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总结

2018年上半年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现状总结

特色小镇 • 前期总结

2017年是特色小镇快速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我国国家级特色小镇共两批,累计超过400个,地方级特色小镇建设(规划)1000余个,遍地开花,各地在建设特色小镇的过程中有效吸取成功地区经验,取得巨大的建设成果。然而各个部门地区相继发布文件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某些地区没有注重客观现实、认真准确理解中央精神,盲目建镇,出现了诸多问题,如同质化、地产化等等。

国家通过强有力的宏观调控,逐步把特色小镇建设拉回正轨,可以说这些怪相是特色小镇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是前期经济发展的探寻和诉求,是缺乏指导和经验的结果,随着特色小镇建设的深入开展和经验累积、制度完善,我国特色小镇的建设将会逐步形成具体可操作标准。

2017年是特色小镇由浅水区逐步走向深水区探索发展的一年,而2018年将是由战略规划向落地实践推进的关键一年。

经过近2年的发展,中国127个第一批特色小城镇和第二批276个特色小镇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两批国家特色小镇项目阶段性成果总结

吸引人口,增加就业,促进增收

整体特色小镇带动新增就业人口近25万人,平均每个小镇新增工作岗位近1000个,居民人均纯收入较全国平均水平高 1/3。

功能分类多侧重文旅,但逐步改善

第一批特色小镇中文旅类小镇占据80%以上比例,在第二批中改善这种一家独大的情况,使之趋于平衡。

分布均匀

无论从地理条件上,产业区位上还是近城市区域上,组成都相对合理。且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机制上创新

资金来源方面来看,约一半的小镇采用了 PPP模式,有近 3/4的小镇采用购买市场化服务项目的模式进行运营;约 90%以上的小镇建立了规划、建设、管理机构和“一站式”综合行政服务,大大缩短了行政管理的链条并提升了效率,同时约 80%的小镇设立了综合执法机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