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00後」踏入大學時代 田間第一課接地氣 迎新活動很暖心

第一批“00後”踏入大學時代

田間第一課接地氣 迎新活動很暖心

第一批“00后”踏入大学时代 田间第一课接地气 迎新活动很暖心

新生暢遊黃河

第一批“00后”踏入大学时代 田间第一课接地气 迎新活动很暖心

農大同學的第一課從田間地頭開始

隨著開學季的來臨,在蘭各高校陸續迎來新生,與往年不同的是,第一批“00後”也正式踏入大學時代。在甘肅農業大學4000餘名本科新生中,年齡最小的新生只有16歲;蘭州交通大學的5000餘名新生中,年齡最小的只有14歲。面對這些主張個性、崇尚自由的“00後”新生,西北師範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也開展了別樣的迎新活動,以便讓這些新生能夠儘快適應大學生活。

百年師大喜迎7000多名新同學

初秋金城,瓜果飄香。9月3日,西北師大迎來全國各地的2018級新生。4242名本科生,134名預科生,161名專升本,2680名碩士研究生,124名博士研究生,123名留學生懷揣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邁入百年學府西北師範大學。

“西北師大有著百年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就是奔著她來的!”甘肅籍新生孔亞星興奮地說。心理學院新生王生普同學這樣描述他和西北師大的第一感覺:“學校的綠化很好,硬件設施齊全。我很喜歡心理學專業,高中時就加入了心理學社,希望在這裡能夠繼續鑽研心理學。”廣東籍的尹同學參觀完校園後,感嘆道:“學校智慧餐廳快捷安全、菜品繁多,我很喜歡這裡,想更快地熟悉校園環境,儘快融入其中。”

來自山東青島的雙胞胎姐妹紀凱璇、紀凱?今年一起考入了傳媒學院。她們的父母高興地說:“在孩子的成長路上,最重要的是支持孩子的興趣愛好。選擇西北師大,儘管路途遙遠,但西北師大與北師大同根同源、一脈相承,有著悠久歷史傳統。踏入校園,深深體會到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希望孩子在學校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為了更快速、便捷做好新生報到工作,學校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迎新系統實現全部數據自動流轉,從開學通知、預先報到、交通指南、學費繳納、住宿安排、舍友信息、手機選號,到學籍檢錄、網絡開通、餐飲消費,實現了一站式貼心服務。來自文學院的新生稱讚:“西苑餐廳外設置的二維碼標誌物,掃描後進入學校官方微信,我立刻查詢在哪裡辦一卡通、哪裡領軍訓服……作為新生,並沒有太多的手忙腳亂,感覺像回家一樣。”

迎新期間,學校還在火車站、汽車站,學校中心廣場、新校區等地設立車輛接送站,車上有志願者陪同,校內報到點設立新生引導處、行李寄存處、失物招領處、家長休息區等服務點,幫助新生完成報到。

甘農大新生第一課從田間地頭到企業廠房

在甘肅農業大學,農學院2018級188名新生在開學第一天,就參加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專業認知教育課。農學、種子科學與技術、中草藥栽培與鑑定、植物科學與技術4個專業的2018級本科生走進田間地頭和企業廠房,親身感受和體驗所學專業的魅力,進而激發同學們學農愛農事農的熱情。

在白銀的金穗種業玉米雜交種制種基地,農學院院長王化俊教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同學們介紹了作物雜交育種的基本原理,介紹了我省以及全國種子行業發展現狀。金穗種業負責人、甘肅農業大學農學81級校友陸登義,向同學們介紹了種子加工流程、設備、車間以及貯藏運輸關鍵技術,並從企業以及生產一線的角度為同學們介紹了種子行業的發展前進;在隴西中天藥業集團,陳垣教授介紹了我省的中藥材生產與加工的特色與優勢,併為同學們展示了中藥材的炮製、加工,藥劑的製備,成分檢驗以及藥材、藥物的貯藏運輸車間、流水線以及訂製的庫房;在定西香泉鄉馬鈴薯研究所,農學院黨委書記白江平教授,向同學們講解了馬鈴薯微型薯生產的主要流程,並帶領同學們深入瞭解無土栽培的主要技術工藝;在白銀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通過園區負責人的詳細介紹,同學們從宏觀方向瞭解了現代農業園區的設置與規劃的基本原理,對現代農業的旅遊、觀光農業以及“鄉村振興”等概念有了初步認知。

兩天時間裡累計行程1500餘公里,每天早上7時不到出發,晚上7時以後才回到學校,日程安排非常緊,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同學們紛紛在班級群表示:“新型農業很強大”“要想擺脫單一的小農經濟生產模式,就要向規模化、生態化和科技化發展””只有自己親眼看到,親身體驗過,才會知道自己作為農學院的學生,身上所肩負的使命,以及作為一個農業人的榮耀”……

從2018級開始,甘肅農業大學大一新生的專業認知由教室轉向了企業與農業生產一線的田間地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