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我們每一個人從小便被教育和灌輸“歷史悠久”、“上下五千年”、“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且碩果僅存”等理念和思想。但是,由於近現代的一段時間裡,我們通過考古和研究,只找到殷墟和能夠稱為成熟文字系統的“甲骨文”等商代存在的證據, 所以,按照主流西方學界的看法和標準,也按照國內一些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的理論,中華文明目前只能認為是從商代起始的,我們連小學生都知道的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啟立夏朝、商湯滅夏等耳熟能詳的古代歷史認知,只能被定性為史前傳說,上古神話。而即使商代,我們也只是從司馬遷的“史記”等古籍當中,大概以瞭解到其起止世紀年代,而商代有多少君王,每個君王紀年如何,都知之不詳。目前我們稱得上確切知道的歷史紀年,最早只能達到西周“共和元年”,也就是公元前841年,此前的10位周王只有厲王、穆王有確切紀年,其他均殘缺。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強烈的“文化自信”的民族。自古以來一直以“中原上國”、“泱泱大國”自居。正如一個人沒有由地自信就是瞎自戀一樣,我們要為我們的這種包括文明傳承在內的“文化自信”找到依據,而且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能夠被學界和世人承認、認可的依據。這是學者建議、國家批准啟動“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背景和由來。1995年底,我國成立了夏商周斷代工程領導小組,1996年5月正式啟動了這項工程。目標就是通過一系列的野外考古、學術研究,最終制定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時期年代學年表。

工程啟動以後,先後組織了對北京房山琉璃河西周燕都遺址、山西曲沃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西周原遺址、河南安陽殷墟遺址、河北邢臺東先賢遺址等17處遺址的新的發掘。到目前,該工程所取得了一些標誌性成果,包括髮現安陽洹北商城遺址、基本認定公元前1046年為武王克商年、將某個年代範圍定為商周分界上下限、推定西周諸王年代、確認“懿王元年天再旦”時間在公元前899年4月21日……以及工程實施過程中在考古樣品14C測年、灃西H18的發現與測年等技術方面取得突破。在這些研究成果的基礎上,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佈了《夏商周年表》,初步確定夏朝起始年代為公元前2070年,夏商分界約為公元前1600年、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只是,對以上研究成果,很多業內人士,也包括一些普通大眾,都是存在疑問的,甚至是強烈的質疑。例如對斷代中的“取整數”現象——確定夏商殷始年為前2070年、前1600年、前1300年——是否科學?是否嚴肅?還有夏代起始元年的斷定等等,可以說爭議頗多。

該工程所謂“成果”發佈後,告一段落。本世紀以來,通過我國大量考古人員等的不懈努力和辛苦工作,我們的上古史研究,又在諸多那個時期前後的遺址的發現、進一步挖掘中取得更多的成果和更大進展,如良渚遺址從文化到文明的確定,二里頭遺址四個時期的深入研究和周邊及同期遺址的對比,還有陶寺遺址、石卯古城等的研究發現,為夏商周特別是夏商以及夏之前歷史資料的補充,提供了豐富的真實、科學證據。

個人認為,科學研究、學術研究,有疑問很正常。而且茲事體大,也必定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明白、弄清楚。必定要依賴今後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時間內,相關專家學者以及科學家進行漫長而辛苦的研究和考古挖掘,加上點好運氣,才有可能把這個模糊於久遠歷史深處的謎團弄明白。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的說法,一定不會是古代學者的以訛傳訛,當然,也不會是西方學者所認為的那樣。

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

為什麼要進行夏商周斷代工程?四個字:文化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