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练习:定义判断五题(附解析)

【例题1】公务员录用中的平等原则:指符合报考条件的公民参加录用考试法律地位的平等,公民在平等的条件下参加竞争和被择优录用。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属于平等竞争?( )

A.某市为提高公务员素质,在招考公务员时规定持自考生本科文凭者不得报名

B.某县为减少“拖累”,在招考公务员时内部掌握,不招女性

C.某省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规定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录用少数民族的应试者

D.某区为扩大应试者来源,把被辞退刚2年的一位报考者也列到准考者的名单之上

【例题2】规范:指人们在特定环境下被要求如何行动、如何思维、如何体验的期望。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种行为体现了规范?( )

A.一职工在公共澡堂沐浴时,突然遭到抢劫,该职工毫不掩饰地就冲出了澡堂与歹徒厮打起来

B.为了提高本班学生的成绩,一教师暗地里增加了每个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C.在一次盛大的宴会上,王海身着背心和短裤,脚踏拖鞋进入了大厅

D.医生在治疗病人时表现得镇定、稳重、富有同情心、责任感

【例题3】丁达尔现象:指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入射光的垂直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

下列属于丁达尔现象的是( )。

A.手电筒射在墙上形成一个光圈

B.光透过水可以改变方向

C.清晨在茂密的树林里,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的一道道的光柱

D.蓝天白云的影子倒映在清澈的湖水里

【例题4】感知综合障碍:指人在感知某一事物时,对其某一属性如形状、大小、远近或时间快慢等产生歪曲的感知。

下列属于感知综合障碍的是( )。

A.在黑暗中错把木桩看成了人 B.把平整的马路看成凸凹不平

C.风吹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D.草木皆兵

【例题5】组织公民行为:指组织成员在领导和/或同事不知情的情况下,成员依然从事有利于组织的行为。

根据以上的定义,下面哪个行为属于组织公民行为?( )

A.一名小学生在值日时,认真地清扫地面,然后又将窗户擦干净

B.下晚班后职员孙先生看见一间办公室里没有人,而灯却亮着,于是他就将办公室里的灯熄掉

C.职员小李正在埋头工作,抬头突然看见一位领导向他走过来,他赶忙将办公桌椅摆放整齐

D.在一次公司举办的大会上,李先生主动将座位让给了刚到场的赵经理

答案及解析

【解析1】C。根据报考公务员平等原则的含义,A、B两项是文凭或性别歧视性的规定,属于不平等范围,所以应排除。D也应排除,因为公务员有关文件规定,公务员辞退后5年方可重新报考,且一般要从严掌握。只有C符合本文定义,优先录用少数民族是落实民族政策的内容,不属于不平等的范围。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解析2】D。“人们”代表了一个群体,是多数人,并且规范是人们所希望的。

【解析3】C。丁达尔现象是需要光线透过一定的物质,且出现光柱。只有C项两个条件都符合。

【解析4】B。A、C、D项都是错觉。感知综合障碍则与错觉不同,它是对事物的整体及其本质并没有歪曲的感知,只是对其某些属性发生了歪曲的感知。故选B。

【解析5】B。他人不知情,而且成员所做的对组织有利,因此选B。

每日练习:定义判断五题(附解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