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新聞」女孩城市地窖生活10年,鄰居才知腳下有個「密室」

一個小小的8平方米的車庫,在不起眼的地方放了一個櫥櫃,打開櫥櫃裡面的一個小洞,竟然有一條窄窄的一人寬的密道,通過密道再往裡面鑽,是一個幾乎與車庫一樣大的房間,而這個不為外界所知的秘密小房間裡,有一個女孩在休息……

看著像小說裡才會出現的場景,卻真實地發生在了江蘇蘇州新天地家園小區裡。這裡的一家戶主,將原本8平方米的車庫進行了私自改造,硬是挖出了一個三米深的地窖,夫妻兩人帶著老母親和當年只有8歲的女兒住在這個地窖裡,一住就是10年,直到女兒長成18歲的大姑娘,還常年蝸居在這個沒有窗子,不見光的地窖裡。

7萬元買下車庫

夫妻倆帶著老人孩子住了10年

8月29日中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新天地家園北區33號樓,只見門口空地上有一大堆雜物用油布遮蓋著。地窖位於這幢單元樓的底層自行車庫內。未拆除的簡易衛生間已遮擋起來,其他物品已被清理乾淨,地窖正開始被填平。儘管已填了不少磚塊進去,記者目測地窖的深度仍然在2米以上,同時可以看出,地窖內部牆壁四周的瓷磚貼得十分整齊。

被查處前,車庫共住了一家四口人,夫妻倆帶著18歲的女兒,還有一位70歲的老母親。車庫上下各放置一張高低床,媽媽和女兒睡在地窖內,男主人和老人睡在上面。女主人姓湯,她告訴記者,他們一家從淮安到蘇州務工,做的是鋁合金門窗的生意。2006年,他們在新天地家園小區購置了這個總共8平方米的自行車庫。

“當時花了7萬元買下的,”據湯女士回憶,進門處搭建了簡易衛生間,把廚房移到屋外,一年四季用電磁爐燒飯做菜,算是勉強安置下四口人的“吃喝拉撒睡”。不過,很快他們發現,生活空間過於狹小,兩張高低床一放,似乎連轉身的餘地都沒有了。2008年,這家人開始對車庫進行改造,試圖擴大實用面積。沒想到的是,竟然挖出一個深達3米的地窖,並且地下一層的面積幾乎和上面一樣大。

挖出幾乎和車庫一樣大的地窖

很多樓上居民居然毫無所知

湯女士坦言,開挖地窖,最初的考慮確實是“住不下”,“頂樓的搭建可以往上延伸,我們住在一樓車庫內,就只能向下拓展了。”湯女士是做裝修行當的,挖之前對地形情況做了分析,研究下來不會影響到樓房的主體結構,才開始動手改造。

採訪中,她再三表示,地窖做得非常堅固,隔層地面採用鋼筋混凝土澆注而成,“考慮到下面一層陰暗潮溼,防水也做得很好,所以沒有什麼不安全的。”當記者提出:“地窖裡沒有窗戶,無法透氣,也不能安裝空調,換氣僅依靠一個小小的洞口,小孩子長期住在裡面不會覺得悶嗎?”湯女士表示,女兒都住了10年了,早已習慣,沒發現有什麼不適應。記者又問:“整個地窖幾乎是密閉的空間,有沒有考慮過萬一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該如何處理?”此時,湯女士陷入了沉默。

讓人頗感“神奇”的是,一樓車庫挖出個大地窖,而且已經使用了10年,樓上住戶竟渾然未覺。直到執法人員前往拆除,清理出像小山一樣的物品時,附近居民紛紛驚訝得張大了嘴。居民們注意到,清理出來的物品五花八門,除了鍋碗瓢盆、電飯煲、燃氣灶等各類生活用品外,還有部分加工鋁合金產品的設備,簡直能夠趕上一個小型廢舊物品回收站的規模。小區居民李先生說,如此小的車庫能裝下這麼多東西?真的是令人大開眼界。不過,他更多地是感到“後怕”:“擅自開挖地窖,萬一地基受到了影響,可要牽涉到整棟樓的居民生命安全,太危險了!”

「紫牛新闻」女孩城市地窖生活10年,邻居才知脚下有个“密室”

從地窖清理出來的堆成小山一樣的垃圾

地窖入口十分隱蔽

三次查探才找到

“長期使用未被發現,主要是和入口處設置非常隱蔽有關,”新天地家園北社區書記高小菁向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介紹,今年5月份開始,姑蘇區開展“331”專項整治行動,對小區內所有車庫住人的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她記得,湯女士前來登記的時候,明確表示車庫是自己購買的產權,並非租賃,同時告訴社區說“只住了孩子和老人”。

然而沒過多久,有小區業主向高小菁反映,33號樓底下的那間自行車庫裡存在地窖,希望社區派人前往查看。得知情況後,高小菁第一反應是“怎麼可能”,但還是立刻帶著社工去該車庫“打探”,遺憾的是,去了兩次均無功而返。“我們把所有地面掀開來仔細檢查,沒發現有地下通道,也覺得很納悶,”高小菁說,每次上門檢查,業主都十分配合,表現得從容淡定,始終咬定“沒有地窖”,甚至看不出一絲慌張的神色。

另一方面,舉報人同樣“言之鑿鑿”,向社區稱地窖是自己親眼所見。後來,高小菁才弄明白,舉報人可能存有顧慮,不願意細說,最後見社區工作人員實在查不出來,不得不透露了“秘密通道藏身於一個櫥櫃”的細節。

8月24日,高小菁帶著社工第三次來到湯女士家中,集中搜索屋內的櫥櫃。結果發現,進門左邊緊貼著衛生間的地方放置了一個櫥櫃,拉開遮擋的布簾,看到裡面堆放了各種雜物。這次,高小菁不肯放棄,繼續在雜物中翻找搜尋,終於讓她發現,被雜物遮擋的櫥櫃內壁上有一個洞口,而這個洞口,正是通往地窖的入口。

“打開櫥櫃內壁的入口,看到裡面放著一架梯子,直通到地下,進去以後竟發現地窖是一個完整的房間,層高几乎達到了3米,除了堆放的各種雜物,下面同樣擺放了一張高低床和一個沙發,有個女孩在裡面休息。”高小菁感慨地表示,從未見過如此隱蔽的地窖,洞口大約只能容納一個人通過,平時就算大門敞開,鄰居們仍難以發現端倪。

「紫牛新闻」女孩城市地窖生活10年,邻居才知脚下有个“密室”

打開地窖的入口

裡面有一個梯子通入地窖

社區:自行車庫不能用來居住,

要求業主撤離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瞭解到,新天地家園共有53幢居民樓,是一個拆遷安置小區,回遷居民多為過去住在蘇州火車站附近的村民。“當時開發商建造時,多設置了一些車庫,所以有車庫單獨出售的情況出現,比如開挖地窖的33號樓的車庫,就是單獨購買的,”高小菁介紹說,擁有產權不等於可以非法使用,私自開挖地窖已經觸犯了相關法律法規。

湯女士表示,丈夫患有眼疾,每週要去醫院治療。兩人帶著年邁的老人和女兒,在蘇州過得並不容易,生活的重擔更多地落在湯女士一人身上。當地窖被發現後,她向有關部門提出“自行填平”的請求。從24日起,高小菁和社工、物業幾乎每天會前往查看施工進度,湯女士提出,在填平地窖的過程中,想要預留距離地面15公分的距離,方便今後貼瓷磚,但這一要求遭到了拒絕。高小菁說,她明白此舉的目的是讓車庫繼續保留居住的功能,可實際上,他們的車庫並不符合居住的條件,考慮到存在安全隱患,社區將在這個問題上堅持原則。

事實上,在新天地家園小區,老人居住在車庫的情況並不少見。他們大多是把房子留給了子女,而自己上了年紀,也不方便爬樓,出於觀念的原因又不肯去養老院,因此只能居住在車庫內。採訪中記者得知,社區並不鼓勵這種行為,然而出於現實考慮,社區召開了居民大會,最後確定了一個方案:以本地戶籍、年滿60週歲,子女在小區有房屋可照顧等為前提,對住車庫的老年人作了登記,並組織社工、保安在白天晚上加強巡查。

“方案中說到的車庫,指的是面積20平方米的汽車車庫,而自行車庫是絕對不能住人的,”高小菁解釋道,關於這戶人家的特殊情況社區也作了摸底,瞭解到他們並不符合低保救助的條件,若經濟上實在有困難,建議將此處車庫出售後,可選擇重新租賃房屋居住。

面對未來,湯女士依然心懷擔憂:“孩子和老人暫時安頓到親戚家借住,這不是長久之計,如果要搬家,只能接下來慢慢打算了。”

紫牛新聞記者|周曉青

主編|陳迪晨

圖片來源 記者拍攝

-END-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