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在渭北黑色金腰帶上,有一個因煤而生,因煤而市的一個城市,這個城市就是我的家鄉陝西省銅川市。走過60年光輝歲月的銅川煤礦,已經把記憶鐫刻在了我的心底,我是煤礦工人的後代,對家鄉的煤礦有著很深很深的感情,是銅川煤礦哺育了我長大。每當我徒步走在礦區這厚重的土地上,都會讓我浮想聯翩,把我的思緒帶到那如火如荼、戰天鬥地的歲月之中。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我們的父輩們在銅川煤礦耕耘,不望富貴,不求聞達,傾盡了一生,白了雙鬢,花了雙眼,將光明和溫暖送進了千家萬戶、大江南北,將家鄉貧困的歷史改寫,將美麗的家鄉重建,他們付出了艱辛的汗水和一生的心血。有的長眠在這土地上,深情的守護著這裡的山山水水、礦山村莊。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60年前,在銅川的百里煤田上,一批天南海北的揣著夢想踏著堅定步伐的外地人紛至沓來,不分地域,不分階層,不分生活習慣,一起戰鬥在史家河、三里洞、桃園、王家河、王石凹、李家塔、金華山、鴨口、徐家溝、東坡、焦坪煤礦。

千尺井下,“活著幹,死了算”,“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譜寫了一曲曲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的凱歌,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和風流人物。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現如今,去往東區煤礦的鐵軌已有了鏽跡,轟隆轟隆的火車已不在奔馳,車站上已顯的沉寂,礦區生產區那熱火朝天的生產場面也已消聲匿跡了,曾經揮灑青春與汗水的礦工也不見了蹤影,各種機電設備的轟鳴聲也遠去了。由於資源的枯竭,煤礦已下馬,整個礦區顯的格外的空曠。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遙想當年,礦區曾經充滿了生機與活力,生產區機器轟鳴,礦工們頭戴著藤條編織的配有礦燈的安全帽,身穿黑色笨重的棉襖棉褲,腳蹬黑色長筒膠鞋,腰間皮帶上掛著充電的硫酸盒,站在罐籠裡下井採煤。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罐籠把礦工運送到井下,把一車車煤從井下運上來,通過運輸皮帶到選煤樓進行篩選,裝到火車皮上,滿載煤的蒸汽火車冒著濃煙像條黑色鐵龍疾馳而來穿梭在鐵道線上,支援祖國的四個現代化建設。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礦井下,瓦斯濃度高,危機四伏,皮帶、齒輪、鐵軌上的礦車、冒頂、塌方、透水、塵肺病等時刻覬覦著礦工的生命和健康,留下血的教訓或一生的痛苦殘疾。1975年5月11日,2004年11月28日焦坪煤礦和陳家山煤礦瓦斯爆炸,吞噬了一百多名礦工的生命,極大的震撼了人們,煤礦確實是高危行業。許多礦工找媳婦困難,到邊遠農村老家找,家庭成了“一頭沉”。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就是這樣的高危生存環境,也阻擋不住嚇不倒堅強勇敢的礦工。他們住在簡陋的土窯洞、土坯房、棚戶區裡,當礦區黎明還未睜開雙眼,那熟悉的礦井旁,已經閃爍著他們明亮的礦燈。鏗鏘的腳步聲,迴盪在空曠的巷道里。礦工黝黑的臉上,充滿了希望的雙眼。無怨無悔,默默奉獻。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我小的時候,經常到礦上洗澡,每次去都要趕在交接班之前,這樣能洗上清水,礦工每人一個工作箱,裡邊放著上下班更換的服裝和洗澡用品,下井的礦工上來,滿身的煤灰沾滿了全身,只露出潔白的牙齒,熟悉的面孔都很難辯認出。那時沒有洗頭膏,礦工們用洋鹼(肥皂)洗頭,洗的速度很快,一池子水很快就會被洗黑冼涼。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冬季的閒暇日,會同家人和小夥伴到煤矸石山上撿有明煤的矸石,用來壓爐火。上學都在礦上的子校上,家境貧困的開個證明,可以免除學雜費用。冬天教室沒有暖氣,每個教室生個爐子取暖,礦上有醫務所,免費接種疫苗,我們這一代人很多,每個礦上子校每一級都有好幾個班。這些都惠及了我們這一代的礦工子弟。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礦工俱樂部裡,我們經常免費欣賞秦腔豫劇歌舞表演,看的最多的要算是電影了,六七十年代的國產電影幾乎都看過,好聽的電影歌曲到現在都讓人難以忘懷,時不時還能唱出一段。父輩們大都喜歡聽豫劇,豫劇名家來演,票緊俏的很,有的步行十多里路到紅旗街礦工俱樂部看,河南話成了礦區的官方語言。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印象最深刻的上小學四年級,老師領著我們從五一路火車站坐悶罐車到王石凹礦,再徒步到霸王窯參觀階級教育展覽館。那是我第一次座火車,黑乎乎的什麼也看不見,火車鑽過喬子梁和周家口隧道就下車了,再徒步一會就到了霸王窯。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到了霸王窯,窯洞裡有一小礦井,很窄而幽深,深不見底,散發著瘮人的涼氣,陰森森的,看得你會心怵,讓人不敢再多看也不敢多待。井口邊有一軲轆,繩索伸到枯井下,這口枯井,見證了舊中國礦工們的身影,許多礦工付出了生命。另一個窯洞,屍骨骷髏,看的人毛骨悚然,不敢久留,讓人恐怖,印象深刻。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早在上個世紀的三十年代就通了火車隴海鐵路鹹銅線,這條鐵路專門運煤。那時,銅川煤礦叫銅官煤礦。1958年,國家一五重點建設項目中,有了蘇聯援建的現代化王石凹煤礦。從此,銅川與煤礦工人緊緊地聯繫在一起,銅川成了名符其實的煤城,銅川成了中國西部煤礦隊伍中培養優秀礦工的"黃埔軍校”,為西部培訓了無數的煤礦技術人才,為共和國經濟建設做出過巨大貢獻。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如今王石凹煤礦經過近六十年的開採,資源已枯竭了。年輕的礦工有的分流到玉華、陳家山、下石節煤礦,有的分流到陝北神華礦區。現在這裡開發建設成王石凹礦工業遺址公園,供人們參觀遊覽。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往日熱鬧的生產區,一下子變得冷冷清清。選煤樓、俱樂部、礦工單身宿舍、文化廣場、職工食堂、機關樓已人去樓空,這些建築物在藍天白雲綠樹下顯的格外的謐靜。通往山上生活區的小火車也懶散的上上下下了。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整個生產區只有幾位老礦工家屬在休閒的納涼散步,王石凹煤礦成為他們的第二故鄉,這裡有他們的酸甜苦辣和經歷的風風雨雨,有他們流血流汗還流淚的記憶,有他們的悲歡離合和激情燃燒的歲月,有他們熟知的鄰居和長眠於此地的工友。隨著歲月的流逝,父輩們是越來越少了,他們都到了耄耋之年,年輕時受過苦和累,病和傷陪伴他們度過晚年。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漫步在礦區,與開飯店的老闆閒聊,得知高峰時,王石凹礦有職工家屬近4萬人,有全國各省的人彙集礦區,街道如過會般熱鬧。現如今,人口是越來越少,許多門面都已關門。人們紛紛遷到銅川新區新建的銅煤小區、老區的荔枝園小區居住,好多房子已成空巢。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王石凹煤礦現正在籌建萬畝牡丹園、櫻花園和俄羅斯小鎮。坐在“一山一世界,一石一行雲,傲背起長虹,凹地聚精神”大理石下,可以看到整個王石凹煤礦,在四周綠樹倒映下,巍峨而又壯觀。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戀戀不捨得告別了王石凹煤礦,回頭又深情的望了望西山居住的樓房,揮了揮手說:等到萬畝牡丹園盛開時,我還會徜徉在異國小鎮,去感受礦山人的熱情。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通往市區的路上,一座座光伏發電板矗立在公路兩邊,昔日的煤城正轉變了發展的理念,清潔能源正逐步取代了高汙染能源,家鄉的山更綠了,水更清了,天更藍了,礦工也更加富裕了。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煤礦工人的生活條件,工作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集中供暖、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工程等多項惠民工程陸續實施,投入使用,昔日低矮、破舊的平房被一棟棟漂亮、整齊、氣派的樓房所替代。寬闊、平整的路面使出行更加快捷。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駛進駛出的私家車,彬彬有禮的礦工,優雅舒適的廣場,舞動的身姿都洋溢在每個礦工家屬人的臉上,人們更加精神抖擻的走在幸福的陽光大道上。

家鄉的煤礦,銅川的那段回憶……

(消息來源:微視窗mw 美篇@沙漠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