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樓市現狀之我見

從七月份開始濟南樓市的風向就已經改變,這兩個月有很多樓盤開盤,開盤情況分化很嚴重:有很多樓盤變相促銷,有一些樓盤從精裝銷售調整為毛坯銷售,有一些樓盤開盤價格調低,有一些樓盤開始首付分期,全國大促銷。大的開發商已經感覺到了寒冬即將到來,準備快速回籠資金,低於地產寒冬。

而這就是市場,漲跌都是市場,政策刺激能讓房價在短短兩年時間翻番,刺激過後開始收緊,用時間擠壓、填充掉政策刺激帶來的泡沫。

濟南樓市現狀之我見


濟南樓市的短期預期已經改變

濟南已經有兩年實實在在的房價上漲,不管是唐冶、西客站、工業北、孫村還是核心片區,房價都已經翻了一番,老百姓的能買的、能投資的也都差不多已經出手,在濟南樓市已經基本見頂之時,樓市調控恰好從嚴,讓調控的“效果”立竿見影。

而經歷了幾次調控,從生死線徘徊過的大開發商早就已經摸透調控的節奏,根本不讓競爭對手有反應時間,順勢促銷、降價。同樣經歷了幾次房價漲跌的購房者,也已經對市場的變化了如指掌,早就等待市場轉向。——智者總是提前一步

買賣雙方都是聰明人,房價預期短時間迅速改變,這才是濟南房地產市場下行的開始。而現在預期已經改變,下行也剛開始,而底在哪裡?還需要幾個月去實際下探。

濟南樓市現狀之我見


濟南的樓市的底在哪裡?

之前一篇文章寫過限價其實是在保護開發商,房價上行期開發商對市場的盲目樂觀,導致2018年上半年很多開發商還想高價開盤,幸虧有限價政策,否則年初部分剛需樓盤就有可能將價格定在18000元/平米,漲容易,現在市場陡然轉向,你敢大幅度降價嗎?

好多網友都問我什麼時候可以再買,我也不是神仙,只能先觀察著。而下行期我認為第一個底就是不會低於大規模銷售的毛坯價格,除非有個別樓盤為了自己的任務,直接砸盤,低於周邊樓盤價格入市,這就是片區內的黑犀牛,只管自己死活,借用郭德綱的一句話——同行才是冤家。

開發商應該慶幸濟南新房限價比較厲害。個人預測幾個片區的底部,僅供參考。唐冶雪山的底基本上是14000-14500元/平米;旅遊路的底是20000元/平米;cbd的底價差不多是24000-25000元/平米;工業北的底14000左右元/平米;二環南的底也會在20000元/平米徘徊;西客站比較大要看具體片區,西部供應還是偏少,所以會顯得價格堅挺,但是也上漲乏力,購買力還需要釋放一陣。

2018、2019年樓市最糾結的人

樓市有漲跌,這一輪的調控只是週期的正常波動。但是肯定有人要糾結兩年,不僅僅是購房者,同樣也由開發商:

2017年拍了高價地的開發商,2年內房價上漲空間有限,且很難熱銷,除非片區內獨一份。

2017年底、2018年上半年買了虛高精裝房的購房者,2018年沒有買到限價毛坯,買了高價二手房的房東。

2018年還高槓杆炒房的,2年內很難解套,必須要準備充足兩年月供。

近幾年一直沒買房的人,調控來了又開始糾結是不是要再等等……

濟南樓市現狀之我見


總結:擠擠泡沫更健康,房子還可以買,拿著現金等待機會,任何市場都有機會。調整到位,入手下一輪城市資金集中注入片區的房產。

樓市下行買房看準兩點:位置、價格,別談預期,只談當下。樓市上行期很多開發商會說我們這裡未來會怎麼樣怎麼樣,開發商房子的確不愁賣,購房者沒時間糾結;而樓市下行期,談預期就是耍流氓,當下你值多少錢就該賣多少錢,開發商是想快速銷售回籠資金,產品、價格過硬才能打動購房者,購房者沉住氣優中選優。

下一步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濟南新一輪高密度砸錢的區域,可能在哪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