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很多親在悟空問答裡提問,為什麼自己工作那麼辛苦,辦公室裡最忙的就是自己了,但同事們好像並不怎麼待見我,領導也不重視我?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今天我為大家三分鐘快讀《精要主義》,讓我們一起從這本書中去尋找答案。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本書開篇就談到了,職場中,那些“樂於助人”常常幫助同事做一些微不足道事情的人,他們往往並不有會像我們日常中說的那樣,熱心的得必有好人緣,相反他們可能會慢慢的被邊緣化,而他自己也會慢慢地對自己的工作產生厭煩感。這是為什麼呢?因為職場上衡量一個是否值得尊敬的首要標準是:他是否做出貢獻。

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說過:做為一個知識工作者,他們如果想要做出更大的貢獻,那麼就必須有大塊的時間,因為越是貢獻大的事情,處理起來越難,需要的時間就越長。那所以說,一個看上去忙忙碌碌的人,其實可能他根本做得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是沒啥意義的事務性工作。這樣的人,對組織的貢獻是十分有限的,可取替性也是相當的強的。所以通常那些在辦公室常替別人跑腿的人,往往也不會受到同事多少的尊敬。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本書談到,我們之所以常常忙忙碌碌,但並不見得有會幸福,因為我們浪費了太多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所以我們要主張精要主義。精要主義不是提倡做更多事情,而是將對的事情做對,用自己全部的智力與精力集中上必做之事上,讓自己的貢獻達到最高峰值。

那我們要怎麼成為精要主義者呢?分三步走。

首先,我們要去探索,去發現對於自己重要的事情。

我們看現在許多孩子,他們的家長通常會給他們報幾門課外特長班,什麼舞蹈、繪畫、小提琴、鋼琴了。似乎誰家孩子要不會幾門特長,那可能就會被社會淘汰似的。很多孩子一到週末都在各大培訓點來回奔波。

但是,這些一到週末就忙著各類培訓的孩子們,他們真的學好了嗎?其實並不一定,通常來講,這些報多門興趣班的孩子,他們往往每一門只學了一個皮毛,但沒有一門是可以拿的出手的。那為什麼家長不選擇讓孩子只學一到二門特長,然後好好的學呢?很多家長說,道理我們都懂,知道人的精力有限,但是讓孩子放棄哪門一興趣,總覺得心有不甘。這個現象在心理學上將這叫選擇癱瘓。當一個人有多項選擇時,往往他卻失去了選擇的能力,看似他們可以盡情選擇多個,但實則是,他們無從選擇,只能拼命的維持每個選項。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那我們所能做的事情,就是要學會辨別,這些選項究竟哪個是最重要的,哪個是最適合我自己的。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集中火力,將自己的潛力發揮到極限。

書中提到了幾個方法,幫助大家去發現自己的重要事情。

1,為自己留出思考的空間。哪怕你再忙,工作再多,你都需要給自己留有思考的空間與時間。你可以是每個月一次,也可以每天幾分鐘,但必須保證你是全身心的去思考你所做的事情究竟是不是都是必須的,都是有意義的。

2,審視。找出你認為重要的事情後,我們需要去分析。為什麼這些事情是重要的,它可以帶給我們什麼?用審視的態度一一去仔細查視。

3,適當的遊戲。不要每天忙於工作,適當的遊戲會激發你內在的智慧,讓你更有創造性。

4,睡眠,充足的睡眠是好身體的保重,任何重要的工作,都不及你身體健康重要。說到這點,我不禁有點汗顏,有時為了趕稿子,常常熬的雙眼通紅,看來也要適時改善一下了。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找出重要事情後,那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捨棄沒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在前面談到,很多人在職場中,常常淪為他人的跑腿的,每天忙著幫別的同事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些沒有意義的事情捨去掉呢?那首先得先學拒絕。如果你不能拒絕別人的無理要求,那麼你這次做完這件事情後,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瑣事找到你的頭上,因此想成為精要主義,我們必須學會說不。那我們要如何既不開罪同事又能拒絕那些毫無意義的事呢?書中提到了幾個十分管用的技巧:

1,把決定和關體系分開來。如果你不願幫助別人做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那麼請你一定要一視同仁,千萬不因為某些同事跟你關係好,你就幫忙做,而一些跟你關係一般的人,你就拒絕,這樣做的後果,會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十分糟糕,被拒絕的人會認為你是故意針對他。

2,委婉的拒絕。如有同事想讓你幫忙敢個PPT,你可以說,可以的,但是我現在手上還有這些工作,那你這個PPT可能要等到後天才有時間才能做了。那麼同事肯定不好意思讓你停下手上的工作來幫他了。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3,要時刻提醒自己堅持原則,千萬不可因一時心軟而破了例。

4,雖然拒絕別人可能會暫時讓你的人際關係變得差起來,但是從長遠得來看,你如果專注做重要的事情,那麼你遲早會得到大家的尊重。

5,拒絕時一定要清晰,千萬不可模梭兩可。如別人問你能不能幫忙解決問題時,如果你不願意,千萬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給一個模糊的答案:“我可能可以”或者“我也許行”。那這樣可能會誤導別人,讓他人對你產生期望,那如果你最後沒能幫成,可以會產生更大的誤會。所以決定拒絕,就要明確告訴對方:我做不了。

當然捨棄不得要的事情,並非完全來自他人,也有來自本身的。

我們看很多剛畢業的學生,有很多人考了很多的職業證書,什麼:人力資源師證啦,會計證了、心理諮詢師證……。很多人認為更多的證書可以給自己加分,讓自己多個選擇。但事實上,一些證書根本沒有任何用處,如很多人都考過普通話水平測試,但實則上在職場很少的職位能用到這個證書。生命有限,時間可貴,與其將時間浪費在一些不著邊的可能性上,還不如好好的想想,你想要的究竟是什麼,為自己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相信你用全部精力去實現一個目標,比你去實現N個目標取得的成績肯定要顯著得多。

同樣很多時候,我們發現某種職業不適合自己時,要及時止損。很多人常說,工作乾得很不愉快,自己興趣點完全不在這上面。但是想換個行業,又面臨著從頭做起,而自己以前的努力又都白費了,所以只好一直煎熬著。

那怎麼辦呢?其實關鍵點在於,我們要勇於承認失敗,克服對浪費的恐懼,這樣我們才可以開始做對的事情。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三,成為精要主義者最後一步:執行。

當你決心要成為精要主義者時,決定放棄一些無意義的事情時,那麼我們也需要一步步的推進。就像你在家整理時,我們剛開始不能做到很明確的知道哪些東西可以留下,哪些東西可以放棄,那麼我們可以分步進行。工作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開始拒絕某一類事情開始,然後再慢慢的將所有無意義的事情拒絕在外。

書中對執行也講到了2個關健點:

1,自律地追求更少。讓自己儘量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需求

2,活在當下。搞清楚你當下想要什麼,不要假想未來也許我可能需要。我們可以借鑑過去,也可以暢想未來,然而,只有在此時此地,我們才能執行真正重要之事。

在職場中如何少幹事多拿錢?三分快讀《精要主義》

好了,今天就聊到這裡。關注我們,一起讀有趣的書,學有用的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