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一、独赏树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又称为孤植树、赏形树或独植树。主要表现树木的体形美,可以独立成为景物供观赏用。适宜作独赏树的树种,一般需树木高大雄伟,树形优美,具有特色,且寿命较长的,可以是常绿树,也可以是落叶树;通常又选用具有美丽的花、果、树皮或叶色的种类。

一般采取单独种植的方式,但也偶有用2—3株合栽成一个整体树冠的。 定植的地点以在大草坪上最佳,或植于广场中心、道路交叉口或坡路转角处。在独赏树的周围应有开阔的空间,最佳的位置是以草坪为基底以天空为背景的地段。 适于作独赏树的树冠应开阔宽大,呈圆锥形、尖塔形、垂枝形、风致形或圆柱形等。 习用的种类有雪松、南洋杉、松、柏、银杏、玉兰、凤凰木、槐、垂柳、樟、栎类等。

在管理上应注意保持自然树冠的完整,如有较大损伤应及时施行外科手术;注意树冠下的土面勿使践踏过实,如属纪念或古树名木应竖立说明牌,在人流过多处应在树干周围留出保护距离,其范围的大小视树种、根盘及树冠的直径而定。

二、庭荫树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又称绿荫树,主要以能形成绿荫供游人纳凉避免日光曝晒和装饰用。

在园林中多植于路旁、池边、廊、亭前后或与山石建筑相配,或在局部小景区三、五成组的散植各处,形成有自然之趣的布置;亦可在规整的有轴线布局的地区进行规则式配植;由于最常用于建筑形式的庭院中,故习称庭荫树。

庭荫树自字面上看似乎以有荫为主,但在选择树种时却是以观赏效果为主结合遮荫的功能来考虑。许多具有观花、观果、观叶的乔木均可作为庭荫树,但不宜选用易于污染衣物的种类。

庭荫树木在园林中占着很大比重,在配植应用上应细加考究,充分发挥各种庭荫树的观赏特性;对常绿树及落叶树的比例应避免千篇一律;在树种选择上应在不同的景区侧重应用不同的种类。

养护管理上应按照不同树种的习性分别施行,而不应如目前某些园林所采用的“一刀切”办法来一律对待。对其中的边缘树种或有特殊要求的树种应当用特殊的养护管理办法。

习用的庭荫树有油松、白皮松、合欢、槐、槭类、白蜡、梧桐、杨类、柳类以及各种观花观果乔木等,种类极为繁多,不胜枚举。

三、行道树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行道树是为了美化、遮荫和防护等目的,在道路旁栽植的树木。

城市街道上的环境条件要比园林绿地中的环境条件差得多,这主要表现在土壤条件差、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地面行人的践踏摇碰和损伤,空中电线电缆的障碍,建筑的遮荫,铺装路面的强烈辐射,以及地下管线的障碍和伤害(如煤气管的漏气、水管的漏水、热力管的长期高温等)。因此,行道树种的选择条件首先需对城市街道上的种种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干性强、耐修剪、干皮不怕强光曝晒、不易发生根蘖、病虫害少、寿命较长、根系较深等条件。由于要求的条件多,所以完全合乎理想、十全十美的行道树种并不多。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栽植和养护管理的要点是,行道树距车行道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0.7m,以1—1.5m为宜,树距房屋的距离不宜小于5m,株间距离过去习用4—8m,实际以8—12m为宜,慢长树种可在其间加植一株,待适当大小时移走。树池通常约为1.5m见方。在有条件处可用植物带方式,带宽不应小于1m,这种方式要比树池方式对生长更为有利。

行道树的常年管理主要是注意树形完美,有利发挥美化街景和遮荫功能及保持树木的正常生长发育。每年应及时修除干基萌蘖、修剪树冠中的病枯枝、杂乱枝、注意枝条与电线的安全距离、预防病虫害、台风前后的保护措施、适时的水肥管理、涂白、越冬前的管理等。

四、群丛与片林

园林中各种用途树木的选择要求、应用和养护管理要点!

在城市园林绿地中是经常应用的配植形式之一,尤其在大面积的风景区中更是占着极大的比重。由于群丛及片林的组成成分不同,及在园林中所担负的作用不同,所以在具体栽培管理上有许多不同之处。如各种结构及组成的风景林、防护性片林及林带、游憩性及休疗养性片林、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性林、杂木林、竹林等均有不同的要求。

现就一般的基本要求简述如下:

1、中耕除草:本项工作对新植片林极为重要,一般每年应行2—3次,主要应将种植穴及附近的草铲除,以免杂草与苗木争夺水分养分。在秋季除草时可结合除草在苗木根际培土,在春季则结合除草工作可将培土耙平并结合地形坡向作水堰。对成年林则视具体情况而定,有的可不必再行除草工作。对城市内游憩性片林,应行剪草而勿行铲草。

2、防旱保墒:在干旱季节到来前应行锄草或盖草压土等工作。

3、修枝去蘖:每2—3年对林中树木进行一次。

4、预防病虫害。

5、清理防火墙。

6、疏伐及补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