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區 全力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濟寧: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區 全力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戰略部署,認真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二五六”目標思路,近日,我市制定出臺系列文件,加快推進濟寧中心城區重點建設任務,全力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區,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根據《濟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年)》,我市以“孔孟之鄉、運河之都、水城風貌、生態宜居”為中心城市定位,按照“東拓、西跨、南聯、北延”的空間拓展戰略和“一城五區”發展格局,支持任城區建設區域性商貿中心、智慧城市示範區,兗州區建設新型工業基地、樞紐型物流中心,濟寧高新區建設國際化科技新城、聖地智谷,太白湖新區建設行政商務中心、生態新城,濟寧經開區建設西部產業新城,推進老城區、新城區和各功能區聯動、協調、互動發展。到2021年,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265萬人,建成區面積290平方公里;到2030年,中心城區人口規模達到350萬人,建成區面積385平方公里,基本建成公園城市。

為深化落實市第十三次黨代會確定的“一二五六”目標思路,根據省政府批覆的《濟寧市城市總體規劃(2014—2030年)》,針對我市城市建設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市委、市政府確定了“一核引領、兩環支撐、三帶協同、四城驅動”的中心城區重點建設任務,先行先試、示範引領、全面升級。“一核引領”是指把太白湖新區作為城市引領發展的主中心,以政務服務、高端商務功能為主線,以居住生活、休閒度假為支撐,建設市級行政、教育、文化、商務功能核心區。“兩環支撐”是指以中心城區生態環和交通環建設為支撐,全面帶動城市生態環境治理提升和道路交通系統完善。“三帶協同”是指依託運河文化經濟帶、洸府河生態休閒帶、泗河綠色發展帶,聯動城市各功能板塊,縫合織補城區空間,推進沿岸地區的生態治理、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帶動新、老城區協同發展。“四城驅動”是指建設蓼河新城、運河新城、西部新城與顏店新城四大新城,強化產業聚集,通過人才、設施、生態、服務等要素支撐,推動產業園區提檔升級,促進產、城、人的融合發展。

下步我市中心城區將以實施“一二三四”重點建設任務為引領,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突出規劃設計、創新工作方式、強化要素保障,集聚土地、環境容量、資金、人才等要素資源優先投向重點建設項目,建立健全工作督導評估機制,加強督促檢查,推動項目落地,集中力量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區,進一步提升我市綜合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

“一核引領”

指的是把太白湖新區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主中心,以政務服務、高端商務功能為主線,以居住生活、休閒度假為支撐,建設市級行政、教育、文化、商務功能核心區。

——任務概述

提升核心區城市功能。完善公共交通與社區服務體系,健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施以老運河北湖段為重點的綠化景觀項目;以濟寧大道快速路、車站南路、濟安橋路南北貫通工程、奧體路跨老運河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市立醫院、市文化中心、太白湖第二中學和第三小學、知遇路商業步行街、新城吾悅廣場、恆大時代廣場、鄰里中心為重點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通過功能提升吸引居民入住,有效疏解老城。聚集高端商務與科教資源。推進CBD建設,積極引導高端金融服務、商務辦公與總部經濟集聚,打造高端商務功能集聚區,培育產業發展。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分類解讀

太白湖新區作為核心區,以建設區域性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市級重點城建項目為抓手,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公服設施配套、綠地景觀營造等方面下功夫,以突顯城市形象特色,提升城市服務品質。

(一)CBD建設項目

CBD建設項目選址位於運河路以東、車站南路以西、奧體路以南、石佛路以北區域,用地面積約5100畝。高標準規劃建設以“高端商務區、文化創意區、新經濟培育區、旅遊服務區、運河文化精品體驗區、生活配套區”等六大功能為核心的中央商務區。

(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圍繞“疏通新區內外交通、提升新區服務品質”的工作目標,新區著力推進“貫通任城老城區、順通許莊主城區、聯通石橋次城區”的路網建設工作和市政類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啟動濟安橋路南延工程和公主路北延工程。2018年,開工建設“紅線寬70米、綠化帶寬15米、長約800米”的濟安橋南延工程和“紅線寬45米、綠化帶寬15米、長約446米”的公主路北延工程,以打通新區南北縱向交通。推進太白湖供水廠建設和油庫搬遷工程。目前,佔地4561平方米、 日供水量4萬立方米的太白湖供水廠已開工建設,為新區未來用水需求提供堅實保障,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為化解重大生產風險,保障新區安全生產,計劃將庫容7.76萬立方米、屬一級重大危險源企業的中石化濟寧配送中心(二級油庫)搬遷出境。

(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為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構建10分鐘生活圈,新區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根據新區群眾需求變化,積極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公共醫療衛生提升、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

實施濟寧市文化中心三期(濟寧文化產業園)建設工程。規劃建設355402平方米的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示範和孵化基地,以打造主業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實施濟寧特殊教育學校二期項目建設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3566平方米。開工建設濟寧市新體校建設項目。建設包含教學樓、運動員公寓、綜合訓練館及附屬設施、食堂,總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啟動實施濟寧市立醫院(附院分院)和濟寧醫學院二期建設工程。為全面提升新區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總建築面積約23.6萬平方米、設計床位1200張的市立醫院和總用地面積26.85萬平方米、服務4400師生的濟寧醫學院二期項目建設工程,積極探索完善社區公共醫療衛生體系,以康復療養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康復保健產業,打造以現代醫療服務業為核心的高端醫療衛生產業基地。

“一核引領”

指的是把太白湖新區作為引領城市發展的主中心,以政務服務、高端商務功能為主線,以居住生活、休閒度假為支撐,建設市級行政、教育、文化、商務功能核心區。

——任務概述

提升核心區城市功能。完善公共交通與社區服務體系,健全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實施以老運河北湖段為重點的綠化景觀項目;以濟寧大道快速路、車站南路、濟安橋路南北貫通工程、奧體路跨老運河工程為重點的基礎設施項目;以市立醫院、市文化中心、太白湖第二中學和第三小學、知遇路商業步行街、新城吾悅廣場、恆大時代廣場、鄰里中心為重點的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通過功能提升吸引居民入住,有效疏解老城。聚集高端商務與科教資源。推進CBD建設,積極引導高端金融服務、商務辦公與總部經濟集聚,打造高端商務功能集聚區,培育產業發展。

——近期重點建設項目分類解讀

太白湖新區作為核心區,以建設區域性的現代化中心城市為目標,以市級重點城建項目為抓手,著力在基礎設施建設、公服設施配套、綠地景觀營造等方面下功夫,以突顯城市形象特色,提升城市服務品質。

(一)CBD建設項目

CBD建設項目選址位於運河路以東、車站南路以西、奧體路以南、石佛路以北區域,用地面積約5100畝。高標準規劃建設以“高端商務區、文化創意區、新經濟培育區、旅遊服務區、運河文化精品體驗區、生活配套區”等六大功能為核心的中央商務區。

(二)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圍繞“疏通新區內外交通、提升新區服務品質”的工作目標,新區著力推進“貫通任城老城區、順通許莊主城區、聯通石橋次城區”的路網建設工作和市政類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啟動濟安橋路南延工程和公主路北延工程。2018年,開工建設“紅線寬70米、綠化帶寬15米、長約800米”的濟安橋南延工程和“紅線寬45米、綠化帶寬15米、長約446米”的公主路北延工程,以打通新區南北縱向交通。推進太白湖供水廠建設和油庫搬遷工程。目前,佔地4561平方米、 日供水量4萬立方米的太白湖供水廠已開工建設,為新區未來用水需求提供堅實保障,預計2020年投入使用。同時,為化解重大生產風險,保障新區安全生產,計劃將庫容7.76萬立方米、屬一級重大危險源企業的中石化濟寧配送中心(二級油庫)搬遷出境。

(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項目

為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體系,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質,構建10分鐘生活圈,新區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的工作原則,根據新區群眾需求變化,積極推進民生福祉改善、公共醫療衛生提升、城鄉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

實施濟寧市文化中心三期(濟寧文化產業園)建設工程。規劃建設355402平方米的文化創意產業創新、示範和孵化基地,以打造主業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文化產業集聚區。實施濟寧特殊教育學校二期項目建設工程。總建築面積約13566平方米。開工建設濟寧市新體校建設項目。建設包含教學樓、運動員公寓、綜合訓練館及附屬設施、食堂,總建築面積約45000平方米。啟動實施濟寧市立醫院(附院分院)和濟寧醫學院二期建設工程。為全面提升新區醫療服務水平,加快推進總建築面積約23.6萬平方米、設計床位1200張的市立醫院和總用地面積26.85萬平方米、服務4400師生的濟寧醫學院二期項目建設工程,積極探索完善社區公共醫療衛生體系,以康復療養為突破口,大力發展康復保健產業,打造以現代醫療服務業為核心的高端醫療衛生產業基地。

兩環支撐”

——生態環

我市是一座典型的煤炭資源型城市,中心城區四周分佈著16對煤礦,井田面積675平方公里,現狀已塌陷面積262平方公里,經預測,未來塌陷面積約436平方公里,預計可形成3.1億立方米的塌陷體積。

為貫徹新發展理念,針對這一現狀,下一步將圍繞治理採煤塌陷地,優化城區生態功能,重點實施治水、增綠,對採煤塌陷地採取綜合治理修復,整合城市外圍“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環境要素,宜田則田、宜水則水、宜林則林,結合深度塌陷地區,將採煤塌陷地劣勢變為生態環境優勢,逐步形成大型溼地公園,打造環城生態休閒帶。

——任務概述

一環:以環城的集中塌陷區為主體,統籌水系、林田、道路等要素資源,綜合城市發展空間預判,圍繞中心城區劃定1-15公里寬度不等的生態帶空間,長約130公里,總面積636平方公里。其中,生態用地560平方公里,佔比88%,其中水面面積124.8平方公里,佔比19.6%,比現狀增加37平方公里。區內突出生態 功能,同時作為錨固城市發展邊界,避免蔓延式擴張。

八水:是指八條城市外圍主要河流,分別為洙水河、老趙王河、老運河、梁濟運河、洸府河、楊家河、躍進溝、蓼河、泗河。對其進行景觀提升的同時,強化水系間的連通,新挖泗河到小泥河段河道,南躍進溝東延連通洸府河與楊家河,連通小新河與泗河,打通蓼河與泗河聯繫,溝通內部湖泊和外部水網,實現不同水系之間的水資源調配,打造河湖共生的生態水網。

十二明珠:結合深度塌陷區,規劃了龍拱湖、馬場湖、鳳鳴湖、天寶寺湖、少康湖、如意湖、龍湖、興隆湖、王因湖、十里湖、九曲湖等11處生態溼地,連同太白湖景區,猶如12個明珠鑲嵌在環城生態帶上,各個明珠定位各不相同,分別植入文化休閒、郊野體驗、醫療康養等不同功能,為市民提供休閒遊憩空間。同時,發揮12明珠蓄水、補水、淨水、排水複合功能,通過汶水的引配水、塌陷溼地蓄水與中水補水等,建成孟憲窪、葛亭、泗河左岸等平原水庫,保障城市長遠發展的水資源需求。12明珠總用地共計19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約58平方公里。

設施支撐:環城生態帶形成與城市交通便捷接駁但又相互獨立的交通體系,增強交通可達性和慢行系統的舒適性,構建自內而外,由慢至快的“多層次交通”體系。區內打造梁濟運河、洸府河、泗河三條主要水上游線和老運河、北躍進溝、龍拱河三條次要水上游線,建設貫穿整個生態帶132公里自駕遊憩專用線,形成由水上航線、綠道和自駕風景道等組成的多元交通體系,實現生態帶交通微循環。同時,突出以人為本,建設完善休憩娛樂、餐飲住宿、藝術文化、信息服務等相關配套設施。

濟寧:做大做強做美中心城區 全力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