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農視網

“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通過互聯網技術爭取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這是我們的一個目標。”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大農業負責人黃愛珠對記者說,“把優質的農產品賣出去,電商脫貧是農村淘寶肩負的一項使命”。經過三年對市場的摸索,農村淘寶已經建立起包括農產品標準體系、品牌化打造和直供直銷新鏈路等農產品電商的立體化發展方案。

“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圖為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大農業負責人黃愛珠)

溯源計劃——農產品分級,帶動農民增收

✔建立農產品商品化、品牌化

阿里鄉村事業部曾想與西部一蘋果產地果農對接,將他們的蘋果在阿里巴巴電商平臺銷售,但結果發現,蘋果上線後,接到無數投訴。很多農戶裝箱的時候上面放大的,下面放小的,甚至放壞的。

“那時候我們開始明白,我們要做的工作很多,提升農民的商品意識,加強品控,建立一套安全的供應鏈體系是最關鍵的。”黃愛珠說。

怎麼解決?我們想到,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產品的產地、品種、全球最大第三方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鑑定機構SGS的鑑定合格證書、加工包裝日期、入倉日期以及種植、加工、倉促、運輸負責人等信息。

“這不僅僅是做個二維碼那麼簡單,幾乎要對農產品原產地的商業生態進行重塑,包括農產品標準化、商品化建設等。”黃愛珠說。長期以來,很多農業生產者缺乏商品意識、質量意識,直接影響了農產品安全,和農產品商品化、品牌化。

推出品類標準,推動和規範優質農產品的上行

循著這個思路,農村淘寶小二章新光去黑龍江寧安打造響水大米項目時,首先找到了當地質監局,將其檢測技術、農產品溯源系統引入響水大米項目。農村淘寶還與當地合作,建立產地倉,進入這個倉的大米,經過600多項檢測。寧安質監局相關負責人說,這個標準,優於日本農產品檢測標準而二消費者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找到大米的地塊、品種和用了哪些化肥農藥。

“大米標準是開始,後續“淘鄉甜”(阿里農村地表品牌保護計劃)將在肉禽、茶葉、水果等民生品類,繼續推出品類標準,推動和規範優質農產品的上行。”阿里巴巴平臺治理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除了國標、行標和企業的標準外,我們更希望做一個符合政府和消費者期望的標準”黃愛珠說,比如大米,會有配水比1:1,1:2的分級標準,這樣消費者在挑選時會更加明晰,也會能通過農產品分級來帶動農民收入的增加。

“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圖為阿里巴巴響水大米種植基地)

現在,這個技術已經在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自有品牌部分產品運用。黃愛珠表示,“不久將覆蓋阿里巴巴農村淘寶自有品牌淘鄉甜的所有產品。”阿里將其稱為“溯源計劃”。

“淘鄉甜”地標品牌保護計劃——打造“一縣一品”的爆款

標準化助力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讓消費者放心,也為品牌化奠定了根基。品牌化提高了農產品附加值,使農民收入得到增加。

在探索農產品上行之初,阿里巴巴發現,很多農產品根本沒有品牌。為了樹立一個標杆,阿里巴巴打造了“淘鄉甜”地標品牌保護計劃。

“淘鄉甜”農產品,多來自於國家級貧困縣或省級貧困縣,阿里巴巴將這些原產地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後,放在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天貓、淘寶、農村淘寶、盒馬、易果、天貓小店等線上線下新零售平臺售賣,打造爆款品牌,幫助當地農民增收脫貧。

“我們現在打造一縣一品的品牌農產品,利用阿里營銷的矩陣,把品牌打造出來,傳播出來”黃愛珠介紹,比如響水大米雖然從唐至清,一直是貢米,但受物流、市場各種因素的影響,沉寂多年。通過600多項標準來進行品控,保證了響水大米的質量,還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幫助響水大米更換產品包裝,找網紅做直播,與博物館合作做活動,用一次次線上線下活動,打響了“淘鄉甜”響水大米的品牌。去年“雙11”,阿里將響水大米拿到國家博物館做了IP授權,打造成萬元一份的響水至尊。

現在,通過阿里巴巴品牌化的農產品包括響水大米,肇源大米、巴楚留香瓜、奉節臍橙、元陽紅米、高郵鹹鴨蛋、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等160個品牌。其中很多成為爆款,比如種植巴楚香瓜的農民收入從400元/畝提高到3500元/畝,增長了近8倍。阿克蘇蘋果的產地收購價格從每公斤兩塊多,提高到每公斤3-3.5元。2017年天貓雙十一,農村淘寶幫助阿克蘇果農半天時間賣出170萬斤蘋果。

“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圖為阿克蘇果農為淘鄉甜選果)

直供直銷新鏈路,打造電商脫貧樣本縣

去年12月,阿里巴巴宣佈五年投入100億元作為電商扶貧基金。

緊接著,1月份電商脫貧(重慶)高峰對話會,又推出10個電商脫貧樣板縣和22個電商脫貧官方服務站,從低調“授漁”開始高調“授漁”。

今年2月1日,首屆新疆農業品牌發展峰會(暨)阿里巴巴十大電商脫貧樣板縣合作啟動儀式在新疆吉木乃縣舉辦。阿里巴巴宣佈,首個阿里巴巴電商脫貧樣板縣正式落地新疆吉木乃。阿里巴巴鄉村事業部將整合優質資源,對吉木乃農產品標準化、品牌化建設,倉儲物流、營銷、金融全方位支持,為吉木乃農業護航。為了農產品安全,除了與吉木乃政府共建20000畝標準化小麥種植基地,投資溯源設施外,還將建設產地倉,供應鏈全程介入,對選品及品控監管,保證麵粉品質。

“村淘”出手啦!大手筆助力脫貧攻堅,要把畝產做到一千美元!

(圖為阿里巴巴第一個電商脫貧樣板縣落地吉木乃)

阿里巴巴通過“直供直銷新鏈路”幫助電商脫貧樣板縣通過電商平臺銷售商品、打通產業鏈,還圍繞當地經濟發展金融、物流、大數據在內的數字商業基礎建設。讓農產品有更高的供應標準和品質,既提高了農產品市場競爭力、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也讓城市消費者能吃到新鮮、安全、放心的農產品,其最直接的效應是為貧困村民提供創業致富和工作機會,並對貧困縣域產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黃愛珠說,“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我悟出一個道理,農村電商不是讓所有的農民去開網店,做品控,做品牌,而是讓他們迴歸主業,生產出更多的優質農產品,以他們最擅長的方式參與電商,我們要做的事情,是打通產業鏈,把他們的工作作為產業鏈上的重要一環來對待,有機會公平分享經濟發展果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