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考申論綜合指導備考指導:閱讀理解技巧

一年一度的國考戰役即將打響,對於致力於國考的同學來講如何進行備考,並掌握更好的技巧和方法在考試中做到事半功倍,這是很多同學關心的問題。中公教育專家在這裡給大家講一下關於國考申論的相關技巧方法。

正所謂“得申論者得天下”,申論是國考考試中最容易提分的內容,而對於申論來講閱讀理解是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是對於絕大部分同學來講之所以申論成績不理想主要在於閱讀理解相關技巧還不具備,沒有掌握正確的方式方法。

要想真正的將材料中的重點找到,必須把握住材料中的關鍵性詞語。申論一般只要找到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答案一般情況下就能找到。當材料中出現什麼詞彙的時候我們可以確定這是關於問題的答案呢?一般材料中只要出現不好的詞彙就是問題,或者說就是關於問題的答案。如矛盾、困難、尷尬、弊端瓶頸、不足、不完善、挑戰、摸索等。比如各位在讀材料時,材料中出現這樣的句子:當前我村基礎設施不完善。通過不完善這個詞基本就可以斷定,這是問題的答案。

當材料中出現什麼樣的情況的時候,講的是關於原因的答案呢?一共兩方面:一是材料中出現因素、要素、由...導致;由...引起;與...有關;歸咎於等詞語時,這些詞彙代表的就是關於原因的詞彙;二是如果材料中沒有出現關於原因的標誌詞,材料中可能會出現問題,因此我們只需要加上“由於”一詞進行反推即可。如概括大學生就業難產生的原因。材料中出現大學生就業觀念沒有轉變。這是問題,那是不是這道題的原因的呢?加“由於”一詞一推發現成立,最終確定這是這道題的原因。

當材料中出現好的詞語時,一般情況下就是積極的影響,出現不好的詞語時有時候是消極影響。比如:網絡可以激發部分人學習的激情。這句話就是網絡的積極影響。網絡容易導致個人隱私的洩露,這就是網絡的消極影響。

當材料中出現動詞,如加強、完善、提高、促進等詞語時,一般就是在提對策,就是關於對策的答案。

只要大家回到材料中找到問題、原因、影響、對策,答案就會找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