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疾病患者需多長時間做一次甲狀腺功能檢查?

羽兒197174192


病情決定多長時間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吃抗甲藥治療的病人,若是甲亢的症狀暫時沒控制住,就需要兩週複查一次甲功,症狀穩定了之後延長至四到六週複查一次。用放射性碘131治療或手術切除治療的病人,在治療後每二到四周複查一次,若是報告說甲狀腺功能正常,就可以半年複查一次。

確診是甲減之後,通常會吃甲狀腺素治療。在治療的早期,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找到合適的用藥量,因此要經歷一個藥物劑量調整期。在這期間,病人要一個月複查一次。藥物劑量穩定之後,每三到六個月要複查一次。

甲狀腺切除手術之後用左旋甲狀腺素片的病人,也一樣要經歷藥物劑量調整期。劑量調整階段要一個月複查一次,藥物劑量穩定之後,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情讓病人定期複查。

若是伴隨有甲減,那麼可以按照甲減病人的複查頻率檢查。若是並沒有伴有甲減,那麼就半年到一年複查一次甲功。但是如果出現甲亢或者甲減相關的症狀,就要立即去複查甲功。

擅長:甲狀腺癌,食管癌,肺癌等各種良惡性腫瘤的手術,化療,放療及癌症止痛治療等。


醫聯媒體


一般情況下,甲狀腺疾病的病人可以每三個月複查抽血檢查甲狀腺功能五項,每半年複查甲狀腺超聲和頸部淋巴結超聲。但甲狀腺功能檢查的頻次還是取決於病人的病情,每個人的情況可能不同。患病初期的治療應謹遵醫囑,積極監測甲狀腺功能,半月到一月一次,以便觀察藥效,積極調整用藥。

病情維持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每2-3個月複查一次甲狀腺功能。在醫生的指導下,病情穩定時甚至可以間隔半年檢查。只要病情平穩,積極治療,檢查的間隔週期就可以逐漸拉長。但如果病人突然出現多汗、心率加快、心慌、手抖、失眠、情緒急躁易怒等情況。或者自己摸到頸部突然增粗或腫塊增大,那就要立馬到正規醫院的內分泌科就診,複查甲狀腺血液指標和甲狀腺超聲,不可以耽擱,以防止病情的發展。


KK健康


在這裡特別提醒年輕女性應把甲狀腺彩超檢查作為一項不可或缺的體檢項目。 有人會提出疑問,沒那麼嚴重吧?你往下看看幾組數據就足以使您頭皮發麻。

甲亢發病男女比例為1:6,。其中80%患者為中青年女性,甲狀腺疾病知曉率低,治癒率低,整體治療率不足5%,極易誤診或漏診。因為85%甲狀腺病可表現為心血管系統的異常。比如心慌、心悸;90%的甲狀腺病人有肝損害。其中20%的出現黃疸而就診;也有3%-¥%的病人發生週期性麻痺。甲狀腺合併糖尿病的發病率佔1%-5%,所以體檢時將甲狀腺彩超列為體檢項目之一,尤其是年輕女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果您是年輕女性,不明原因的出現以下一些症狀且多次就診無果,應該查查甲狀腺。

1、 心悸、氣短、手抖、心動過速、心律失常、心臟肥大、充血性心衰。

2、 食慾亢進、食多易餓、體重明顯下降,大便次數增多,脾腫大

3、 抑鬱症、全身震顫、精神分裂、幻想、焦慮煩躁、過敏、失眠

4、 月經減少、閉經、不孕、早產、流產、難產、畸胎

如果您發現並確診是甲狀腺疾病決不可聽之認之,應該就近找一所綜合性醫院請內分泌科的專家為您制定一套系統的治療方案,並且要有耐心,聽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並要定期複診,因為甲狀腺疾病是一種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疾病,其突出特點是血流存在甲狀腺刺激素(TSH)受體TRAD、TS細胞免疫監護和調節功能出現缺陷,不是幾片藥,三五天能治好的,需要較長時間的藥物劑量調整到最適劑量。除了口服藥物這治療外T-117細胞免疫聯合療法也可以考慮。

總之,最重要的是一要及時發現、二要準確診斷、三要認真耐心依從治療。


營養海賊團


甲狀腺疾病患者需多長時間做一次甲狀腺功能檢查?

多長時間需要檢查一次甲狀腺功能由病情決定。

1.甲亢

  • 口服抗甲藥物治療的患者,如果甲亢的症狀還沒有控制住,需2周左右複查一次甲功,症狀穩定下來之後可以當延長至4~6周複查一次;

  • 採用放射性碘131治療或手術切除治療患者,需在治療後每2~4周複查一次,以檢查療效,如果結果顯示甲狀腺功能正常,則可改為每半年左右複查一次。

2.甲減

診斷為甲減後,一般都會服用甲狀腺素進行治療。在治療初期,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找到最合適的用藥量,所以需要經歷一個藥物劑量調整期。在此期間,患者需每月複查一次。當藥物劑量穩定後,需每3~6個月複查一次。

3.甲狀腺癌

甲狀腺切除手術後使用左旋甲狀腺素片的患者,也同樣需要經歷一段藥物劑量調整期。

  • 在劑量調整階段每月複查一次,以便準確調整用藥劑量;

  • 當藥物劑量穩定後,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讓患者定期複查。

4.橋本甲狀腺炎

如果伴有甲減,則按照甲減患者的複查頻率檢查。如果不伴有甲減,則半年~1年左右複查一次甲功。

一旦出現甲亢或甲減相關症狀,需立即複查甲功。

5.孕婦

  • 甲減孕婦在孕20周前,需每4周檢查一次,孕20周後每4~6周檢查一次直至生產,產後6周複查一次。

  • 甲亢孕婦需每2~6周檢查一次。

  • 診斷出甲狀腺癌的孕婦,在接受左旋甲狀腺素片抑制促甲狀腺激素分泌時,需每4周檢查一次,直至妊娠20周。

  • 僅有TPOAb或TGAb陽性,其他甲功指標正常的孕婦,妊娠前半期每4~6周檢查一次,妊娠26~32週期間至少檢查一次。

甲狀腺功能檢查都有哪些指標?

常見的甲狀腺功能檢查指標如下表所示:

(1)促甲狀腺激素TSH和T3、T4的關係

T3、T4均是甲狀腺素的一種,可提升機體的新陳代謝率,增加耗氧量,促進生長髮育,促使神經系統的分化和成熟。TSH會促進甲狀腺分泌更多的T3、T4。但如果T3、T4分泌太多,會提升遊離甲狀腺素(FT3、FT4)的水平,進而抑制TSH的產生。正常情況下,人體可通過此種激素調節機制維持甲狀腺發揮正常功能。

(2)T3、T4和FT3、FT4的關係

T3、T4被甲狀腺分泌入血液後,一部分和血中的蛋白質結合儲存起來,一部分遊離在血液中(即FT3、FT4)。真正起到促進機體代謝作用的是遊離的FT3、FT4。當它們被用掉之後,和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T3、T4就會脫離,形成新的FT3、FT4以彌補虧空。

需要明確的是,T3、T4、FT3、FT4只是檢測體內甲狀腺激素水平的指標,若偏低則常表現出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症狀、若偏高則常表現出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症狀。但這幾個指標並不能單獨用於確診是由什麼疾病引起的甲狀腺功能減退或甲狀腺功能亢進,還需要藉助其他檢測結果,如甲狀腺相關抗體水平、甲狀腺彩超結果等來確定病因。

(3)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甲狀腺球蛋白抗體、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的意義

當人體免疫系統出現異常,錯誤地對甲狀腺發起攻擊時,就會產生上述抗體。它們會擾亂甲狀腺的正常功能,導致橋本氏甲狀腺炎等疾病。

如何解讀甲狀腺功能檢查報告?

(1)橋本氏甲狀腺炎

TPOAb↑和(或)TgAb↑

橋本氏甲狀腺炎是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症。患者體內的白細胞會入侵甲狀腺,產生攻擊甲狀腺的抗體。它是最常見的一類甲狀腺炎,也是甲狀腺功能減退最常見的病因。大約50%的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在起病初期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其餘的大部分患者則在起病時功能正常,也有一小部分患者以功能亢進為最初表現,但最終發展成甲狀腺功能減退。

(2)甲狀腺功能減退

T3 ↓、FT3 ↓、T4 ↓、FT4 ↓、TSH ↑,TPOAb和(或)TgAb正常或↑

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於甲狀腺素太少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的統稱。因此,體內的T3、FT3、T4、FT4會低於正常水平。此時,垂體為促進甲狀腺分泌更多甲狀腺素,會分泌更多的促甲狀腺激素,因而TSH會高於正常水平。

若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免疫系統異常所導致的,則體內的甲狀腺相關抗體會上升。若甲狀腺功能減退是由於其他原因導致的,例如切除了甲狀腺、飲食中碘含量缺乏等,則甲狀腺相關抗體正常。

(3)甲狀腺功能亢進

T3 ↑、FT3 ↑、T4 ↑、FT4 ↑、TSH ↓,TPOAb和(或)TgAb正常或↑

甲狀腺功能亢進是由於甲狀腺素太多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的統稱。因此,體內的T3、FT3、T4、FT4會高於正常水平。此時,較高水平的甲狀腺素會抑制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因而TSH會低於正常水平。

(4)亞臨床甲狀腺功能減退

T3 正常、FT3 正常、T4 正常、FT4 正常、TSH ↑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早期階段。

(5)亞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

T3 正常、FT3 正常、T4 正常、FT4 正常、TSH ↓

甲狀腺功能亢進的早期階段。

(6)亞急性甲狀腺炎

亞急性甲狀腺炎通常與甲狀腺感染了病毒有關,多見於中年婦女,夏季是其發病的高峰。起病時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後1~3周發病。典型患者整個病期可分為早期伴甲狀腺機能亢進症,中期伴甲狀腺機能減退症以及恢復期三期。

早期伴甲狀腺機能亢進:T3 ↑、FT3 ↑、T4 ↑、FT4 ↑、TSH ↓

中期伴甲狀腺機能減退:T3 ↓、FT3 ↓、T4 ↓、FT4 ↓、TSH ↑

恢復期:T3 正常、FT3 正常、T4 正常、FT4 正常、TSH 正常

恢復期過後,少部分人會變成永久性甲減:T3 ↓、FT3 ↓、T4 ↓、FT4 ↓、TSH ↑

什麼時候需要做甲狀腺功能檢查?

當患者有以下情況時,可能需要做甲狀腺功能檢查:

  1. 自檢發現頸部突然增粗或有腫塊;

  2. 有甲亢或甲減的症狀時;

  3. 初次發現甲狀腺結節時;

  4. 甲狀腺B超發現異常;

  5. 甲狀腺切除術後;

  6. 服用含碘的藥物前後;

  7. 備孕時或懷孕早期;

  8. 普通常規體檢時。

美國甲狀腺學會建議從35歲起每5年做一次甲狀腺功能檢查,尤其是女性。

做甲狀腺功能檢查抽血前要注意哪些事情?

做甲功抽血前,要注意以下事情:

  1. 規律作息,早睡早起;

  2. 不喝咖啡;

  3. 不吃海帶、紫菜等富含碘的食物;

  4. 不停止服用治療甲狀腺疾病的藥物,除非醫生特別說明;

  5. 提前1周停用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除非會嚴重影響病情,如糖尿病;

  6. 抽血前靜坐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過度緊張;

  7. 抽血當前不需要空腹。

甲狀腺彩超可以發現哪些信息?

B超是利用聲波來描繪體內組織圖像的檢查手段。當超聲波設備向人體檢測區域發射人耳聽不到的聲波頻率後,設備會記錄回聲並根據回聲的聲波信息,並在計算機上時時描繪出檢測區域的圖像。超聲波檢測可確定組織的尺寸、形狀,是否有異常點等信息。普通B超的圖片是黑白色的。

甲狀腺彩超其實是用彩色多普勒血液顯像來進行的一項檢查。它除了能看到普通B超的組織形態信息外,還能顯示被檢查部位的血液流動情況,並在屏幕上以不同的顏色表明不同的血液流動方向。而這些血流信息對診斷甲狀腺疾病有著重要意義。

通過甲狀腺彩超,醫生可以查看:

  • 甲狀腺的位置;

  • 甲狀腺的三圍尺寸(高度、寬度、厚度);

  • 甲狀腺的組織一致性(回聲情況);

  • 甲狀腺的血流情況;

  • 可對甲狀腺結節進行分級診斷的TI-RADS分級數據,級數越高,惡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的可能性越大。

如何看懂甲狀腺彩超報告?

1.根據位置判斷是否有異位甲狀腺

正常情況下,甲狀腺位於脖子的中下部,喉結下方一點。如果甲狀腺彩超在此位置沒有發現甲狀腺,則需要藉助CT檢查等手段來找到甲狀腺。

2.判斷甲狀腺是萎縮還是腫大

甲狀腺由左右葉及中間的峽部組成,呈蝴蝶狀。正常來說:

  • 左右葉正常大小為高45-60mm,寬15-25mm,厚15-20mm;

  • 峽部大小為厚2-6mm。

若檢測出的尺寸超過上述範圍,則為甲狀腺腫,常見於各種甲狀腺疾病。若小於上述尺寸範圍,則為甲狀腺萎縮,常見於甲減的後期。

3.根據回聲情況,判斷甲狀腺組織是否一致

若甲狀腺組織不一致,回聲會出現不均勻、強度有變化等情況,在彩超屏幕上可看到陰影(回聲強度低)或密實區(回聲強度高)。造成這種情況有兩類原因,一個是甲狀腺體本身組織出現密度變化,一個是甲狀腺內出現了變異的其他組織。

  • 若回聲均勻則代表甲狀腺表面平坦光滑。

  • 若回聲不均勻,說明甲狀腺腺體表面凹凸不平,可能意味著整個甲狀腺出現了疾病。如甲亢或橋本氏甲狀腺炎。此時醫生可能會讓做甲狀腺功能檢查以進一步確診。

  • 若出現低迴聲區,則說明該區的甲狀腺組織變少了(橋本氏甲狀腺炎)或出現了囊性甲狀腺結節(結節內為液體或中空,回聲弱)。若出現回聲強度增加區域,則很可能是出現了實性甲狀腺結節。

  • 若發現甲狀腺結節,甲狀腺彩超可看到結節的數量、大小、形態、邊界、邊緣是否光滑完整等。還可查看結節內部是否有鈣化點等信息。

4.查看甲狀腺內或甲狀腺結節內的血流情況

血液流向探頭則在顯示器上顯示為紅色,背離探頭則出現藍色。如果出現了密集的紅藍顏色,彷彿一片火海,在報告上通常會寫著“火海徵”,一般見於甲亢患者。如果血流信號很少,則很可能是甲減後期。

除甲狀腺體自身的血流情況外,還可查看甲狀腺結節內部或邊緣的的血流信號。惡性結節的血液信號通常較多。

5.系統給出的TI-RADS分級數據

TI-RADS是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該系統將患者的甲狀腺檢查結果初步劃分為6個等級:

  • 0級:沒有結節。

  • 1級:絕大多數結節為良性,惡性可能性為0%-7%。

  • 2級:部分可能為良性結節,惡性可能性為7%-23%。

  • 3級:不能確定是良性還是惡性結節,可能需要活檢,惡性可能性為24%-50%。

  • 4級:惡性結節的可能性為51%-90%,需輔助活檢。

  • 5級:高度懷疑為惡性甲狀腺結節(甲狀腺癌),可能性為91%-100%。

醫生會根據上述分級信息,並結合其他甲狀腺檢查結果,安排下一步的治療方案。



甲狀腺疾病需要根據具體病情做定期檢查,病情輕的一般三個月做一次檢查,病情嚴重點的一個月檢查一次。另外現在技術根據病情,病情不太複雜大多都是可以治癒的,建議採用中醫調理治療,做碘131有輻射,長期吃西藥對胃傷害比較大,且只是控制病情。可根據病情,病因,身體體質做中醫調理治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