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對於歷史,無可置疑的內容,只有那些人所共知的基本事實。至於細節,通常都是各種羅生門。

秦始皇死後的事,人所共知的內容只有胡亥繼承了皇位、長子扶蘇被清理出局。至於細節,不同的當事人,肯定有不同的記述。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胡亥、趙高、李斯篡改遺詔的說法,之所以會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可,主要是因為這種說法,最符合反秦力量的利益。因為只有如此,反秦力量才能否定胡亥、李斯、趙高統治的合法性。事實上,陳勝起兵叛亂時,就是使用的這種說詞。

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胡亥控制了局勢,再三世四世的傳承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我們翻開歷史書,估計都會承認胡亥是合法上位的。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許多人喜歡說史料。但是他們恐怕連什麼是史料,也沒有弄清楚。

最簡單而言,《史記》中記載的趙高在密室中勸說胡亥的話;以及趙高在密室中勸說李斯的內容,被寫得活靈活現,如同現場監控制錄相被調出。

這種內容可以肯定的說,它就是司馬遷腦補出來的。因為這種高度機密的內容,除了當事人趙高、胡亥、李斯之外,不會再有人知道,而這三個人顯然不可能會承認有這種事實的。

當時歷史無可置疑的事實,只有一個:那就是秦始皇死後,少子胡亥繼位,長子扶蘇隨後被殺了。至於這裡面經過了一系列怎樣的密謀,那都是人們腦補罷了。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許多人也許會說,如果沒有陰謀,秦始皇怎麼可能讓幼子繼位呢?

問題是,漢武帝死的時候,有兩個成年的兒子(燕王劉旦,廣陵王劉胥),但是漢武帝就是讓8歲的小兒子弗陵繼承皇位。

我們誰也不能說,漢武帝智力有問題吧!我們誰也不能說,漢昭帝繼位,是霍光篡改遺詔吧!

既然漢武帝死的時候,不讓年長的兒子繼承皇位,就讓一個8歲的幼兒繼位。秦始皇死的時候,不讓年長的兒子繼承皇位,就讓年幼的胡亥繼承皇位,應該沒有什麼太不可思議的吧!

有優秀的成年兒子,卻讓幼子上位。這種事,用英雄史觀去看,的確是不可思議的。但是用群眾史觀去看,這太平常了。

因為深入思考歷史,我們會發現帝國的成敗興衰,與統治者年紀大小、能力強弱並無必然聯繫。因為歷史是眾多利益集團共同推動的;在特定的時候,許多一世之雄主,都會放著成年的兒子不用,而讓年幼的兒子繼承皇位。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對於這種選擇,人們難免會覺得這就是腦殘的行為,因為皇帝的能力事關帝國興衰成敗,放著眾多年長的聰明能幹的兒子,為什麼非要讓讓缺乏行為能力的兒子繼承皇位呢?

尤其是帝國因此混亂不堪時,人們更容易產生這種感覺。

但是不管怎麼說,上面這些事實大約可以證明,一世雄主在特定的時候,放著成年的、聰明能幹的兒子不用,選擇讓年幼的兒子繼承皇位,並沒有什麼奇怪的。

秦始皇駕崩時只有胡亥趙高李斯在場,後人如何得知遺詔被篡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