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劑時,爲什麼有些患者會出現抽筋呢?

利尿劑是治療心衰的基石,常用的利尿劑有袢利尿劑和噻嗪類利尿劑,其中袢利尿劑(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常作為心衰治療的首選。

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劑時,為什麼有些患者會出現抽筋呢?

平常我們所說的抽筋其實就是肌肉痙攣,是一種肌肉自發的強制性收縮。

一、利尿劑引起骨骼肌痙攣的原因

1、電解質紊亂:低鉀、低鎂、低鈣。低鈣出現於袢利尿劑如呋塞米等使用過程中,在噻嗪類利尿劑的使用中較少出現。有趣的是,在保鉀利尿劑如阿米洛利依然與骨骼肌痙攣相關。

2、容量減低:低容量則作為利尿藥引起痙攣的一個共同的機制,在所有利尿藥的使用中均出現。

明確了機制,具體的治療方法則圍繞著兩大機制進行。

  • 預防電解質紊亂:如氯化鉀緩釋片、氯化鉀口服液、氯化鉀注射液、鉀鎂製劑、葡萄糖酸鈣、氯化鈣等電解質補充製劑。
  • 適當利尿,每日體重減輕不超過0.5-1 kg為宜等。
心力衰竭使用利尿劑時,為什麼有些患者會出現抽筋呢?

其實,臨床上使用利尿劑治療心力衰竭還會出現低鉀血癥,其中袢利尿劑和噻嗪類利尿劑均可出現低鉀血癥。

那麼長期使用時應如何防治低血鉀呢?

一、瞭解低血鉀的臨床表現,以便及時辨識自己是否出現低血鉀,及時採取措施糾正低血鉀。

低血鉀常見症狀為肌無力和發作性軟癱,後者發作前可先有肌無力。缺鉀可使腸蠕動減慢,輕度缺鉀者有食慾缺乏,腹脹,噁心和便秘,嚴重缺鉀者可引起麻痺性腸梗阻。持續性低鉀血癥可損害腎濃縮功能,引起多尿伴繼發性煩渴。重度、極重度低鉀血癥常有較重的臨床表現,肌肉和心血管系統症狀較明顯,可出現呼吸肌麻痺、呼吸衰竭、惡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

1.適量補鉀: 口服補鉀藥物的種類也有很多,片劑、口服液等等非常之多,大夫會根據您的情況開具。

2.聯用保鉀利尿劑: 有些利尿藥是保鉀的,如螺內酯,也是對心衰明確有效的,所以,可以聯合螺內酯共同利尿,可以減少低鉀血癥的發生。

3.聯合其他保鉀藥物: 心衰治療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也是有用的,它有明確的保鉀作用,可以聯合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