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發明了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如今卻被搶著干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貢獻最大的皇帝之一,他在位期間,百族歸順、八方來朝,並開創了中國古代最繁榮的盛世之一——貞觀之治,因此,他還被許多人冠以“千古一帝”的美譽。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李世民逼父弒兄的行為,一直以來都受到許多人的詬病,但與他的功績比起來,這個汙點還是微不足道的。

李世民發明了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如今卻被搶著幹

李世民在位期間發明了一種職業,奇怪的是,這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但如今許多女性卻搶著幹,甚至爭得頭破血流,這種職業名為“藝伎”。

可能說到“藝伎”這兩個字,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都是日本的藝伎,但事實上,“藝伎”這種職業,早在唐朝時期,就正式出現在了中國。

李世民發明了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如今卻被搶著幹

“藝伎”的前身是春秋戰國時期就開始出現的“伶人”(也叫優伶),是專門從事演藝的人員(唱歌、跳舞等),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伶人都沒有成為一種社會性的職業,直到唐朝,在李世民的極力推動下,“藝伎”才發展成為了一種社會性的職業。

李世民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部門——教坊,來管理藝伎。起初,藝伎都是由宮女來擔任的,而她們的主要工作就只是單純的表演才藝,如唱歌、跳舞、吹奏樂器等,供皇帝和大臣們欣賞、享樂的,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賣藝不賣身。

李世民發明了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如今卻被搶著幹

但後來藝伎卻成為了古代所有女性的噩夢,因為這種職業逐漸開始改變了,不再是存粹的歌舞表演了,而是成為了權貴享樂的工具。

特別是到了明朝中後期,權貴和有錢人甚至將圈養藝伎作為一種地位和權力的象徵,從而使得藝伎出現了短缺,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人新增了3種方法來擴招藝伎:1、強搶民女或用錢買;2、在戰爭中抓獲的有一定姿色的女俘虜;3、被治罪之人的女眷。

李世民發明了種職業,在當時是所有女性的噩夢,如今卻被搶著幹

值得一提的是,從事藝伎這種職業的人並非全是女性,也有男性,比如唐朝的安祿山就從事過藝伎這種職業。

隨著時代的發展,藝伎這種職業並沒有被取代,一直傳承至今,只是從事這種職業的人的稱呼改變了,變成了“藝人”。現在的藝人和古代的藝伎,你認為有區別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