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黃色歌曲」的那個年代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剛上小學的時候,正是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盪風雷激的時候。我們每次上音樂課,學的不是樣板戲裡的唱段,就是毛主席語錄歌,還有林副主席的教導,你像《再版前言》之類的。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那時能人也多,你像現在要是有個什麼大型活動的,提前且準備吶,徵稿、評選,找個機會演唱演唱,讓全國人民聽聽,別管內行外行的再評論評論。那會兒不介,誰也不知道老人家頭天夜裡說什麼?夜裡慶祝完最高指示發表後,第二天就有能人給譜上曲子,老師很快就拿到音樂課上教我們。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們學校就有一教音樂的女老師,也屬於能人圈兒裡的,自己也為最高指示譜了幾首曲子,開始熱情挺高,後來說她出身是資本家,被打倒了,沒少受罪,我在《我的文革經歷》中寫過這位女老師。那會兒我雖然歲數小,但也聽得出來哪首歌好聽哪首歌不好聽。剛出樣板戲時,我們院兒高音喇叭裡每天每的播放,我就特煩,老跟我們院兒的孩子說,這唱的什麼呀?真難聽!關鍵是聽不懂。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架不住天天聽天天學,到最後你不喜歡上都不行。我到後來,《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幾乎能從頭唱到尾,都成了我的兒時記憶了!就是好多詞兒不理解。到了七四、七五年,我們院兒一孩子都多大了?得有十五六了,有一次還特氣憤地對我說起《長征組歌》裡的一段兒唱詞:操!你說這歌兒編的多流氓,敵人眼兒下有眼槍。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當時沒細琢磨過這句歌詞兒,但我覺得肯定不是這詞兒,我說,可能是說敵人眼下就光看見煙槍了,光想著抽大煙了,把打仗這事兒忘了,所以我軍才能乘勝趕路程。後來我哥聽了一笑說:什麼他媽敵人眼兒下有眼槍呀?人家是敵人棄甲丟煙槍!後來這孩子當記者了。 直到現在我有時還經常恍然大悟,奧~那什麼什麼詞是這個意思。

那會兒我們學唱歌都倍兒認真,唱歌能表達我們熱愛老人家,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感情。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們當時還跟大孩子學過《紅衛兵戰歌》,最愛唱的就是最後一句滾他媽了蛋!每當一幫孩子玩兒得正歡勢的時候,誰要是提出想提前回家,我們就用這段兒送他。後來聽說,這是劉輝宣兄為參加一場辯論會前寫的,很快就傳遍京城。(輝宣兄算得上是“文革”中的風雲人物,我在《聽劉輝宣兄講“九歌”》裡有過介紹。)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第一次學的跟文革不沾什麼邊兒的歌兒是一首掃墓歌兒,翻過小山崗,走過青草坪,烈士公墓前來了紅領巾,舉手來宣誓,獻上花圈表決心。想起當年風雨夜,山崗鐵鐐響叮咚,不是你們灑鮮血,哪有今天的好光景?我們要踏著烈士腳印,永遠革命向前進!這首歌兒的曲子挺悠揚,有《讓我們蕩起雙槳》的那個味兒,像小孩兒唱的,不像那種戰鬥曲。它唱到了山崗、草坪、風雨、叮咚,就覺得跟別的歌兒不一樣,當時特愛唱。但歌詞有所改動,你像把“紅領巾”改成了“紅小兵”,還有,我忘了。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隨著文革的高潮過去,一些老歌翻唱,還有一些新創作的歌兒在電臺裡開始播放了,你像《我愛祖國的藍天》、《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之類的。就覺得這類歌兒挺好聽的,唱起來帶拐彎兒,不像原來歌兒似的,唱起來直不楞登的。那會兒唱這類歌兒,一個是覺得好聽;再一個是覺得唱起來與眾不同,不是在學校裡學的。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我真正聽到的第一首所謂黃色歌曲是在我十二三歲時。那時我家搬到了民族宮前邊兒的一條街的衚衕裡,魚找魚蝦找蝦,沒多長日子我和我哥就跟當地的幾個不良少年混的爛熟。其實我所謂的不良少年也就是愛打個架,有時湊一塊兒抽個煙什麼的;那會兒的有良少年也不怎麼學習,有的就是慫,不招事兒,誰欺負他他就躲著。我不知道別人傢什麼樣,反正我爹我娘好像跟我們有種默契,就是我們在社會上不管怎麼混?就是別欺負老人,別欺負女孩兒,別欺負小孩兒;別偷、搶、流,基本上就不管。這些好像都成了我和我哥一生的原則,我們很少跟我爹我娘頂嘴,現在都這樣。

那時衚衕裡的孩子老愛上我家玩兒去,白天我家大人都不在家,他們就抽菸。晚上大人都下班了,他們就拽著我們哥兒倆出去抽。衚衕裡太窄,又是常年住在一起的老街坊,幾個孩子湊一塊兒,有大人路過掃一眼就知道是誰家孩子。我跟我哥不怕,我爹我娘跟衚衕裡的老住戶誰也不認識,我們院兒平時別人也進不去;可那幫孩子不行,備不住就有老街坊跑到他們誰家告狀去。所以他們每次抽菸都跑到象來街抽去。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象來街那會兒正在修地鐵,路兩邊兒碼的都是大磚垛子,我們就躲在磚垛子後邊兒抽菸。我那時小,他們都比我大。我開始不抽,可架不住他們每次都跟勸道的似的,說抽一顆,沒事兒,怕抽完了頭暈就別往裡吸。就這麼著,漸漸的我也學會了。沒法弄,擱著誰在那個壞境中也得抽,你不抽這幫孫子擠得你,說你膽兒小不敢抽。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大磚垛子後邊兒除了我們在那兒躲著抽菸,還有好多躲在後邊兒搞對象的。當時我們一塊兒抽菸的有一孩子,比我大個三四歲,他一見到有搞對象的就衝著人家那邊兒唱,你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偷偷看著我不聲響。我開始以為這都是他們瞎胡編的在那兒瞎胡唱吶。後來我哥告訴我說,這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裡的一句,叫他們丫給改了。

有幾次我們晚上去象來街大磚垛子後邊兒抽菸,被工人民兵抓住了,其實他們主要是抓躲在磚垛子後邊兒耍流氓的,也就是搞對象的,無意中把我們給勺進去了。教育了幾次,還嚇唬我們說,再逮著你們就找你們家去,要不就找你們學校去。嚇得我們再也不敢去了。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後來我覺得這歌兒挺好聽,就開始學這類的歌兒。可詞兒和調兒都不是很準,有一天我哥不知從哪兒找了本《外國民歌200首》,他識譜兒,每天一沒事兒就在家裡照著歌本學唱歌兒。我也跟著他學了好多歌兒,像什麼《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三套車》、《小路》、《紅河谷》多了去了。有一次我們在家引吭高歌《喀秋莎》,我爹一聲吼:唱的什麼?亂七八糟的。我跟我哥一吐舌頭,敢情老頭兒聽得懂呀。

那會兒學校裡對唱黃色歌曲這事兒抓的挺緊,這往往是壞學生的罪狀之一,叫老師聽見了有時就被帶到工宣隊去,後來還流傳著說不知道是哪個學校的一工宣隊的老工人,外地人,說話有口音,批評學生時說:你們老唱著莫斯科郊外的晚半晌兒,張口就是你愛我來我愛你,就是不愛偉大領袖毛主席。後來這都快成了我們的口頭禪了,只要誰唱黃歌兒被老師抓到,我們就用這句話批評他。

我上中學時,我們學校和別的學校都傳唱著不同的流氓小調兒。你就聽吧,一下課,教室裡、教學樓的臺階上、操場的籃球架子下,到處都是哼唱的。這類歌兒沒什麼準調兒,也沒什麼準詞兒,這類歌兒唱出來不是讓女孩子臉兒熱、心跳、害羞的那種,是讓女孩子聽了有種受辱的感覺,你像什麼你爸爸早晨上班去,你在家裡找男地,回家一看斑斑的血跡,你他媽是怎麼搞地?還有什麼打死你我要打死你,打死你這臭不要臉地,打死了你以後,我跳進了黃浦江,咱倆一起玩兒蛋去。還有就跟對唱似的:交個朋友是可以地,就是有個小問題,如果有了小寶貝,咱倆一起進分局;進了分局沒關係,你說你是自願地,小寶貝呀留給你,與我一點兒沒關係......還有好多好多。這類歌兒我從不學,也不唱。我覺得太土,是真正的流氓小調兒,是小地癩子唱的。有些孫子眼睛滴溜亂轉,專門盯著人家女孩子唱,倒唱得人家無地自容。我之所以能記住這些詞兒,就是因為那會兒在學校裡哪哪都有唱的。

還有些孫子瞎胡亂唱,他不是像我似的,有時容易唱錯了段兒,他能把這首歌兒唱的差出了國,差出十萬八千里,差到姥姥家去。有一孫子就是,唱《美麗的哈瓦那》,跟著英雄卡斯特羅回到了阿爾巴尼亞。這都他媽哪兒跟哪兒呀、誰跟誰呀?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還有一種歌兒我不唱,就是那種太頹廢的。我們後來學歌兒都用手搖留聲機學,有時家裡放著兩三臺,現在都忘了是從哪兒弄來的了。聽的唱片都是那種黑膠木的,三十三轉。拿來留聲機後我學的第一首歌兒是一老電影《鳳凰之歌》裡的插曲山中的鳳凰為何不飛翔,當時就覺得這類歌兒聽不出什麼問題來,內容挺好的。後來找了好多三四十年代的歌兒,有首歌兒就特頹廢,歌詞大概是紅的燈綠的酒,紅燈綠酒醉悠悠,無限的創痛在心頭,輕輕地一笑忘我憂.......紅的燈綠的酒,花樣的嬌豔柳樣的柔......是煙雲是水酒......當時那種老唱片聽著都有點兒刺刺啦啦的,有些聽不大清楚,再一個時間太長也忘得差不多了。我就覺得這首歌兒裡充斥著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反映了資產階級糜爛的生活,堅決不唱!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到七五年左右出了好多挺好聽的革命歌曲,也灌了唱片,但是那種七十八轉薄塑料的唱片。我們也買也借,但我們的唱機聽不了,磁頭太重。把磁頭往唱片上方重點兒,撲哧就扎一個眼兒;要是輕輕地放上去,等唱片一轉,呲的長長一聲兒,磁針就跟唱片上剔起一道兒長絲,就跟刨子刨出的刨花似的,還打著卷兒。那會兒真沒少毀自己的和別人的唱片。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後來一幫老知青返城探家,也帶了不少他們的歌兒,你像《美麗的南京我的家鄉》、《從北京到延安》等,特別是《從北京到延安》,流傳甚廣,不管是從哪兒回來的都會唱,只是把北京或延安的地名改成自己插隊的地名,內容基本一樣。其實歌兒裡主要唱的是知青如何讚美家鄉、如何懷念家鄉,述說插隊生活如何艱苦之類的。但這類歌兒那時絕對不讓唱,老師說是反動歌曲,反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還有一首歌兒叫《伴隨》,我們院兒一孩子最先唱這首歌兒時,院兒裡的好多小孩兒都不理解伴隨是什麼意思?這孩子就把歌詞寫了下來,可他把伴隨寫成了半遂,正好這孩子他媽那會兒正患半身不遂,我估計他可能也不會寫伴隨那倆字,就跟他媽的病歷上或藥方上摘了半遂這兩個字。歌裡邊兒有一句:“失去了伴隨的人生活是苦難的”。

開始院兒裡有的孩子還以為是寫他媽得半身不遂這事兒的吶,可很多孩子理解不了,說聽這歌兒的意思,應該是他媽把他爸拋棄了,“失去了半身不遂的人”,這歌兒裡唱得明明白白!他媽半扇兒都不能動了,幹嘛還要拋棄他爸吶?百思不得其解。後來一大點兒的孩子說,你們丫會斷句嗎?應該是“失去了,半身不遂的人生活是苦難的”。大家似乎是明白了。可還是挺納悶兒,說他爸沒死呀?也沒跟他媽離婚呀?有的說,聽這歌兒的內容,估計是在家裡他爸對他媽夠狠的。咱誰也看不見,他看得見,知道,要不怎麼唱得這麼情真意切。還真有當面兒問他的,後來等真相大白,他罵人家傻逼!人家罵他傻逼!

我跟我哥那會兒回老家,農村的青年也有唱不三不四的歌兒的,雖然裡邊兒也有哥呀、妹呀的,但都是老戲裡的詞兒。我們哥兒倆唱的歌兒他們都覺得挺新鮮,就讓我們教他們唱。冬天,我們就躲在場院的秫秸垛旁教他們;夏天,就躲在“看青”的窩棚裡點著蒿子教他們。他們學的倍兒上癮、倍兒認真。有時鄰村兒演電影,他們就哼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喀秋莎》這類的歌兒,用眼瞟著過往的姑娘,顯得倍兒牛逼!後來弄得我們哥兒倆一回村兒,恨不得全村兒上下傳喜訊,奔走相告,老潘家那兒哥兒倆又回來了!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直到我當了兵,沒事兒也老教老兵唱老歌兒。特別是我回北京後,有時科裡開會前或趕上年節什麼的,領導就讓我唱幾首老歌兒。聽的時候大家興奮、鼓掌,喊著再來一首;等聽完後下來,就有人開始議論了,一看小潘小的時候就是個小玩兒鬧。反正不是什麼正經孩子。吃飽了就罵廚子,都什麼人呀?你說我冤不冤?我九八年回部隊,正在辦公室裡跟人聊天,這是我小二十年第一次回部隊。沒一會兒就來了一幫人,男女全有,其中一位領導說,我來看看大名鼎鼎的潘小京!幾個小女兵在邊兒上嘻嘻笑,我聽那話茬兒不像誇我吶,都快二十年了。零八年,我回醫院辦事兒,我到一科室找我認識的一位醫生,她不在。她同科室的一位女大夫問我貴姓?我剛說出我姓什麼,她就說出了我的名字。她說老有人提我。都快三十年了,不知道他們還記得我什麼?也許記住的恰恰就是那個愛唱“黃色歌曲”的小男兵。

那會兒我跟我們醫院裡的一漂亮女孩兒搞對象,就有好多人不解,說那誰誰誰那麼老實一小女孩兒怎麼看上小潘了?也有那麼幾個對我印象好的,就問,人家小潘怎麼啦?那會兒正好有一部電視劇《有一個青年》,有人說,小潘多像電視劇裡的那個青年,整天點兒了浪蕩的。但人挺仗義,挺有正義感。

後來我想買把吉他,可那會兒沒地買去,吉他是緊俏商品。八零年,我們後勤部一離休的副部長的兒子,把他那把八成新的吉他十八塊錢賣給了我。我帶著蛤蟆鏡,抱著吉他,更不像正經人了。

沒轍!她就有人喜歡這樣的。八九年,有一特有文化的漂亮女孩兒特別喜歡我,我問為什麼?她說自從看了《本命年》就一下喜歡上了我,說我特像裡邊兒判了刑的那個人。你瞧瞧,有文化的漂亮女孩兒都有個性!無奈,我那時已經結婚了。那一天、那少女,忽然間化作天仙,從此就像一段珊瑚戀。那女孩很好,靜靜地離開了我。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再後來,就有了鄧麗君。我第一次聽她的歌兒臉是如何發麻;小王是如何刺激的直要尿褲子,在我的《三十年前第一次聽鄧麗君的歌》裡邊兒全寫著吶!

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唱“黄色歌曲”的那个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