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于謙爲什麼會被處死?

風清影竹5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庵,浙江錢塘人,為官清廉,才華過人,一生以拯救民族、國家命運為己任,《明史》贊其 “忠義英烈,與日月爭光”。

于謙被處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主要從人際關係的角度簡單分析一下。

一、北京保衛戰時得罪了英宗

正統十四年(1449年)秋,瓦刺首領也先大舉侵犯邊疆,明英宗朱祁鎮御駕親征,不久在土木堡被俘。于謙等人從國家大局出發,擁立監國的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景帝),穩定了政局。

也先挾英宗威脅京師,形勢岌岌可危。面對也先的要挾,于謙有兩個選擇,一個是接受也先的苛刻條件,迎回英宗,一個是以戰迫和。于謙從國家大局出發,選擇了以戰迫和,並親自督戰,取得了北京保衛戰的勝利,迫使也先求和,並同意歸還英宗。

于謙這樣做,大局是顧了,可分明是置英宗的死活於不顧啊,自然是把英宗給得罪了。

我們都知道綁票這回事。一般人綁票,無非是綁親兒子,很少有綁親媳婦的。說話兒子小時候喜歡玩槍,玩得興起,突然掂著我的衣領向他爹喝令:姓蘇的,我綁了你老婆,快拿錢來贖。沒想到老公回的是:拜託你把她撕了票吧,我倒給你一毛錢可好?兒子一聽,洩了氣的皮球一般,就把我放了,以後再也不玩這遊戲了。我當時眼看著綁賊無轍,心裡那個痛快,扭頭一想,靠,原來我在老公眼裡,一毛都不值呀。也先這次綁票,乃是綁了個大皇帝,打死他們也想不到,于謙這邊的反應跟我老公似的。別說撕票了,你會撕個老白菜梆子麼?

二、恃才自傲,“視勳舊國戚若嬰稚”,得罪了同僚。

英宗在土木堡被俘,郕王命群臣商議戰守事宜時,侍講徐珵認為應當南遷避難,于謙馬上嚴斥“言南遷者,可斬也”,並將其趕出了朝堂。既然是郕王令大家商議,你憑什麼如此霸道?你的是戰略,別人的就不是?你的戰略是正義,別人的就是邪惡?延伸到清朝,主戰是愛國,主和就是賣國,這種把戰略技術上升到政治立場的二逼思維,直接敗壞了中國的歷史與歷史路徑。

這是宏觀方面。微觀方面,于謙的二逼思維,也把徐珵徹底得罪了,使其成為了後來奪門之變的主謀,也是將於謙送上斷頭臺的主謀。“言南遷者,可斬也”,那二逼也可斬也,或者,言“言南遷者,可斬也”者,可斬也!

大將石亨受于謙薦舉而得重用,對於謙充滿感激之情,好心向朝廷舉薦于謙之子,于謙不僅不承情,反而向皇帝上書斥責石亨這是“顧私恩”——為了顯示自己的高風亮節,不惜出賣親,這咋讓我聯想起了為了向組織表示忠心而出賣、舉報、揭發父母親人的紅某兵行為呢?石亨當然不傻,從此將於謙踢出了朋友圈。

在平時與他人共事時,也不允許別人有不同看法,只能對其表示“歎服”。對皇帝派來監軍的太監同樣不放在眼裡。在他眼中,別人都是嬰稚。用現在的概念,都是巨嬰哈,就他一個成人。

三、過於理想化,待人過苛。

在那個時代,官員們沒有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情操,“千里來做官,為的吃和穿”,可作為“救時宰相”、在北京保衛戰中功勳卓著的于謙卻是個另類,加官進爵,不要,給雙俸,不要,給豪宅,不要……你是大功臣,這也不要那也不要,讓大家怎麼辦?大家也跟著不要?

景泰二年(1451),衛穎等軍官遭彈劾,朝廷寬宥了他們,掌軍的于謙卻不願就此放過,請求讓衛穎等守邊贖罪。你以為你是誰?你是二朝廷,還是大朝廷呢?為了自己的風采,不惜讓別人的血來染你的青衣。如此不近人情,軍官們誰還願意替你賣命呢?

從上到下,人都得罪完了,你這是啥子朋友圈呀。等著人家集體拉黑你吧!


端木賜香


要回答這個問題,咱們先來講個故事。

明朝洪武五年的一天,朱元璋閒暇無事,便坐下來讀書。他讀的書是《孟子》。可是讀著讀著,他忽然把書一扔,大發雷霆道:“使此老在今日,寧得免焉?”意思是說,孟子這個老傢伙要是活到今天,我老朱就把他給砍了。

(朱元璋)

朱元璋為啥發火呢?原來他看到《孟子》裡說的一句話:“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砍不了孟子,就下令把“亞聖”孟子的牌位從孔廟裡拖出來扔了,不準孟子配享孔廟。

這事在朝中掀起了軒然大波,這咋得行呢?於是,從小讀聖賢書的大臣們便紛紛勸說。朱元璋生氣了,誰要勸說,老子就射死他。結果有個叫錢唐的大臣不怕死,硬往裡闖去勸諫。朱元璋射了他兩箭,把錢唐射得鮮血淋漓,錢唐還是要勸說。最後朱元璋也覺得這樣不得行,於是決定退一步:刪文。他組織大臣,把《孟子》刪除了85條,只剩下100多條。稱為《孟子節文》。還規定,以後科舉考試,堅決不準選用刪除的那些句子。

朱元璋為啥要這樣對待孟子?因為孟子對百姓、國家、君王進行了一次排位,他把百姓排在第一位,把國家排在第二位,把君王排在第三位。這對於君臨天下的朱元璋來說,如果能接受呢?

咱們再回到于謙。

(于謙)

當明英宗被瓦剌俘虜了以後,于謙也進行了一次這樣的排位,他這裡沒說百姓,只說君王和國家,他也和孟子一樣,把國家排在前面,把君王排在後面。

瓦剌軍統帥也先抓到明英宗後,就用明英宗要挾明朝,讓明朝出錢,出很多錢把明英宗贖回來。也先其實還志不在此,除了了讓明朝出錢外,還想要更多的東西,甚至想要明朝這個國家。兵部尚書于謙洞悉了也先的野心,他知道,堅決不能答應。一旦答應,也先就會一步步靠近,讓明朝走到亡國的邊緣。因此,于謙認為,保衛國家,保衛大明江山,才是最重要的。他在太后的支持下,把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立起來,遙尊明英宗為太上皇。

這樣一來,什麼也不是的明英宗,也就失去了價值了,也先甩包袱,把明英宗送回明朝。

明英宗回到明朝後,被朱祁鈺軟禁起來。後來,明英宗趁朱祁鈺病重的時候,在大臣及宦官幫助下,實現復辟。復辟以後,他動手殺于謙。

(明英宗)

我們知道,如果當初于謙不堅決選擇國家第一,君王第二的話,可能大明江山就被瓦剌給侵佔去了。如果大明江山落入了瓦剌的手,明英宗也不可能有再當皇帝的機會。但是,明英宗怎麼會這麼認識這個問題呢?他只會覺得他的君權受到了侵犯。

君權是凌駕於一切之上的,什麼民族、國家、人民,都必須被君權踩在腳下。這就是皇權社會的悲哀!


張生全精彩歷史


于謙生於洪武三十年,永樂十九年考取進士,宣宗朝嶄露頭角,直至“北京保衛戰”創下蓋世奇功。

于謙一生為官清廉,剛正不阿,而且非常有能力,但是卻在英宗“奪門之變”後被處死令人唏噓,總結原因於謙被殺主要有三個原因。

擁立新君留下隱患,剛正不阿樹敵太多,“奪門之變”靠山倒臺。

擁立新君留下口實

明英宗朱祁鎮在“土木堡之變”被俘後,朝廷商議擁立新君,當時的候選人是太子朱見深和郕王朱祁鈺。

由於存亡之際,朱見深太小,恐幼主疑國,所以擁立朱祁鈺為帝,這件事本來沒問題,但是朱祁鎮回來後遭遇的種種待遇,讓他對朱祁鈺懷恨在心,再加上石亨等人誣陷於謙朱祁鈺病重時準備擁立襄王,所以朱祁鎮心裡就更不舒服,但是于謙是有功之臣,殺與不殺,朱祁鎮還沒考慮好。

剛正不阿樹敵太多

在景泰一朝,于謙因為守城和擁立之功紅的發紫,但是于謙卻特立獨行,依舊過著十分清廉的生活,景泰帝的各種賞賜于謙都拒而不受,破壞了官場的規矩。

在英宗朝,于謙就因為沒有逢迎王振,而被整治過,北京保衛戰時,嚴斥主張遷都的徐有貞,以及後來得罪了石亨都為他樹立了很多敵人。

支持者景泰皇帝“倒臺”

在官場上想特立獨行,要麼有絕對的權利,要麼有極大的後臺,在景泰一朝,于謙兩者都兼具,所以即使他特立獨行樹敵無數依舊能屹立不倒。

但是景泰皇帝病重,朱祁鎮“奪門之變”後重奪皇位,于謙的最大後臺沒有了,於是之前的各種矛盾集中爆發,正是在徐有貞和石亨等人的慫恿下,英宗才下了決心殺于謙。

可以說殺于謙是英宗的一時衝動,也是徐有貞石亨等人預謀已久的誣陷,更是朝政黑暗小人當道的真實反應。


一點點歷史


于謙之死,不在明英宗朱祁鎮,也不在政敵石亨徐有貞,而在自己,是他自己太自負太自以為是自己找“死”的。你先別急著罵我,聽我講完。

第一,于謙有資格有條件有時間有能力制止“奪門之變”。

奪門之變前夜,于謙探知情報,錯判形勢,沒有阻止,坐壁上觀,政治態度曖昧,心中所想模糊,釀成悲慘。

當時,雖然于謙在朝中已不受明代宗朱祁珏待見(為立太子之事),明代宗聯合石亨等排擠于謙,于謙在朝中的地位很是微妙。加之於謙妻子病逝,他告假在家,朝中政敵石亨徐有貞曹吉祥等乘機打壓搗鼓,于謙基本被半邊緣化了。但,他仍是名義上的一品太子少保兼大明兵部尚書,已八年有餘。雖然明代的兵部尚書沒有實質調兵譴將權,但在特殊之時京城四大營指揮使還是聽他的號令。因為一場北京保衛戰,于謙保住了大明江山,聲望如日中天。只要于謙振臂一呼,只要搭借為江山社禝的名義,沒有辦不成的大事,應者雲集矣。

第二,于謙莫名其妙地保持了沉默。

奪門之變前夜,于謙通過多個渠道掌握了準確的信息。當兒子于冕幾次墾請父親應站出來表態時,于謙猶豫不決,但最終表現出了奇怪地沉默。在此大事大非面前,沉默地奇裡古怪不可理解。沉默就是默認。或許于謙高風亮節以社稷為重,或許他有別的另類想法。但,參與“奪門之變”的才幾個人啊?滿打滿算才幾百個家丁。這幾個蝦兵蟹將,只要于謙以兵部尚書的身份站出來或傳個話,分分鐘,就被守衛京城的的將士活剝了皮,哪有後來的這麼多悲情冤事?哪有幾百年來讓多少仁人志人仰天長嘆!

于謙忠,幾近愚忠。愚忠就認死理,就過度自信,過度自信就是自負。或許于謙認為,他們弟兄倆爭皇位,是皇家內部事情。誰當上皇帝,我于謙一不貪財二不圖利,對大明忠心耿耿,僅北京保衛戰的蓋世功績,足可抵頂一切政治汙水……然,人心可畏,政鬥殘酷,這一點,于謙可能沒想到,或想的不透徹。



繁華落盡細水流


于謙是政治鬥爭的犧牲品,是一場叫做奪門之變的政變犧牲品。甚至說,連明英宗本人及太后都不希望殺死於謙

可是,一場精妙的政治陰謀在一個叫做徐有貞的大臣的策劃下,成功的將於謙置於死地。而他之所以要這樣做,是為了給自己報仇

作為明朝歷史上舉足輕重的棟樑之才,于謙有個致命的弱點——不爭!不是不能爭,而是不屑於爭。恰恰這個弱點成為了他的命門,並最終含冤而死

所以,于謙註定不是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而徐有貞註定要扮演這個遺臭萬年的角色


或許是于謙的宿命——京城保衛戰之前,就留下了未來的禍根

土木之變後的大明搖搖欲墜,如果不是于謙挺身而出,或許明朝就步了宋朝的後塵,之所以土木之變沒能像靖康之恥一樣知名度極高,要歸功於于謙同志

在那個滿朝大臣驚慌失措、後宮亂作一團的夜晚,于謙決定站出來捍衛大明的尊嚴、守衛大明的江山。當然也是在這個夜晚,另一個人也想好了,用天象解讀這一新奇的方式來表達自己想要南遷的意圖

第二天,朝堂之上諸位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著帝國的未來,一個叫做徐珵的大臣說出了自己的南遷之意,一時間附和之人不在少數。而此刻正是于謙登上歷史舞臺的時候,他站出來駁斥了徐珵的觀點,並決心死守京城,捍衛國家尊嚴

隨後,獲得太后支持的于謙,成為京城保衛戰的統帥,擁立代宗朱祁鈺、調動一切有生力量,以殘兵敗將抵擋住了韃靼太師也先的猛烈進攻,成功捍衛了大明江山

隨後,于謙因戰功官至少保,而那個叫徐珵的大臣卻遭受萬人唾罵,不得已甚至隱姓埋名。因為他當年的南遷之言,讓他無法得到升遷,因為戶部的人看到他的名字,都會嗤之以鼻,這讓他很痛苦

仇恨的種子,就此種下,他發誓要報復于謙;只是這個時候他根本就沒機會!

于謙到底是政治覺悟太高,還是低出了一定的境界?

有著再造大明之功的于謙,官居高位卻從不結黨營私;縱使大權在握,卻從不獨斷專權。他舉薦賢才、任用賢明的舉措,一時間讓官場風氣大改,變得請正了不少。但是卻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其中就有京城守衛戰中立下汗馬功勞的石亨

再到後來英宗“北狩”歸來,于謙則更是表現出了他“極高”的政治覺悟,對這位太上皇絲毫沒有感覺,對景泰帝朱祁鈺呢,也不是忠心耿耿的死黨。有人說,于謙此舉是為中立,他自己本身就不結黨,更何況是站皇帝的隊了!

我個人認為,這是于謙的政治覺悟高到了一定的境界,也就是到了那種極為純潔、高尚的狀態——只要一心為大明就可以了,我是為這個國家而生的,是為了黎民百姓而存在的,至於你們誰是皇帝我不關心!

不屑於站隊的于謙,在代宗病危、英宗復辟的時候,表現得極為淡定,既不表態、也不動搖,該做什麼做什麼,直到迎接他的最終宿命

政治鬥爭的犧牲品,讓大明脊樑蒙冤而死

投機取巧的奪門三人組,帶著朱祁鎮開始了一場冒險。他們明知不可以而為之,就是為了賭一把,很幸運的是,他們贏了。

隨後英宗復辟,成功“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位,並對還鄉團三人組大加封賞。石亨、曹吉祥、徐有貞三人分別是武將、太監、文臣,也就分別成為各個領域裡的一把手。而這三個人中,于謙曾得罪了石亨,鬧得很不愉快,而徐有貞則跟他有著深仇大恨!

沒錯,這個徐有貞,就是當年的徐珵,成為于謙的背景不說,還成為偉大英雄的陰影,成為貪生怕死的代名詞。徐有貞永遠不會忘記那天于謙的意氣風發和自己之後的萬人唾罵,報仇的機會來了!

在石亨的支持下,徐有貞開始上疏請求問罪于謙,一開始明英宗是拒絕的,他也認為于謙是有功於大明的,甚至說自己的老媽(太后)也都知道于謙的功勞。可徐有貞是有殺手鐧的,眼看明英宗不能被自己忽悠,他祭出了自己的大招,只有一句話

“不殺于謙,奪門無名!”這是一句十分狠毒的話,戳中了明英宗心裡最脆弱的部分,隨後于謙被殺,大臣群起為其鳴冤,英宗則下令一律不許

可惜嗎?很可惜,真的很可惜!可是又有什麼辦法呢?因為于謙自始至終都沒有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或者說他的政治立場從來都沒有什麼皇帝,只有國家而已

徐有貞抓住的就是英宗最大的弱點——皇權,任誰也不能再觸碰英宗的這根神經了!所以于謙冤死是必然的!因為在當時,英宗並不知道代宗已經病危,縱使是于謙沒有擁立之心,他也是板上釘釘的皇位繼承人。而奪門之變,只不過是一場政治投機而已,後來幡然悔悟的英宗,也是後悔不已,只是皇帝是不能認錯的

終於,在憲宗即位後,為于謙平反昭雪,只是一切都已經為時已晚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不妨點個贊或者關注一下吧!我是置身黑白的精彩,因為只有置身事外,才能看到黑白之間的精彩!


置身黑白的精彩


呵呵。

于謙被殺,根本不是因為什麼當年拒絕瓦剌部的條件,也不是推動代宗上位。而是政敵誣陷於謙陰謀在代宗生病後迎立外藩做皇帝。這是英宗殺他的根本原因。

實際上,奪門之變本可避免。

代宗危急時刻被推上皇位,信誓旦旦當著太后大臣宣佈將來傳位給英宗太子朱見深。可坐穩之後又廢黜侄兒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唯一的一個兒子早喪,又藉口自己年輕沒有做任何準備。突然病重之後又不安排儲君人選,石亨等人當然要投機太上皇,搶在代宗宣佈朱見深為繼承人之前發動奪門之變,迎接英宗復位。

依據正常禮制,代宗死後無子,法定繼承人就是侄兒朱見深。或者代宗本人就是這麼想的,所以沒有安排。

畢竟代宗非嫡長出身,所學的知識不是帝王思想,對英宗父子只是幽禁,對大臣根本不是恩威並施,而是一味討好,算是個好人,但並非一個合格的政治家,合格的皇帝。

所以,石亨等人在英宗復辟當天就誣陷於謙謀逆,英宗還猶豫說于謙抗擊瓦剌功勳卓著。石亨等人就說,不殺于謙,陛下復位就缺乏說服力。又誣陷於謙陰謀迎立襄王之子做皇帝。英宗才下令殺于謙。

對此,明英宗後來還是醒悟了。明白石亨等人欺騙了自己,代宗不立新儲就是想還位給朱見深。于謙也沒有迎外藩的計劃。這個皇位終究要回到自己兒子手上。只是明英宗不好承認錯誤。所以,太子朱見深繼位後對叔叔和于謙都恢復了名譽。


四川達州



民族英雄于謙畫像

于謙雖死,但于謙作為民族英雄永遠的被人記住,他那種捨身取義,心中只有國家的精神永遠的激勵著後人,至於他為什麼會被處死?當明英宗復位成功,于謙已經註定要死了,因為封建帝王最關心的只有自己而不是國家,他們始終認為“朕即天下”。

公元1449年,震驚大明王朝,改變大明王朝國運的“土木堡之變”發生了。皇帝被俘,明朝精銳損失殆盡。英宗兵敗被俘,于謙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升任兵部尚書。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瓦剌太師也先挾英宗逼和,他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無隙可乘,被迫釋放英宗。天順元年(公元1457年),英宗復辟,大將石亨等誣陷於謙擁立襄王之子謀反,致使其含冤與害。

英宗被俘,于謙主張“社稷為重,君為輕”,擁立代宗繼位,不管英宗死活,及至英宗復辟成功,于謙必死,什麼擁立襄王之子意圖謀反,那只是皇帝想讓你死的理由罷了。
明英宗朱祁鎮畫像


震霜秋


“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瓦刺的也先俘虜,隨後北京城內,英宗的弟弟朱祁鈺,被于謙推上皇位,成為代宗景帝。而瓦刺久攻不下北京,決定另闢蹊徑,又把英宗送回來大明朝。當英宗再次成為皇帝之後,早已對於謙懷恨在心,所以下令將於謙處死。



不知道大家看沒看過一部來電影《龍門客棧》,電影講的就是一幫江湖俠士,為了保護于謙的後人,在龍門截殺東廠太監曹少欽的故事。

其實在景帝執政期間,于謙為大明朝立下很多功勞,比如說就是瓦解了瓦刺逐鹿中原的計劃。由於景帝對於謙非常信任,而於謙為人又剛直不阿,敢於直言納諫,所以朝中很多官員對他羨慕嫉妒恨。



當明英宗被送回來之後,一國肯定不能有二主。所以英宗就被景帝關進了地牢。但是如徐有貞、曹吉祥等朝中大臣,卻看到了重新奪權的機會。

之前徐有貞等人是主張國都南遷的派系,但是遭到了于謙的堅決反對,甚至彈劾,烏紗帽差點都丟了,所以,以徐有貞為首的許多官員,都盼著于謙倒臺



在景泰八年的時候,景帝突然患上重疾,野史中說是被太監下了毒藥。徐有貞等人一看機會來了,馬上去地牢中迎出了明英宗。英宗出來之後,感嘆自己被于謙關了整整八年,於是他重新登上皇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於謙處以死刑,而明景帝也被絞死。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于謙立新主,守北京的決策是正確的,如果真的遷都南京,那麼黃河以北的國土都將淪陷外夷。而後人評價于謙,都說他是位非常有民族氣節的一位英雄


雜七雜八的事


話說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騎兵在土木堡之戰中大敗明軍,並且將卸駕親征的英宗皇帝俘獲帶走。

後來將英宗作為人質帶臨城下,欲以英宗作為交換條件,詐取京城中的官兵開城門迎“聖駕”。于謙看出敵兵的狼子野心,組織全京城的殘兵敗將,親自指揮戰鬥,並說服皇太后,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新皇帝。立陣於九門城外與敵惡戰,還親自披甲持槍,一馬當先衝出德勝門外,與圍城敵人拼殺,百姓見於謙身先士卒,不怕犧牲,城中士氣大振,百姓們紛份上房揭瓦扔打敵騎,真乃同仇敵愾,全兵皆兵,于謙指揮炮兵,用炮火擊斃多名敵酋後,蒙古瓦剌兵大敗而跳躥。



于謙保住了京城,保住了明朝江山。可是瓦刺人見留著英宗皇帝已經沒有用途,不如放回去,讓明朝“二龍爭位”,製造混亂。


放回來的英宗朱祁鎮,變得多麼的“多餘”,成了一個逍遙王,完全無所事事。其實他並非閒著,他打仗領兵不行,可搞陰謀詭計倒是很在行呢!整天盤算著“政變奪位”,終於機會來了,1457年代宗朱祁鈺病危,英宗趁機發動政變,奪回了夢寐以求的龍椅大位,並將病中的代宗朱祁鈺降為成王,改元為天順。

“南宮復辟”後,英宗記恨于謙,自已被蒙兵綁架帶臨城下時,于謙競敢拒開城門見死不救!爾後又擅自立新君,此乃不忠不孝之人,必將其誅殺之,而釋心中之恨,英宗捏造了“于謙欲迎立外潘”,犯下“謀逆之大罪”。



天順元年(1457年)正月22日于謙被押赴西市口問斬……全京城百姓無不為之慟哭流淚。“公被刑之日,陰霾翳天,京郊父孺,無不灑淚”。他們刑場灑酒祭,燒紙錢,大放悲憤,大哭不止。


老蛇正宗


于謙,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在土木之變後,明英宗兵敗被俘,他力排南遷之議,堅請固守。明代宗即位,整飭兵備,部署要害,親自督戰,率師二十二萬,列陣北京九門外,抵禦瓦剌大軍。可以說沒有于謙的堅持與作為,明朝也許會步北宋靖康之恥的後塵。

至於于謙為什麼會被處死,我覺得是以下原因:

1.一朝天子一朝臣

于謙在代宗即位後成為代宗的得力重臣,對其信任有加。奪門之變後,明英宗重登帝位,復辟功臣石亨和曹吉祥、徐有貞誣陷於謙等製造不軌言論,策劃迎接冊立襄王,這就戳中了英宗的軟肋,必會心起殺機。另外,英宗在猶豫之時,徐有貞進言說:“不殺于謙,復辟這件事就成了出師無名。”明英宗由此拿定主意。

2.個性剛直,得罪奸佞小人

于謙的性格剛強,為人正直,得罪了不少人。他看不起那些懦怯無能的大臣、勳臣、皇親國戚,因此憎恨他的人更多。又始終不贊成講和,雖然上皇因此能夠回來,但上皇並不滿意。徐珵因為提出遷都南京,受到于謙斥責。這時把名字改為有貞,比較容易得到提升進用,經常咬牙切齒地恨于謙。石亨本來因為違犯了軍法被削職,是于謙請求明代宗寬恕了他,讓他總理十營兵,但因為害怕于謙不敢放肆,也不喜歡于謙。德勝門一仗的勝利,石亨的功勞並不比于謙大,而得到世襲侯爵,內心有愧,於是上書推薦于謙的兒子于冕。明代宗下詔讓他到京師,于謙推辭,明代宗不準。于謙說:“國家多事的時候,臣子在道義上不應該顧及個人的恩德。而且石亨身為大將,沒有聽說他舉薦一位隱士,提拔一個兵卒,以補益軍隊國家,而只是推薦了我的兒子,這能得到公眾的認可嗎?我對於軍功,極力杜絕僥倖,絕對不敢用兒子來濫領功勞。”石亨更是又愧又恨。都督張輒因為徵苗時不守律令,被于謙彈劾,和內侍曹吉祥等都一向恨于謙。

復辟後的明英宗是不會重用於謙這樣的前朝之臣,再加上奸佞小人的誣陷,於被處死也就可以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