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20上的發動機是否可以用在C929上?爲什麼?

炫鼎光照明


運-20的發動機為渦扇-20,用在C929理論上可以,推力20噸,只是需要4臺才成,這樣RC929的經濟性就會變差了,國家設計大飛機,未來應用於民用市場,為確保後發技術優勢,在各項性能指標上,要力求超過國際同類飛機,首在動力選用,按RC929最大起飛重量在250噸左右,與波音787和空客A350XWB在一個級別上,採用的是雙發,每臺發動機推力為31.5噸,雙發起飛推力約在63噸左右。波音787有兩款發動機可選,一為通用的Genx,推力約29.6噸至33.9噸,涵道比在8~11,總增壓比在40以上,是第四代大涵道比發動機。另一款是羅羅的Trent1000三轉子、軸流、高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為35.30噸。對比可知,RC929直接上運-20,那是不成的。我們設計這款雙通道的大飛機,首在用於民用,決定著未來市場,它要求的指標是比同類寬體客機油耗至少降低10%,那麼就急需一款高性能的大涵道比發動機。

五種選擇。一為中國研製的cj2000,這是我們最終的裝機目標和對象,但要在2030年實現,具有不確定性。二是俄羅斯的PD-35,正是熱議的一款發動機,它也至少需要時間研製,也難以趕上。三是中烏正在基於D-18T聯合研製的AI-38,具體為重慶天驕航空公司,據說建起了試車臺,具體情況不知如確。再就是通用的Genx和羅羅的遄達XWB了,想來這事不會有多順利,魂舞大漠判斷,仍是要立足自家生產,C919與RC929不同,RC929是真正的大飛機,是要搶別人飯碗的,搶飯碗還能不拼老命嘛。前三款,現在看只具可能性,尤以CJ2000為最,說實話很難,發動機本身也就是個難事,好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功,隨著航發技術突破,中國航發事業前景還是光明的,發動機難題只在自家努力。

看不見的硝煙。有人預計,未來的20年,全球需要雙通道大飛機在8000多架,僅中國市場一家就在1000架以上,以生產數量500架為盈虧分界點,RC929僅在國內市場即可滿足需要。沉重的期望當與攻堅克難緊密聯繫一起,想當年,空客和羅羅,強勢崛起,其中千難萬險,幾次次苦不能支,鬥智鬥勇,千難萬險,那是多大的一本書呀,就是現在,擋是擋不住了,歐元一體化,也有了自己大飛機,吃飯慢慢香,成為大飛機之一極,終得另立了山頭,賺得盆滿缽滿。可見,不礙人家的事,可以不在乎你,當你真要虎口拔牙,正比戰爭還要殘酷,你懂得,中國所處的國際環境,自不比歐洲,人家連個arj21都不放過,C919的取證之路,恐怕仍自漫長,何況RC929這一級別的大飛機呢,看不見的硝煙早已開始瀰漫,只是不被外人所知罷了。如果自家不努力,成功的可能可謂小而又小,要在技術上絕對不受制於人。

計將安出?CJ-1000A正在路上,RC929即開始上馬,我們是算計已定,還是C919的思路,繼續使用西方的航電和發動機,讓人家繼續為我們搞配套,魂舞大漠以為是可持的,兩家會變著法的對付我們,尤其是發動機,假如我們的備份看不到任何希望,即會面臨卡脖子的困境,只有未雨綢繆,從現在始著力於發動機研製,才能真正建立屬於自己的技術自信。天驕航空的研究院副院長即指出,我們所設計的指標非常高,但於發動機,目前變數相當大,正成為一場博弈。個人覺得正是生死博弈,如果把未來發展希望,尤其發動機,建立在通用和羅羅的身上,RC929的發展之路不會一帆風順,整個項目也會充滿變數,對商業競爭的殘酷必須留有充分地估計。


魂舞大漠


軍用和民用航發區別很大,尤其是民用運輸機和客機,對於大部分客機而言,經濟性、可靠性、舒適性是最重要的,並且可以選擇的種類較多。而對於軍用航發而言,基本沒得選,只能用自己本國的航發。所以對於運20來說,國外優秀的航發想都不要想,C929上的國外航發永遠不可能用在運20上。


夜觀星象的憨憨


不是不能用是運20目前用的發動機是俄製d30渦扇發動機,此發動機技術比較老舊,涵道比較小從外形就能看出來直徑小細長,現代的民航客機發動機直徑都很粗,發動機風扇直徑越大經濟性越好。所以作為民航客機經濟性指標非常重要。軍用的就不一樣了不差那點油錢只要容易製造就行


長春阿星


簡單說就是運20發動機是軍用型號,不符合民用標準,而且技術落後,油耗高,噪音大!再說民航發動機外國限制少,可以用進口發動機,對民航飛機來說省油穩定噪音小推力大!所以不能用於民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