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往事:老师的婚礼

一中往事:老师的婚礼

老师的婚礼

纪念一中建校80周年

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初,可以说是我青葱岁月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时,我在市一中初中班读书。那几年,春天窗外的桃花盛开,夏季大道两旁的绿树成荫,秋日山坡上的枫叶似火,严冬校园里的雪花飞舞,还有那些弥足珍贵的往事,都铭刻一个懵懂少年的记忆里,成为我心目中的芳华。

记得,那是一九六三年的秋天,校园里传出一个消息,体育老师谢道海报名参军,体检和政审都通过了,很快就要离开大家了。春风十里,不如戎装一身。谢老师当时二十出头,大学毕业生,俊朗修目,英姿勃勃;尤其在游泳方面是特长,听说在省级比赛中还获得过较好名次。每次看他上课,身穿一身蓝色运动衣,白球鞋,一口磁性的芜湖口音,做起双杠倒立,两腿笔直,轻松飘逸。豆蔻年华的学生们敬佩不已。不过,说起谢老师,我们男生还有一个小秘密。当时一中校园没有游泳池,我们一帮刚学游泳的同学,便趁中午或下午休息时间,翻过一座山头找到一片自然湖,湖水清澈,波光潋滟。这天下午,正当我们游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生活指导老师徐江涛闻讯赶来了。他是湖南人,个头不高,嗓门很大,老远就吆喝起来,吓得我们赶紧抓起衣服就逃。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悄悄跑来了。不过,还是被老师知道了。幸运的是,这次来得是谢道海老师,他也是生活指导。他笑嘻嘻地走到我们面前说:“想学游泳啦,是好事啊!我是最爱游泳的,不过这里是自然湖,没有安全保障。听领导说,很快我们就要在校内建游泳池了,等到那时,我来给你们当教练,好不好!”大家一听来劲了,一个个从水里爬了上来,和谢老师一道有说有笑地回学校了。打这以后,我们再也没到这片自然湖里游泳;学校也在随后不久,依靠全校师生的辛勤劳动为基础,真的建起了游泳池。

正当大家依依不舍告别谢老师的时候,又传来一个好消息,谢老师要在临行前和音乐老师张健结婚了!张老师,大学毕业不久,二十左右,恬静娴雅,文质彬彬。依稀记得,当时曾有人评价她的歌声宛如银铃。这件喜事,在当时可成了校园里的头条新闻。领导、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向他们道喜!说起他们的恋情,可谓顺理成章,水到渠成。那个年代的同学可能都记得,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同分在一个体艺教研组。这个大办公室,就在学校三层男生宿舍楼的一层左侧。他们同为安师大校友,又都是芜湖人。如此缘分,办公室恋情,让这对俊男靓女走到一起,走向生活,简直堪称完美。

冰心赠葛洛的一首诗中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谢老师的新婚仪式就要举行了。记得,他们的仪式地点就选在那间大办公室。从下午开始,几位高年级的男女同学们就开始了布置。傍晚,我们一帮同学上晚自习,路过时惊喜地看了一下,只见正中央是红彤彤的大喜字,半空拉起了彩纸条,还飘着几个鲜艳的气球,几张办公桌收拾得干干净净,桌上放着糖果和香烟,整个办公室氤氲着喜庆欢乐的气氛。

或许我们也被这大喜的氛围感染了,我们在走向山坡上的教室时,一面拾级而上,一面兴致勃勃地猜测起今晚的新婚仪式上会有哪些内容。有的说,章希平校长一定会亲自为他们俩做证婚人;有的说,张世谧老师普通话功底好,演过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今晚兴许会背上两段台词助兴;有的说,李庭坚老师二胡拉得好,今晚说不准也会来一曲;有的说,曹抱平老师的男声独唱堪称一绝,今晚兴许会一展歌喉。一位女同学也插上话:“要我说,今晚张健老师一定会来一首苏联著名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你们相信吗?”男生赶紧接茬:“相信!相信!说不准还要和谢道海老师一道唱呢!”,大家也沉浸在即将开始的谢老师婚礼仪式上。

9时整,晚自习下课铃声响起,我们在返回寝室的路上,只见那场灯火通明的婚礼仪式刚刚结束,众人簇拥着新郎和新娘朝着不远的地方,也就是一中男教师单身宿舍走去。洞房花烛之夜,谢老师的宿舍已经变成了花烛洞房。一路上,大家道喜祝贺,欢声笑语。三天以后,谢道海老师戎装一身地奔赴部队军营。

若干年以后,我有幸再次见到谢道海老师。这时,他已转业在市政府一个下属局机关工作,时间不长他又调到市体委,后任要职,再后来,他又调往省体育局任主要负责人。

时间的洪荒带我们走过记忆的流年,打开记忆的盖便会倏地发现,上世纪的一九六三年,谢道海老师和张健老师的那场俭朴欢快的婚礼,犹如一首清新美妙的小乐曲,时常在当年一中校园师生的记忆里回荡······

一中往事:老师的婚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