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为激励大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高校全日制学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经严格选拔、评审,2017年本专科学生中,有约5万名优秀学生荣获国家奖学金。

作为国家奖学金学生代表,长安大学李永胜同学的优秀事迹在2018年2月28日的《人民日报》上刊登。此次刊登的100人均是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高校推荐评选出的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展示他们的风采,是为了激励更多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人民日报》刊登李永胜同学简介

期间,教育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也向长安大学发来贺信。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坚持长安大学之校训,修炼自身之品学,是每位长大学子不懈努力之所在。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李永胜。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李永胜——汉族,1997年7月生,预备党员。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工程专业2015级本科生。在校期间,荣获国家奖学金、英达社会奖学金、北斗杯科技创新大赛国赛优秀奖、数学建模竞赛校三等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校二等奖,并被授予工程机械学院优秀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优秀学员、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认真听课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

国奖背后是他高效的“课上学习法”

李永胜一直坚信,认真听课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每节课他都坚持坐在第一排,认真做好学习笔记,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为了保证听课效率,他为自己制定了严格的作息计划,不熬夜、不赖床,极大地提高了专注度。

广泛涉猎、孜孜不倦

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之外,李永胜加强自学,利用课余时间通过了计算机三级和四级考试,同时广泛涉猎C++、AutoCAD、matlab、Dreamweaver等软件知识。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爱心助人、 共同进步

李永胜在班里成立学习帮扶小组,带领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一起学习。每当临近考试前的一两个月,李永胜便带头成立学习帮扶小组,每天将自己学习的教室发给相关同学,组团一起学习;当同学们遇到难题时,主动耐心给同学讲解,一直坚持到考试结束。他会主动将自己上课所记录的重点分享给同学们。

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下,同学们的成绩都有了较大提高。班里有一位同学挂科了,听闻学习帮扶小组后,每天便跟着学习到晚上快11点。有一次他们被锁在了宿舍外面,在等待宿管开门的间隙,他们仍在孜孜不倦讨论着问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期末考试时这位同学考了班级第三,李永胜考了班级第一,学习小组的其他成员也取得了较好成绩。同学们纷纷开玩笑:“想要得高分,和胜胜一起自习就好了。”

优秀的长大学子总是喜爱沉浸于图书馆

李永胜喜欢踢足球,喜欢读书。大一的时候,他总是在图书馆阅览许多书籍,除了读专业课、理工类书籍外,他还涉猎文史类书籍,例如:二十四史(已经读完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北齐书、南齐书等十几本)、《资本论》、《国富论》、《毛泽东选集》等等。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努力比运气重要,态度比努力更重要

大学期间,李永胜参加了许多科创项目。

成绩单

2017年5月与同学合作的作品“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数据流控制与回传应用方案”荣获第八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大学组优秀奖。

2017年5月 数学建模竞赛校三等奖。

2017年8月 负责的《“易拍”——互助式校园拍卖服务平台》项目在长安大学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校赛银奖。

2017年11月 荣获第九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类)陕西省赛区一等奖。

最重要的不是获得了什么奖项荣誉,而是从中收获了什么

参加互联网+创新大赛时,李永胜受同学启发,决定做一个校园类的app,策划定位于构建一个大学生服务类拍卖平台。为了熟悉了解拍卖,先后联系请教老师、同学,详细了解了拍卖的流程和种类。通过一次次调研,模拟运作,修补漏洞及改进方案。终于,项目获奖且立项。

查阅资料、团队分工协作很重要。李永胜参加北斗杯科创竞赛时,开始对科创还没明确的概念,本打算抱着混过去的心态,后来进行明确分工后,只能硬着头皮上了。先是从知网上下载、阅读相关论文、寻找相应的技术文献、反复设计修改方案,从最初的团队讨论插不上话到提出自己的见解。参加国赛时,当时困扰团队最大的问题在于无人机单次行程过短,于是请教相关专家,采用定点式勘测,以弥补相应的缺陷。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改进与修正,最终为比赛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志愿服务:希望能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李永胜总是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市图书馆志愿者、博物馆志愿者、地铁志愿者总是有他的身影。此外,他还参与暑期下乡支教,参与献血400CC,他希望能把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甘肃天水市甘谷县安远镇苏家沟小学为期半个月支教时,每天需要走几个小时的山路,饭食只有白菜和土豆。这些丝毫没有影响李永胜支教的热情。当地的许多小孩都来听他们讲课。有一次有几个孩子中午在教室里吵闹,他刚要准备制止的时候,看到教室里一个衣着比较破旧、个子比较矮的小男生踩着凳子,在黑板上歪歪扭扭的写着:老师休息中,请安静。虽然“静”字写错了,但此时李永胜已经泪目。在西北那个偏僻的山村,他见到了劳动人民的淳朴,见到那些最原始的真善美,那段支教的日子成为了他一段美好的回忆和宝贵的财富。

在西安北客站做志愿者的时候正值国庆,他的主要任务是指引游客和提供相应的咨询。有一位阿姨扛着大包小包准备上楼梯,自己赶紧上前帮忙,在交谈中得知阿姨去北京看望上大学的儿子,包里装的都是给儿子买的东西。就是这样一件小小的事,却触动了他内心最柔软的弦。那一刻,李永胜突然发现母爱是那么的伟大。

也许在许多人眼里这些都只不过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这件事却让他整整一天都充满了阳光。

陕西学子的骄傲!拿国家奖学金,还上了《人民日报》,教育部也发来贺信!

李永胜,长安大学建档立卡的优秀学子。他说,学校与国家政策的帮扶使他能够集中精力于学习上,感激与钻研学术的幸福是他目前最大的动力源泉。李永胜所就读的长安大学直属国家教育部,是教育部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60多年来,长安大学逐步发展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人文社会科学与基础学科协调发展,以培养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城乡建设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学府,已为国家培养各类毕业生25万余人。

欢迎关注“长安大学本科招生”,获取关于长大的一手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