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口臭

所謂口臭(也有稱“口氣”的),指人口中散發出來的令他人厭煩、自己尷尬的難聞的口氣。是某些口腔疾病(如口瘡、口糜、齲齒)、鼻咽喉疾病(如鼻淵、乳蛾)和其他疾病(如肺癰、胃火、食滯)所致的一個症狀。口臭常給患者造成極大的精神、心理負擔。口臭為臨床常見疾病,給患者的交際、洽談帶來了很大的苦惱。

中醫認為,體質強壯、神清氣爽、口舌生香是人體正常臟腑功能活動的外在表現。反之則可能是病態的現象。口臭的產生源於人體的各種急慢性疾病,如清代《雜病源流悄燭》中說:“虛火鬱熱,蘊於胸胃之間則口臭,或勞心味厚之人亦口臭,或肺為火灼口臭。”由中醫所辯證論述,即胸腹不暢,濁氣上逆,胃陰耗傷,虛熱內生,胃陰受損,津液不足,虛火上蒸;肺陰受損則氣逆上衝;精氣血受損則虛火鬱熱內結,陰虛津虧胃腸肝膽虛火鬱熱上蒸,肝火犯胃,火氣上炎,脾虛氣滯,寒熱互結,升降失司所致口臭。

中医治口臭

齒為骨之餘,屬於腎、足陽明經絡於上齦,手陽明經絡於下齦,故臟腑病變可通過經絡而出現口臭。胃為水穀之海,專司收納腐熟食物,若人飲食有節,保持胃腸間有規律的虛實更替,則食物殘留亦隨胃氣之降而下降小腸,於是脾能升清,胃能降濁。胃之降濁與脾主升清的功能有相反相成的配合作用。故胃中腐物殘留亦如走水不腐之理而能推陳致新,少生胃病,若脾升胃降的規律紊亂,就會發生消化系統,即脾胃的病變,而未降之濁腐氣就上騰於口,發生口臭的症狀。

中醫認為,長久性的口臭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胃火口臭:多由火熱之邪犯胃所致。其證除口臭外,每兼面赤身熱,口渴飲冷,或口舌生瘡,或牙齦腫痛,流膿出血等。

食積口臭:多由過飽傷胃、縮食停滯胃中引起。其證口出酸腐臭味,脘腹脹痛,不思飲食,噯氣口臭等。

熱痰口臭:多由熱痰犯肺或熱痰鬱久化膿化腐引起。其證除口臭外,每兼咳吐痰濁或膿血,胸痛短氣等。

虛熱口臭:多由陰虛生內熱所致。口臭而兼見鼻幹,乾咳,大便乾結,為肺陰虛弱之候。當清潤肺臟;口臭而兼見心煩不安,失眠多夢,肌肉跳動,爪甲不華,為肝之陰血虧損。口臭而兼見腰腿痠軟,多夢遺精,口乾咽燥,夜間尤甚,為腎陰虛損,相火妄動之證。

我們所說的口臭,一般以胃火口臭為主,主要表現為口臭,口渴飲冷、口舌生瘡糜爛、牙齦赤爛腫痛、大便乾結、小便短黃,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療當以清胃洩熱為治。分內外治法。

中医治口臭

內治可用瀉黃散加減、清胃散加減等。

外治法較多,可按摩胃經上的內庭穴去胃火: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因為早上7~9點時胃經經氣最盛,趁著起床這段時間,按摩內庭穴效果更好。晚上7~9點時,用熱水泡腳的過程中,雙腳互相摩擦,可使血液循環液順暢,所以此時按摩效果也非常好。或者以葵花子搗爛與蜂蜜調成丸含在口中、將淘米水燒開後用來漱口、淡鹽水漱口皆能去除口臭。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結合醫院官方微信訂閱號二維碼,歡迎掃碼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