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陪伴

最后的陪伴

父亲躺在病床上,他已经被肝癌折磨的憔悴不堪。昏迷的时间比清醒的时间多,偶尔醒来,就抓者她的手,说要出院,不想在这里耗钱。

她趴在父亲身边,一直哭泣,这么些年,她都还没来得及好好陪陪他,还没带他去四处走走,还没好好孝顺他,父亲怎么就等不及了,怎么会得了癌呢。

医生说,病人已经是肝癌晚期。做手术的希望已经不大,老人年纪大了,还是接回家,让老人舒心地生活段日子吧。

她含着泪,扶着父亲坐上车,责备自己的疏忽,诉说自己的愧疚。

丈夫为了减少她的伤悲,尽量岔开话题,问“爸爸,你有什么想吃的,我给你买去。”

冬日的北京街头,萧瑟得让人愁肠。灰蒙蒙的道路旁都是匆忙的身影。父亲一直看着窗外,他有多长时间都没好好看看这北京街头了,看一眼少一眼,恐怕自己也看不了几眼了。

灰色的底色下,跳跃出一抹红。是推着小推车的商贩在卖糖葫芦。父亲指指车窗外,喉咙里轻轻传来“糖葫芦”。

她一脸惊喜,对丈夫喊道,“快停车,爸想吃糖葫芦。”说着就推开车门,奔了出去。山楂的、草莓的、橘子的……她各样买了一串。递给父亲时,看到他眼里的欢喜。

父亲拿了山楂的,轻轻咬下,“真甜。”她在旁边看得笑出了泪。

她自小消化不好,容易积食,又偏偏不喜欢喝药。父亲就在街角给她买来糖葫芦,糖葫芦是她的神丹妙药,每次吃了,就不再积食。

她喜欢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滋味,就常装作食欲不振,让父亲给她买糖葫芦。那时,家里困难,父亲把买烟的钱省下来给她买糖葫芦,烟瘾犯了,就把别人的丢弃的烟头捡了,重新用纸卷着抽。

父亲和母亲近40岁才有了她,父亲对她的宠爱无以复加。母亲在她9岁那年病逝,自此,她就成了父亲生命的全部。

中学时,听说别人给父亲介绍了一位阿姨,她把自己锁起来大哭,不吃不喝,直到父亲发誓,不会跟别的女人在一起,就一直和她相依为命,她才破涕为笑。她自私地想永远和父亲在一起,不让任何女人挤进来。

她一天天长大,却忽视了父亲一天天再变老。毕业、工作、结婚、生子,她一直忙碌,退休后的父亲,却常常流连于院子里,形单影只。

这些年,她总想着,多挣些钱,以后有时间了带着父亲和儿子各地旅游。可是一旦忙起来,就随不了自己,有时忙的一天跟父亲连个说话的时间都没有。

终于,父亲病倒了。医生说,“你们也太粗心了,老人是肝癌,早些疼痛的时候就该送来,怎么拖到这会儿。

”她跌坐在地上,这些年,她一心忙自己的事业,忙自己的生活。只想着老人看着孙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却从不知道,父亲因多年的积郁,靠抽烟、喝酒打发寂寞时光,最终得了肝癌。而她甚至从不知道父亲想过怎样的生活。

第二天,她向公司请了长假,请婆婆照顾已上小学的儿子。开着车带父亲启程,她要和父亲一起把曾经答应带父亲去过的地方一一游遍,让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如愿、开心、无憾。

作者简介:悠然 曾经的媒体人,现全职陪伴两个孩子成长,专注育儿与女性情感,正面管教认证讲师。在纷杂的生活间隙,依然有仰望蓝天的憧憬,文字或许是最好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