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志铭:浅谈建设健康娄底的几点思考和对策

人之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就“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和责任担当。娄底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建设健康中国和健康湖南的重大决策部署,并于2016年提出要“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的新娄底”。本文将就如何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健康娄底建设进行一些初步的思考和探讨。

一、建设健康娄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环境治理需持续加强。娄底市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娄底环境问题也面临严峻挑战。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有关部门在加强环境管理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娄底的市容市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园林绿化、环境治理等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环保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不断改进。

2、民众健康素养有待提升。目前,民众健康意识相对淡薄,全社会“预防为主”“无病先防”的理念还没有完全落实,部分贫困地区和农村健康防病观念还是相对落后。群众对流行性疾病的认知率和知晓率偏低,自我防护和急救意识不强。同时,公共场所吸烟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

3、健康服务水平尚需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农村疾病防控较为薄弱;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健康管理档案不完善,对慢性病、癌症等的发现、诊断和发展控制效果不理想;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二级以上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之间、本机构门诊检查与随访服务不能实现联网信息查询。

4、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2017年“湖南省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200万人。老龄化形势十分严峻,呈现出基数大、增速快,高龄化明显、失能化加剧、慢性病发病率增加的趋势,老年人健康管理、照顾任重道远。

二、建设健康娄底的几点思路与建议

1、结合“创文管卫”,改善健康环境。深入落实娄底市“天蓝、水净、地绿”行动计划,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加强全市环境污染防治,加强重点区域以及钢铁、水泥、有色等重点行业污染整治,全面深化涟水、资水流域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强化燃煤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煤炭清洁利用;严格高污染产业项目准入,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继续在公交、出租、环卫等行业和政府机关率先推广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严控机动车排气污染;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监管,保证食品和生活饮用水安全。同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优化城市功能和布局规划,加强医疗卫生、绿化、交通、环卫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城市建成区绿地规模,建设公共健康体验馆;进一步改善公共活动场所设施,规划建设城乡统筹、功能完善的群众体育设施,包括体育主题公园、自行车健身绿道、市民健身活动中心等,打造城市“30分钟体育健身圈”。

2、提高健康意识,提倡健康生活。强化健康教育。切实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健全健康教育管理考核机制,加强对群众健康知识和常见病、多发病的宣教和防控,重点针对学校以及农村留守儿童开展流感防控知识宣教;充分发挥大型公立医院的人才技术优势和社区卫生机构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如急救宣教工作,依托各地三甲综合医院成立全市急救知识培训中心,开展急救知识进医院、学校、社区、机关、厂矿、农村等培训活动,培养好急救志愿者,通过他们将急救理念和技能传递给每一位普通市民。提倡健康生活。加强社区戒烟宣传和督导,开展无烟单位和家庭创建评比活动,建设无烟城市;大力倡导绿色出行。坚持公交优先,增加新能源公共交通工具。增加自行车投放数量和自行车专用通道,每年定期开展全市性的自行车竞速运动、健身长跑、健美操大赛等,逐渐让这些赛事成为城市的名片。同时,可考虑现有的步行街带动其他街道建设,形成包括广场、购物中心、公园等在内的城市步行系统,为人们提供“步行优先”的健康环境。

3、优化健康服务,解决看病难题。加强疾病防控。加强慢病管理,在社区服务中心设慢病管理专干,强化相关培训,做好慢病管理工作;进一步健全疫情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健全卫计、食药、疾控、医院、教育、宣传、公安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协调机制,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疾病防控的联防联控工作局面。

实施智慧医疗。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充分整合医疗机构疾病档案、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医疗信息,同时要打通信息系统障碍,实现不同卫生服务系统与各层级医疗机构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与网络资源共享。建设开通家庭医生APP或微信平台,把医生和居民融入到一个平台,促进家庭医生的签约和健康管理等服务的开展。

启动全科医生机器人辅助诊疗系统。目前,娄底全科医生机器人辅助诊疗系统已研发完成,可通过推广娄底瀚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娄底人工智能辅助诊疗平台”(机器人全科医生),帮助全科医生提高疾病诊治、双向转诊的水平,利用科技助力“健康娄底”建设。

整合医疗资源。可借鉴深圳罗湖区医改经验,建立紧密型区域医疗联合体。其中三甲医院为牵头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把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纳入其中,对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同时推进专家向基层下沉,强化培训、学术交流、专业督导,向社区服务中心预留专家号源,努力解决看病难等问题。

实施惠民健康工程。开展“健康惠民”活动,各地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充分利用各地三级甲等医院优势医疗资源,定期组织专家携带常用医疗设备分期分批赴各乡镇、各村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送科普”巡诊活动,切实增强老百姓的健康意识,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

4、发展健康产业,完善健康照顾。加快建立娄底市健康产业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需求。针对老龄化的特点,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产业,支持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与村、社区深化合作,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居家护理、宾馆式集中养老、健康体检、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等服务。支持社区引入社会组织和家政、物业等企业,兴办或运营老年供餐、社区日间照料、老年活动中心等养老服务项目。鼓励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和康复等服务延伸至家庭,加快推动为失能、半失能老人设立“家庭病床”,提供责任医生签约服务。(娄底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 倪志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