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一些網約車平臺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後,不是將必要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的侵害司機和乘客利益。這些企業僅僅將網約車作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沒有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放在心上……”,交通部官方微信為何點名批評網約車平臺?

5月11日,交通部官方微信發佈一篇名為《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的文章。以下為文章全文:

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交通運輸深化出租汽車行業改革,鼓勵和發展新業態的初衷是激發市場活力,努力構建多樣化、差異化出行服務體系,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需求。而一些網約車平臺公司在發展壯大之後,不是將必要的社會責任扛在肩上,而是挖空心思的侵害司機和乘客利益。這些企業僅僅將網約車作為增加“流量”和“估值”的工具,沒有把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放在心上,只顧看投資人的臉色,不考慮乘客的感受與體驗,也不考慮司機的客觀需要。

網約車企業是運輸服務的提供者,必須要承擔承運人責任和相應的社會責任。檢驗網約車發展的標準不是“流量”或“估值”,而是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乘客和司機是網約車企業的“衣食父母”,是其走遠做強的“資本”,正是他們的選擇撐起了企業的“流量估值”和持續發展。如果沒有乘客和司機的選擇,再大的網約車平臺終將會轟然倒塌。

合力促發展。政府必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鼓勵創新,守住底線,統籌新老業態發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用市場的力量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讓人民群眾獲得高質量的交通運輸服務。企業必須要把保障乘客安全出行和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依法依規經營,公平有序競爭,努力提升服務,讓乘客出行更安全便捷,讓司機工作更有尊嚴,讓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網約車暴力事件頻出
據媒體報道,5月5日晚間,一名21歲的空姐從鄭州航空港區搭乘一輛順風車前往市區,隨後失聯。警方在5月8日早間發現該名空姐的遺體。

滴滴官方在10日發表聲明致歉,稱“對於鄭州順風車乘客李女士遇害一事,我們感到萬分悲痛和愧疚”。遇害空姐所屬公司祥鵬航空於也發表聲明,確認員工遇害消息。據報道,目前鄭州警方已鎖定“空姐乘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嫌疑人,正全力抓捕。

當日晚間,滴滴懸賞100萬元“尋找順風車司機劉某”,並公佈了該司機的照片、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碼。

鄭州警方晚間通報稱,2018年5月6日凌晨,我市航空港區發生一起命案,受害人李某珠(女,21歲,山東濟南人)在搭乘網約車途中被害,網約車司機劉某華(男,27歲,鄭州航空港區人)有重大作案嫌疑。經專案組調取事發地附近多路監控,順線追蹤,顯示嫌疑人劉某華作案後棄車跳河,現警方正在相關區域全力展開搜捕。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這已是近十天之內,滴滴爆出的第三起暴力事件。

4月28日晚間,瘋蜜創始人張桓在北京遭遇了“滴滴打人”。當晚,張桓等了20多分鐘滴滴快車還沒到,並且司機拒絕取消訂單,最後還被司機打的左眼軟組織塌陷。張桓發文質疑稱,滴滴平臺對司機管控力度不夠,處理問題拖泥帶水。據報道,張桓曾在2014年滴滴公司D輪融資中以100萬向滴滴公司投資,但他聲明,在此次事件中,只是普通乘客,並希望滴滴公司處理好此事,保障乘客安全。

5月5日晚,在廣東肇慶端州區文明北路附近,由於滴滴司機未按約定時間到達接駕地點,乘客抱怨稱要給司機差評,雙方因此發生爭執。滴滴司機要求乘客刪除差評,但遭到拒絕。隨後,司機從車上拿出刀,威脅乘客刪除差評。肇慶市公安局端州分局微信公號5月6日通報,端州警方立即組織警力對案件開展偵查工作,並迅速鎖定、抓獲視頻中滴滴車司機麥某強。

順風車司機申請條件相對寬鬆
除了違法犯罪情節嚴重程度不一樣,這次的空姐遇害事件和此前的滴滴打人事件很大的差異還在於一個是順風車,一個是快車。

空姐李某遇害也不是順風車第一次出命案。早在2016年5月2日,深圳一名24歲女教師搭乘滴滴順風車返回學校,司機潘某持刀逼迫被害人交出身上財物,之後將其殘忍殺害。隨後滴滴公司通報稱,涉案司機在平臺上的註冊信息均為真實信息,但涉案車輛的牌照系司機臨時偽造。根據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受害人在發現車牌和平臺信息不相符時,選擇了在平臺上取消訂單,並繼續乘坐。

順風車從業務上定位是公益性質,滴滴只是司機乘客的信息撮合方,並不抽取佣金,只是收取很小比例的服務信息費用。而快車和專車一樣,滴滴作為運營監管平臺抽取20%左右的佣金。

此外,在滴滴司機註冊平臺中,對快車、專車司機的招募和順風車車主的申請條件也不一樣。

滴滴方面公示的信息顯示,在北京地區滴滴快車司機註冊需要實行實名制,需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和行駛證,同時需無犯罪、吸毒記錄,無酒駕、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事故,此外,駕齡3年以上,準駕車型C2及以上。一般審核期限為3~5天。

而順風車車主的申請條件則相對寬鬆,根據滴滴APP招募順風車司機信息顯示,需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均真實有效,且駕齡需在一年以上。車主審核時效最快為48小時,新車或新駕照則需要7-14天。

5月10日晚間,滴滴有關人士對媒體稱,滴滴順風車平臺在審核車主註冊信息時,會嚴格要求三證驗真,即身份證、行駛證、駕駛證均真實有效,且駕齡需在一年以上。此外,滴滴與公安部門展開了緊密合作,對車主進行背景篩查,排除犯罪記錄人員、在逃人員、吸毒、重性精神病人員等人員進入平臺。只有通過審核,才能在平臺進行接單。

平臺是否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有法律人士指出,空姐李某遇害的刑事責任應當由行為人,即順風車司機承擔。滴滴作為網約車平臺而非故意殺人罪的行為人,不承擔刑事責任。

但滴滴是否應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要看滴滴公司是否履行了平臺必要的審核義務,是否對入駐平臺的司機盡到了法定和約定的審查義務。

目前,尚未得知殺害空姐李某的司機是否屬於“冒牌車”,但這一切無疑都指向了平臺方滴滴對司機的審核力度問題。此前,美團打車上線上海,雙方不斷加大補貼力度,導致不少司機鋌而走險,“冒牌車”、虛假信息註冊等問題頻發。

而這背後,今年3月發佈的《2017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顯示,滴滴估值560億美元,位列第二名。滴滴出行CEO程維日前公佈的數據是,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滴滴每天服務的用戶訂單超過3000萬筆、4000萬人次。

海量訂單也意味著巨大的安全挑戰。平臺越大,責任也就越大。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小貼士: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網約車暴力事件誰負責?交通部官微今天一篇文章刷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