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大高質量增長獲大行追捧 中期淨利530億創紀錄

時至8月,上市房企進入半年報披露密集期。中國恆大(3333.HK)日前發佈的半年成績單在龍頭房企中更是一枝獨秀。強勁的業績,引發國際投行一致看多。花旗、瑞信、星展、海通證券等均看好恆大,紛紛給予"買入"評級,目標價最高48.53港元。

恆大高質量增長獲大行追捧 中期淨利530億創紀錄

發佈會現場

根據公告,2018上半年,恆大營業額同比增59.8%至3003.5億,毛利潤同比增61.8%至1088.6億,核心利潤同比增101.5%至550.1億,淨利潤同比增129.3%至530億,總資產17699億,淨資產3245億,各項指標均創行業之最。

除利潤指標亮眼外,恆大降負債效果同樣令人驚豔。上半年恆大恆大淨資產大增34%至3245億,有息借款大幅下降615億,"一增一降"推動淨負債率較去年末大幅下降超三成至127.3%,成功兌現降負債承諾。

瑞信最新研報指,恆大上半年業績表現遠超預期,去槓桿進展較快且盈利能力突出,預計未來兩年銷售將穩健增長。花旗認為,恆大戰略轉型成效明顯,加上多元產業的高速發展,預測未來兩年仍可保持較高利潤增長率。海通證券認為,恆大作為龍頭房企之一,市盈率

遠低於萬科、融創等,公司分紅回報率較高,降槓桿效果顯著。

恆大高質量增長獲大行追捧 中期淨利530億創紀錄

數據對比圖

今年以來,房地產在宏觀層面和金融層面雙重承壓。行業調控持續深化,地方政府的限購政策不斷加碼,而且隨著國家去槓桿政策的實施,地產行業的資金壓力也日益凸顯。一位行業分析師表示,在如此嚴苛的外部環境下,恆大實現業績飛躍是許家印年初全面啟動"新恆大、新戰略、新藍圖"戰略部署的必然結果。其強調,恆大要堅定不移地實施"規模+效益型"發展模式,以及低負債、低槓桿、低成本、高週轉的"三低一高"經營模式,保持規模適度增長,重點注重增長質量,核心是"增效益、降負債"。

恆大高質量增長獲大行追捧 中期淨利530億創紀錄

業績會現場

"恆大盈利能力持續提升還與超前的土地儲備戰略、獨特的標準化運營模式、產品附加值提升以及提前還清永續債等四大舉措密不可分。"恆大總裁夏海鈞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記者瞭解到,截至上半年末,恆大土地儲備達3.05億平方米,平均土儲成本僅1683元/平方米,前十強房企中成本最低,為恆大利潤上漲提供了保證。同時恆大通過打造精品以及成本管控,實現了盈利的大幅增長,而提前還清1129億永續債,則釋放了大量股東利潤。

儘管業績大幅提升,但目前恆大市值卻只有3774億港元,市盈率更遠低於其他龍頭房企。資料顯示,目前港股前十大上市房企平均市盈率為8倍,萬科、碧桂園、恆大的市盈率分別為13.62倍、7.38倍和5.35倍。若以萬科的13倍市盈率測算,恆大股價應為75港元,市值約為9700億港元。

可見,恆大估值優勢明顯,未來擁有巨大上漲空間。多家機構也認為恆大股價被低估,看好其後市走勢。近日華人置業就公告,已增持恆大股份至9%。

地產主業持續高質量增長的同時,恆大多元產業齊頭並進,年初正式宣佈進軍高科技產業。業內人士認為,地產主業盈利高增長,為恆大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勁資本支持。而高科技佈局瞄準的是擁有萬億市場的超級藍海,有望為恆大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成為其又一個年銷售數千億的大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