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戴安瀾,1904年生於安徽無為縣,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抗戰期間,曾率軍血戰古北口、臺兒莊戰役、武漢會戰,給予侵華日軍重大打擊。1942年,戴安瀾率第200師作為中國遠征軍的先頭部隊赴緬參戰。

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1942年4月,同古會戰失利後,下一步如何行動,成為擺在中國遠征軍面前的關鍵問題。史迪威提出了曼德勒會戰計劃,儘管這一計劃明顯缺乏遠見,既沒有整體的作戰思路,對日軍可能發動的大幅度迂迴作戰也沒有足夠警惕,蔣介石也對該計劃持保留意見,但仍以中國式的情面批准了史的作戰計劃。蔣介石這種實際是不負責任的態度,使中國遠征軍在緬甸的困難處境未能及時得到扭轉。軍國大事,不是兒戲,為什麼蔣介石會批准這個計劃呢?

原來新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對中國之行雄心勃勃,一開始就沒有把其在中國的位置限於蔣介石的參謀長地位上,指揮軍隊建功立業,是史迪威衷心追求的目標。而他當時對中日兩軍的素質、特點、戰鬥力均未有全面瞭解,在缺乏背景知識的情況下,按照他“具有以最快的速度輕率地做出最生硬的結論的才能”的個性,進攻戰顯然更符合他的選擇。同古會戰失利後史迪威本人事後一再抱怨自己權限不足,並將失敗主要責任歸之於此。因而當面向蔣介石索要指揮全權,並要求他不要插手前方戰事。當時抗日戰爭正處於最艱苦的時期,處處需要美國支援,出於這種考慮,蔣介石必須刻意維護和美國的關係,所以才做出了這個違心決定,給中國遠征軍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曼德勒會戰雖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由於史迪威計劃執行不堅決,在緬甸南部與日軍糾纏過久致使遠征軍東線極度空虛。當日軍發現中國遠征軍駐守東線的第6軍力量最單薄時,直接捨棄中國遠征軍的西線和中線,派精銳第18和第56師團,以坦克和汽車組成快速部隊,迅速向中國遠征軍東線進攻。

臘戌是緬甸北部軍事、政治、經濟、交通的重鎮,也是緬甸北部的重要門戶,公路通雲南畹町,是遠征軍與國內聯繫的重要節點和後方基地,囤積有大量補給物資。28日傍晚,突然傳來一個驚人的消息:臘戍以北20公里的山谷裡發現了消失了四天的日軍第56師團主力。由於後方空虛,日軍輕鬆佔領了臘戌,遠征軍囤積在臘戌極為龐大的物資和汽油來不及銷燬轉移,都被日軍獲取了,遠征軍最後一條退向國內的道路被切斷。而對曼德勒會戰並不感興趣英緬軍, 一見形勢險惡,4月30日夜間丟下友軍私自撤向印度,至此集結於曼德勒的中國遠征軍主力頓成孤軍。30日,窮途末路的遠征軍長官部終於下達撤退命令,令集中在曼德勒的各部隊向伊洛瓦底江西岸撤退,陸續向八莫、密支那後撤。

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在此之前,戴安瀾在收復棠吉的戰鬥中親臨前線指揮,攻克棠吉,不僅使中國遠征軍以極大的鼓舞,而且也使東線戰局的轉危為安有了希望,戴安瀾的名字再次出現在中國、美國和英國的各家報紙上 。然而隨著戰事演變,局部戰鬥的勝利,已無法逆轉整個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惡劣的處境。

1942年5月10日,遠征軍大部隊退至胡康河谷,受到日軍第56師團阻擊。負責在溫佐一帶掩護撤退的戴安瀾第200師,也與長官部失去了聯繫。在後有追兵、前路不通的情形下,戴安瀾決定帶部隊進入緬甸中北部山區打游擊,並尋隙退回國內。

200師進入原始森林後,只能靠指南針引導方向,砍掉枯枝敗葉,自己開路前行。不久,因長期打仗所剩無幾的糧食酒消耗殆盡,官兵只得以草根樹皮野果充飢。輜重完全損失,藥品也已經用完。但還是在回國信念的支撐下彼此攙扶行進。全師在樹林茅草裡飢餓疲勞地走了整整20天,才走出原始森林,向細莫公路(細包-莫高克)前進。眼看離國境線近了,官兵都精神振奮起來。然而,就在已經衝過細莫公路後,正在前進的部隊在於日軍突然襲擊,戴安瀾不幸胸腹中彈,身受重傷。

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由於已經在原始森林中行軍20餘日,不止藥物,連紅藥水、紗布等基本救治用品也一點也沒有,戰士們只好用草木灰捂住傷口在用軍衣纏裹。儘管正值雨季,連日大雨不止,但戴安瀾還是堅持著,帶領大家向中國艱難行進。但是,由於條件太艱苦,缺少必要的食物與醫藥。5月26日下午5時,戴安瀾師長負傷後第8天在走到緬北茅邦村時,滿腔的男兒血流盡了最後一滴!為國捐軀,光榮犧牲在擔架上,年僅38歲。

當得知英雄歸來時,雲南省騰衝縣縣長張問德和全縣父老鄉親沿街而跪迎接,以在原始質樸的禮節表達敬意。英雄回家,受到父老的熱情歡迎,國共兩黨領袖軍撰文表達哀思和敬意。朱德、彭德懷聯名撰聯:將略冠軍門,日寇幾回遭重創;英魂羈緬境,國人無處不哀思。

遠征軍師長戰死異鄉,英靈歸國縣長帶全縣城人下跪迎接

共和國更不會忘記。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追認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澤東主席向戴安瀾的遺屬頒發了《革命犧牲軍人家屬光榮紀念證》。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和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評選活動中,戴安瀾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戴安瀾烈士墓安放在安徽省蕪湖市小赭山南坡半山腰,佔地100多平方米,依山而建,呈半圓形,四周蒼松翠柏環繞。蕪湖市人民政府於一九七九年將墓地重新整修,並樹立了多塊石碑。左碑銘刻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彭德懷、鄧穎超等先輩當年題贈的輓詩輓詞輓聯;右碑是將軍生平簡歷;中碑是王崑崙所題“戴安瀾烈士墓”。墓群和地面採用花崗岩蘑菇石粘貼,有漢白玉護欄和上下兩座瞻仰臺,面積擴大為336平方米。英雄安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