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的千年歷史遺存影像志,這個城市的名片是「好事成雙」


高郵是世界遺產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地處長江三角洲,位於上海經濟圈和南京都市圈雙重輻射區,是蘇中、蘇北重要門戶。是中國民歌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全國集郵之鄉 、中國建築之鄉。

高郵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1年建城史。史稱江左名區、廣陵首邑,為帝堯故里、堯文化發祥地,是江淮文明、郵文化重要區域。

早在7000年前,我們的先民們就在這裡刀耕火種,繁衍生息。秦王嬴政於公元前223年在此築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別稱秦郵,華夏一郵邑,神州無同類,是中國兩千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城市。下轄13個鄉鎮街道和3個區,面積1963平方千米,人口81.18萬人。

現存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盂城驛、龍虯莊遺址、高郵當鋪、高郵明清運河故道、鎮國寺塔、平津堰,高郵民歌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大運河高郵段入選世界遺產名錄;菱塘清真寺列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申遺遺產點之一。

高郵先後榮獲中國縣域經濟百強市、國家生態市、中國最美生態旅遊示範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綜合競爭力百強市、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市、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百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市、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市、中國新能源產業百強市、中國全面小康成長型百佳市、中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市、國家新型城鎮化試點等稱號。


高郵城市名片:好事成雙

高郵孕育了好事成雙這一獨特的文化IP。好事成雙在高郵,源自歷史饋贈。公元前223年,秦始皇築高臺,置郵亭,標誌著高郵城市的出現,拉開了22成雙的序幕。高郵擁有鎮國寺塔、淨土寺塔兩座古塔,高郵明清運河故道、京杭大運河兩條運河,南門大街、北門大街兩條古街,盂城驛、界首驛兩座古驛站,盛產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推出的“好事成雙在高郵”,來自歷史、存於現實,也將延續於未來,對於打造區域文創新品牌、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促進高郵發展高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秦王嬴政二十四年,滅楚,築高臺,置郵亭,故名高郵,亦稱秦郵。漢高祖六年,分置高郵縣,是為今我市境內出現縣級政區建置之始,此高郵縣即今高郵市的最前身。

1991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 1991年4月1日,正式建高郵市,實行計劃單列。

2014年6月22日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使高郵成為世界遺產城市。

2016年11月23日國務院正式批覆高郵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礦產資源主要有石油、天然氣和礦泉水,已開發儲量千萬噸大中型油田有金沙油田和馬頭莊油田。

高郵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魚米之鄉之稱。2018年耕地面積84萬畝,人均耕地1.035畝。京杭大運河高郵段以東地區以種植水稻、小麥、棉花、油菜為主,高郵湖以西地區以種植水稻、小麥、油菜為主,其中菱塘、天山分別兼種湖桑、茶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