弄,有108幢石库门三层楼房,而且有几种结构的房型。南面的前半对过是四达里,后半是恒盛里,中间没有围墙,弄堂就相当于一般两条弄堂那么宽,那时北四川路底商店还不多,山阴路更加清静,用现在的话说,是大城市中的一个宜居地区。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与其交汇的道路有四川北路、四达路和祥德路。

以恒丰里、四达里为代表的早期石库门建筑,以大陆新村、文华别墅为代表的新式里弄,以千爱里为代表的日式花园里弄,以及独立成套的西洋式公寓施高塔大楼,都集中在这条小马路上。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小编了解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能住在山阴路上的都是“高档宁”啊!

住户很多都是医生、教授、律师等体面的职业。走在山阴路上的人们,男的西装革履,女的旗袍合身,大家见面也礼貌客气,几乎听不到有人大声说话。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而山阴路最引以为豪的,就是这里曾聚集了大批文化名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诸多重大事件,都跟这条小小的山阴路,有着莫大的干系。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有红砖房子,有笔挺梧桐,有浓厚历史的气味,难怪这里深受鲁迅、矛盾、瞿秋白、郭沫若等名人的喜爱~

在恒丰里的周围更是深藏着一家“颇有名气”的小店!为什么说深藏呢?因为这边其实交通并不方便,地铁10号线海伦路7号口出来还是沿四平路走两个红绿灯,之所以能一直保持高人气一定是因为他们家的东西好吃!

顶巧鸡汤馄饨,想必大家听名字应该不会觉得陌生吧。没错,这里曾是电视剧《我的前半生》的取景地。特地挑了一个不是饭点的时候过来吃馄饨。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馄饨还是喜欢吃荠菜馅的,但是又贪心想尝别的口味,好在这里也可以双拼,于是小编点了一份荠菜/蛋黄双拼馄饨(当然,你也可以点一份全家福,17元一份把每个味道都尝一遍!),这里的馄饨都是现包现做的,坐下来吹吹空调耐心等待~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这里的馄饨个头不算大,但是皮薄馅料足,鸡汤汤底很鲜美清爽不油腻,不是味精调出来的所以吃完不会觉得口渴~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绿油油的荠菜,咬上去颇有嚼劲~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老底子能住这的都是“高档宁”虹口这条小马路能吃能逛伐得了!


当然,正值夏天,这里的还供应冷馄饨的,这里的花生酱调味不咸不淡刚刚好。据说他们家38元一份的黄鱼馄饨也是特别抢手,经常早上8点就卖光了,要是有机会也可以过来尝试下~

夏日,在绿树成荫的山阴路上走一走,串一串百年老建筑恒丰里,尝一碗老上海味道的馄饨,岂不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