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機制」靈山的小夥伴,你是國家需要的人才嘛?

「人才机制」灵山的小伙伴,你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嘛?

「人才机制」灵山的小伙伴,你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嘛?

最近,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日前,人社部相關負責人就《意見》出臺的背景意義、主要內容、貫徹落實等問題進行解讀。

問:請介紹一下《意見》制定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答: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才和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工作。黨的十九大提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要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完善好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為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共中央印發〈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明確提出,要研究制定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並列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重點工作任務。

人才評價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才資源開發管理和使用的前提。長期以來,我們逐步探索和建立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在發現、培養、使用、激勵人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當前,人才評價機制還存在分類評價不足、評價標準單一、評價手段趨同、評價社會化程度不高、用人主體自主權落實不夠等問題,尤其是對不同人才評價“一把尺子量到底”等做法備受社會關注。制定《意見》,就是要通過深化改革,破除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以分類評價為基礎,加快形成導向明確、精準科學、規範有序、競爭擇優的科學化社會化人才評價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和釋放各類人才活力,讓人才放開手腳創新創造,多出創新思想,多出創新成果,促進人才更多更好成長起來。

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我們會同中組部等部門成立起草工作領導小組,深入開展調研,廣泛聽取各方面意見建議,組織有關行業部門反覆研究論證。《意見》稿形成後,先後提請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專項小組審議,報國務院領導同志審定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進行了審議。《意見》的制定出臺是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全面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重大舉措,將有力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充分發揮評價正向激勵作用,引導廣大人才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聰明才智。

問:建立科學的評價機制,對人才成長髮展具有鮮明導向作用,全社會特別是廣大人才都非常關注,請介紹一下《意見》的總體考慮和主要內容。

答:《意見》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發展需求,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突出品德、能力和業績導向,分類構建體現不同職業、不同崗位和不同層次人才特點的評價機制,是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綜合性、指導性文件。在《意見》制定過程中,我們注重把握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堅持正確改革方向。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重要思想和中央關於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總體部署,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遵循科學評價規律,加強總體謀劃,對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提出總體性、方向性和原則性要求。二是堅持問題導向。聚焦人才評價機制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找準突破口和切入點,深入研究論證,提出針對性改革思路和辦法,既不搞推倒重來,也不搞大水漫灌。三是突出重點領域。在總體謀劃的基礎上,重點針對科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技術技能人才以及企業、基層一線、青年等行業領域人才,分類提出評價機制改革要求。四是加強銜接配套。把握《意見》作為綜合性、指導性文件的定位,注重與職稱、職業資格等單項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相互銜接配套,《意見》主要側重於評價標準、評價方式、評價分類、評價管理等宏觀機制改革。

《意見》分為五個部分共十八條。主要內容包括:第一部分總體要求和基本原則;第二部分分類健全完善人才評價標準;第三部分改進和創新人才評價方式;第四部分加快推進重點領域人才評價改革;第五部分健全完善人才評價管理服務制度。最後對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對人才評價工作組織領導、狠抓工作落實等提出明確要求。

問:評價標準是人才評價的核心,也是社會最為關注的問題。《意見》在改革完善人才評價標準方面的具體舉措有哪些?

答:對人才的科學評價首先體現在評價標準上。現行人才評價標準缺乏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才“一把尺子量到底”,存在重學歷輕能力、重資歷輕業績、重論文輕貢獻、重數量輕質量等問題,對一線創新創業人才正向激勵作用不足,甚至引發科研誠信、弄虛作假、學術腐敗等突出問題。為科學客觀公正評價人才,發揮好評價“指揮棒”作用,《意見》按照“幹什麼、評什麼”的原則,提出三項重點改革舉措。一是實行分類評價。以職業屬性和崗位要求為基礎,分類建立健全涵蓋品德、知識、能力、業績和貢獻等要素,科學合理、各有側重的人才評價標準。二是突出品德評價。堅持德才兼備,加強對科學精神、職業道德和從業操守等評價考核,完善人才評價誠信體系。三是注重憑能力、業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合理設置和使用論文等評價指標,解決評價標準“一刀切”問題,對不同人才實行差別化評價。

問:評價方式是人才評價機制的重要環節,《意見》在改進創新人才評價方式方面提出了哪些具體舉措?

答:有了導向明確的評價標準,還必須通過科學規範的評價方式,才能實現對人才的精準評價。針對當前人才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專業性不強、評價手段趨同、非公領域人才評價渠道不暢、評價活動過多過繁等突出問題,《意見》提出:一是建立以同行評價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在基礎研究、應用型研究、哲學社會科學人才評價中的作用。二是豐富人才評價手段,結合不同人才特點,科學靈活採用不同評價辦法。三是打破戶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關係等限制,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新興職業等領域人才申報評價渠道。完善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外籍人才等申報參加評價辦法。四是遵循人才成長髮展規律,科學設置評價考核週期,探索實施聘期評價制度,適當延長基礎研究人才、青年人才評價考核週期。五是深入推進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精簡評審數量,簡化評審環節,改進評審方式,加強結果共享,支持人才潛心研究、長期積累。

問:我國人才隊伍數量龐大,廣泛分佈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意見》對哪些重點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提出了要求?

答:術業有專攻。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才隊伍的不斷壯大和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要準確客觀評價人才,實行分類評價勢在必行。《意見》在對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提出總體要求的基礎上,重點對科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技術技能等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進行部署。主要考慮有三個方面:一是黨的十九大強調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對加強技能、教育、醫療衛生、文藝人才隊伍建設作出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培育符合創新發展要求的人才隊伍,在不同場合對培養用好上述各類人才提出明確要求。二是從我國人才隊伍實際來看,這幾個領域人才量大面廣,專業性和代表性強,是我國人才隊伍主體部分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骨幹力量。三是通過分類分層明確上述重點領域人才評價的核心要素,建立符合不同人才成長規律和實際特點的評價機制。對應用型、實踐性強的人才淡化論文等學術要求,將創新創業成果納入評價標準;實行代表作評價制度,重點評價成果質量,淡化數量要求;加大向企業、基層一線和青年人才傾斜力度,激勵支持科研人員潛心研究、教師上講臺、醫生到臨床、工程師到實驗室和廠房工地、農技人員到田間地頭,在不同崗位上建功立業、做出貢獻,真正讓幹得好的人能評得上。

問:建立科學化社會化的人才評價機制,需要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用人單位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意見》在這方面提出了哪些改革舉措?

答:圍繞使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防止人才評價行政化、“官本位”傾向,保障落實用人單位自主權,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專業組織等多元評價主體作用,形成充滿活力的人才評價管理和運行機制,《意見》明確以下改革舉措:一是建立權責清晰、管理科學、協調高效的人才評價管理體制,推動人才管理部門轉變職能、簡政放權,減少審批事項和微觀管理。二是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評價權限,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自主開展評價工作,促進人才評價與培養、使用、激勵等有機銜接,最大限度發揮評價效能。三是健全社會化市場化管理服務體系,積極培育發展人才評價社會組織和專業機構,有序承接政府人才評價職能等。同時,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高人才評價質量和公信力,《意見》提出多項監管措施,主要包括:強化政府人才評價宏觀管理、政策法規制定、公共服務、監督保障等職能,嚴格規範申報、公示、申訴等評價程序和制度,建立隨機、迴避等評審專家遴選機制,完善人才評價誠信體系,加強對用人單位自主評價工作監管,建立評價機構綜合評估、動態調整機制,依法清理規範各類人才評價活動和事項。

問: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是一項系統工程,難點多、任務重,對貫徹落實《意見》有什麼具體安排?

答:人才評價機制是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的關鍵環節,前面連著人才培養,後面接著人才使用,改革的系統性、政策性強,涉及面廣,社會高度關注。《意見》作為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重要指導性文件,需要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黨管人才原則,加強黨委和政府統一領導,有關部門協同配合,認真抓好組織落實。一是分類制定配套政策。人社部將會同有關方面研究制定《意見》任務分工方案,壓實行業部門改革主體責任,分類制定科技、哲學社會科學和文化藝術、教育、醫療衛生、技術技能等領域人才評價機制改革配套政策。二是推動改革任務落地。人社部將指導各地區結合實際,在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中,將《意見》的重要指導思想、重點改革舉措落到實處。三是加強宣傳解讀。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報道活動,加強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及時總結宣傳推廣典型經驗,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為改革營造良好氛圍和社會環境。四是加強督促檢查。人社部將及時跟蹤瞭解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貫徹落實《意見》進展情況,加強分類指導,並適時進行督促檢查,確保改革任務落地見效。

「人才机制」灵山的小伙伴,你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