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提出「新零售」,解讀大數據、人工智慧背景下的「新營銷」

馬雲在2016年的一個大會上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而這個“新零售”依靠的技術手段就是大數據、人工智能。可知,在當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下,新零售與新營銷一樣,都是基於移動互聯網環境下催生出來的。

一、“新營銷”有著3個基本特點

1、 社交媒體化

在過去,談起投廣告、做宣傳,大家只會想起電視、報紙、廣播等一系列的這些傳統媒體,而且通過這些傳統傳播方式做廣告的費用也是價格不菲的,哪怕只是投一個電視廣告,一年也能花費幾個億。再觀測當下的一些商家,企業。大多數已把產品宣傳的重心放在了社交媒體上,所謂社交媒體,也就是指互聯網上基於用戶關係的內容生產與交換平臺。例如一些微信公眾號、短視頻平臺等。通過用戶的分享、傳播,達到產品宣傳的裂變效果,很經典的一個案例也就是答案茶。

馬雲提出“新零售”,解讀大數據、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營銷”

2、用戶數字化

所謂用戶數字化,其實就是利用了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手段,把用戶在日常的一些行為通過數字形式展現出來,把用戶行為數字化後,企業邊可以更容易地對用戶的一些行為作出分析和預測,從而更精準、更針對性地進行商業決策方面的行為。

3、消費行為模式的變化

新營銷的產生導致了消費者消費行為模式發生了變化。最明顯的是越來越多的人對於購買的行為更多的在手機端產生,很多商家有自己的小程序商城,用戶無需到實體店或者電腦登錄網站,甚至無需下載app,直接通過小程序下單。

馬雲提出“新零售”,解讀大數據、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新營銷”

二、 商家、企業要做新營銷,必須從新營銷的4個核心維度出發:場景、IP、社群、傳播。

1、場景

場景又分為視覺和故事兩種形式。企業需要通過一個場景去把產品內容展現給消費者,視覺的場景例如宜家線下商場的場景化佈局就是一個視覺化的場景營銷,在商場裡,把一個家庭所具有的浴室、臥室、客廳等以樣板房形式展示出來,讓顧客更深刻體驗到產品的特色。

2、IP

此“IP”不同於網絡中的IP,它是指能夠僅憑自身的吸引力,掙脫單一平臺的束縛,在多個平臺上獲得流量,進行分發的內容。例如電影《尋龍訣》,這是一部根據頗受歡迎《鬼吹燈》小說改編而來的電影,這部電影基於小說原著擁有的大量讀者粉絲的基礎上,上映後的票房由此超過了16億,可見,小說《鬼吹燈》自身就是一個優質的IP。

3、社群

社群不是簡單上的拉一個群之類,而是指多人圍繞著一個共同的價值點而凝聚起來的組織。

4、 傳播

最後一點就是傳播,所有的營銷都離不開傳播。當然,最初的傳播可能是花錢在一些媒體上做廣告,但現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傳播的渠道也變得多種多樣,例如自媒體、微信、短視頻等,越來越多的高效、低成本傳播方式正在展開。


聲明:本文由“匯桔寶-人工智能大數據企業產業化雲平臺”的作者創作,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