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纵观苏公一生,无一不挣扎在得到与失去中,

30岁失去妻子,

31岁失去父亲,

42遭遇乌台诗案,

45岁起不停被贬谪,

“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49岁儿子夭折,

50岁又被召回京师,

60岁又被贬谪,

“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终于在66岁,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但是他的诗却是是这样的,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一生,他看淡了世事,知道一生不过是“也无风雨也无晴”,难得的是“人间有味是清欢”。

食色,是本性;

嬉笑怒骂,也是本性。

人生无需刻意,交友更是如此,

一切凭心,真性情的友谊,总能让人畅快。

“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面对人生苏东坡是如此,面对朋友,他更是这般:

有一回苏东坡去探访朋友佛印,一进门,鱼香酒浓,就知和尚藏着吃的了,但又不见在哪,屋里只有一个大磬。于是苏东坡出了个上联给佛印:“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想,这很简单呀,没多想,就顺口对出:“积善人家庆有余”。

东坡笑道:“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还不赶紧拿出来?”佛印才知道这是计,于是两个人佛祖莲花下,吃着大鱼,喝着美酒,畅聊一番。两人实实在在也是天造地设的酒肉之友,他们日常的相处也是这样的。

“人生缘何没朋友,只因未读苏东坡”

朋友之间就应该不拘小节,流露本性真情。

反正是一起喝酒吃肉吹牛的好朋友,

流露本性又如何,不顾形象又如何

朋友,自然是见过你最丑的样子的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交友当学苏东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